APP下载

社会学本土化的第四条道路

2012-04-29杨春华

理论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本土化

杨春华

[摘要]长期以来,社会学本土化一直沿着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的本土化三条道路展开,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最本质意义上的本土化研究。社会学本土化的最佳道路和最终出路是结合西方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复兴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社会学;本土化;国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87 — 02

自二十世纪初社会学传入我国以来,什么是社会学的本土化?如何进行社会学本土化?等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学者们的思考和讨论之中。综观历年来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研究者们大抵沿着下述三条道路进行着持续的探索。

第一条道路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本土化。自严复翻译《群学肄言》,社会学引进中国以来,社会学理论开始在一些教会大学讲授。最早的社会学本土化努力是借用该学科实证的调查方法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小型调查。比如北京实进会对302名人力车夫的生活状况的调查,这是最初的本土化努力i。这种层面的社会化其实不是最严格的本土化,是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工具,以中国本土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一种学科应用。本质上是在发挥和发展西方的社会学学科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费孝通先生最在他的《江村经济》中,融合了人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方法,对中国本土的乡村社会展开的调查研究。《江村经济》被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赞誉为“人类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ii。此后,国外学者也把眼光转向中国,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社会。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弗里德曼的种族研究、施坚雅的基层市场共同体研究,黄宗智的社会—乡绅—国家研究,杜赞奇的权力的文化网络研究以及武雅士和王斯福的民间宗教研究等。

第二条道路是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探索在这条道路上的研究者力图摆脱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努力构建本土化的概念、命题和理论,从而对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宏观结构与微观运行进行更精确的阐释。但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探索进展比较缓慢,已经完成的理论建构只是应用于本土的生活现象,不能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解释力度,创造的理论也没有走向国际社会学理论的大舞台。真正优秀的理论必然具有非常宽广的解释力,是属于全世界的,需要与国际社会学理论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有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构建的最广为人知也引起过广泛争议的概念“差序格局”、“团体格局”。近年来,郑杭生教授在这条社会学的本土化的道路上进行了持久的努力。他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理论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描述,显示了社会学学科的独特价值,在社会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此外,翟学伟构建了本土化的人情、面子等概念,对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展开了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iii。

第三条道路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长期从事社会学方法研究的风笑天提出,在应用西方实证的社会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要根据中国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这种一般性的研究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补充和完善iv。孙立平教授在《迈向实践社会学》一文中,提出了颇具本土化特色的“过程—事件分析法”,这是一种力图像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一样,进行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行动与结构的二元融合的理论努力v。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学的本土化?从逻辑上分析,社会学学科由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组成。似乎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本土化,就囊括了社会学的本土化的所有可能。笔者认为这三条道路的社会学探索固然对社会学学科的开拓和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最本质层面上来讲,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学本土化,也不是社会学的中国化。

首先,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对中国社会进行的研究最不能称为社会学的本土化。因为这种单纯以国外理论来验证和解释中国现象的研究,其实质只是用中国的社会内容来验证西方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适性,或者是某种中国研究。只是一种对理论的应用或者鉴别,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全球化和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身的拓展,所以它不仅不是社会学的中国化,反而正是推动社会学本土化的压力来源和本土学者的智识竞争的对象。

其次,通过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考察中提出的各种理论和分析架构确实具有很强的社会学本土化味道。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展出更具广泛的解释力度的,突破本土范围内应用的理论框架。如果我们只是着眼于在本土生发出只针对本土社会具有解释力度的理论,那么其实质依然是一种对本土社会的研究。不过和第一条道路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克服了用“进口”的理论来观照本土事实时经常产生的水土不服问题。但是这些理论没有能够融入国际社会学理论的大家庭中,也缺乏足够的和国际社会学理论对话的实力和地位,更多带有地方性知识的味道。

最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上述两条道路相比确实走的更远了,似乎具有完全意义的本土化。因为作为一种工具性质的研究方法本身就具有突破研究内容限制的特点。如上文提到的孙立平的“过程事件分析”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提法,其具体思路是在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相结合的的层面展开,深受现象学,符号互动理论和常人方法学的影响。即使我们说诞生于中国的研究方法具有全新的原创性和宽广的应用,但是,它一旦创生,也就属于整个社会学界。此类研究隶属于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大场境。我们认为,社会学本土化当然不能狭隘地认为是指社会学理论或方法的创立者是中国人士。一个好的理论或方法一旦产生,就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智识财富,如果我们的社会学本土化仅仅指的是社会学理论创立者为中国人,那只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节,并非此处纯学术语境下讨论的本土化议题。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社会学本土化应该是指的这样一条区别于上述路径的第四条道路:把西方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理念和东方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产生出新的契合时代需求和现代科学思维标准的东方社会学思想体系。也就是以西方科学逻辑思维和社会学实证方法为手段对东方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梳理和考量,以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态度,摆脱意识形态和一切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成见和偏见,重新整理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证方法的考量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式的复兴。

