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利益分析
2012-04-29宋小红
宋小红
[摘要]利益决定思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是利益。尊重、维护、实现人民大众利益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原则。为此,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地位;完善经济体制促进利益公平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物质基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增进执政党的合法性和凝聚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共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利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05 — 02
一、思想的基础是利益
利益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肯定、认可,它所反映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从利益的角度审视整个人类社会,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规律。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而最根本的利益是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他的利益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利益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在阶级社会里,利益斗争是阶级斗争的物质根源,统治阶级的思想不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利益结构呈现多样化,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日趋突显,呈现思想多元化的趋势。新时期如何科学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合理调整社会利益结构促进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公平,以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对我国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确立生产关系的范畴,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利益的本质及其根本历史作用问题。从分析人的物质生活的利益关系着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归为人的现实物质利益关系,把社会利益关系的根本置于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现实解放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主义指出,人要创造历史,必须首先要生活,需要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而吃、穿、住、行等就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分割的物质利益。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是由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分工和私有制也都是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发展的结果。“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主义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利益关系,指出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其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在于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而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除商品交换带来的利益矛盾,最终解放全人类,真正实现人类利益一致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性层次上,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证明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证明。马克思主义以利益为基础,从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关系中找到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最基本的线索和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利益根源
信仰是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而在情感心理上表现为对某一事物的向往,在意志行为上表现为在此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及最广大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信奉和追求,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自身根本利益而产生,并越来越为肯定人类进步而成为可信赖的精神支柱。信仰体现了人的意志,凝聚了人对利益追求的愿望,激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没有对利益的追求,就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如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讲,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是否因利益追求而具有信仰,以及追求利益的信仰是否健康,将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不正当的物质利益追求,使金钱崇拜,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蔓延,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其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在此情况下,重新审视市场经济下利益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坚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利益对思想信仰的重要意义,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马克思主义真正找到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阶级力量即无产阶级,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要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而且须“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否则“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向共产主义”。“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不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诉求的理论是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信仰的。而经济利益是其它一切利益的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在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灌输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时,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现实社会中,作为现实的人对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想的认同,与他们对其生活体验、理想追求和利益实现的满足程度密切相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与利益实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途径。人们常从最直观的感受和最关切的利益出发形成观念和主张。利益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现实活动的根本动因。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根本上是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通过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使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知、信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7〕共产党人的利益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样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因此,尊重、维护、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重要原则,这为推进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正确对待大众利益,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一、以人为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地位。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马克思主义宗旨,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着重解决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诸如住房、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问题,扎实改善民生,真正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实实践中,要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倾听广大群众呼声,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大众的具体合理的利益诉求,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接受和认同。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权益,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的种种利益矛盾,切实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只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够真正从感情上、思想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使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主流。
第二,完善经济体制促进利益公平,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物质基础。
合理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是实现大众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公平的基础。把物质利益机制引领到经济建设中,坚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完善经济体制,让人民大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实惠,成为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使社会大众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收入分配上的平衡,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就业和劳动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注重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在分配中的作用等。努力通过健全初次分配及分配调节体系,科学调整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通过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改变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
第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增进执政党的合法性和凝聚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共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新时期面对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复杂多化的严峻世界形势,必须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增强抵御风险和防腐拒变的能力。目前我党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严重地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及执政党的合法性、凝聚力,必须引起全党警醒并努力加以解决。对于当前广大民众关心的反腐倡廉问题,要加大党的监督、改革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改革与创新。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党始终成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共识。
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的利益观即利益决定思想、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性、基础性观念。当下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途径多样化的情况下,坚持科学的马克思利益