西方社会学的实证思想主要是一种对问题的认识与探究方法,是理论建构的途径和手段。伴随着西方宗教的衰落和自然科学的兴起,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其思维越来越摆脱无经验支撑的纯信仰的成分,而具有理性化、朴素唯物主义和本能的实证主义色彩。然而这种唯物主义的经验方法尽管在自然科学领域能够攻城略地,大显神威,但是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却败走麦城,铩羽而归。今天的学人不无尴尬地发现,穷究一万册现代学术文献也许比不上在不经意间阅读一两句古圣先贤的语录带给心灵的抚慰和触动更大。以普通人的普通感官为基础,妄图在不毛之地的文化沙漠中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厦越来越被证明是多么的徒劳无益。我们也发现,出路也许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我们的先贤们所留下的典籍之中,那里有不尽的智慧的甘泉。但是,这无法靠简单的回归和开历史的倒车所能解决,而要结合现代人的实证思维特征对之进行重新的阐释和转译。这就是社会学本土化的第四条道路。这条道路同时也是一条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也是一条疗治全球现代性病症,拯救陷入价值虚无主义和理性化铁笼的现代人类的必经之路,同时可以实现真正的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交融,共同繁荣。

社会学起源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和对各种各样现代病的诊断。其中,道德问题、社会秩序问题以及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是从经典社会学大师涂尔干、韦伯一直到福柯、哈贝马斯等现代后现代社会学大师们努力探寻的主题。西方以人格化的上帝为基础的“预言性宗教”vi与现代科学理性的巨大冲突阻碍了其作为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可能。但是,东方“伦理性宗教”以一套哲学式的世界观和修养体系为基础,并不建基于对人格化的诸神的崇拜,甚至在佛教里还出现了以“呵佛骂祖”来破除对智慧的忽视和对有形象的诸神的盲目崇拜的弊病。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家同样具有无比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借鉴来作为诊断、医疗现代性疾病的良药。但是,在“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的大棒下,挖掘这座蕴含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宝藏的道路被阻断了。

正如尼采指出的那样“佛教远比基督教‘写实,它客观冷静地提出问题,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 vii。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不同,他本来就具有鲜明的实证性,和现代理性化的精神与思维习性相契合。所以二者的结合必将迎来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完善,东西文化合璧,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出无限广阔的前景。

采用西方的实证理路来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并逐一拣选出其中最具有价值的,最经得住科学思维推敲的文化宝藏,这就是东方文化重建、东西方文化交融乃至社会学的本土化,社会学的中国化的有效途径—。这就是社会学本土化的第四条道路。下面是对这条道路的两点基本设想。

我们可以理论上设计与构想一个文化特区,或者更小范围内的文化与教育改革。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引入传统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养分,探索引入的方式、方法。并且,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引入全程纳入社会学的定性和定量调查的框架之中进行观测,以事实说话,科学考察记录其结果。主要采取对比研究,实验研究和历史的追踪研究方法。比如,我们对两组经过科学抽样和配对的学生分别采用某种形式和内容的国学教育,设计出恰当的指标体系,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持续的追踪测量。从而积累实证数据,从中得出科学的判断和结论。

也可以采用社会学的实地实验的方式进行实证调查。选取一两个典型的个案进行实地考察。比如选定安徽汤池小镇和苏州太湖大学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因为二者都是当代著名的国学人物和宗教人士采用传统的儒家经典文化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但是,究竟其效果如何?如何看待和评价此事?如何权衡其利弊?这些个案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进行教育改革有什么启发?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客观而科学的研究基础之上。而采用西方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展开个案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社会学本土化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王万俊.中国社会学传入阶段的本土化努力〔J〕.社会,2000,(09).

〔2〕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08).

〔3〕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走向规范化和本土化所的任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5〕孙立平.迈向实践社会学〔J〕.学海,2002,(03).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5.

〔7〕黄颂杰.西方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0):336.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本土化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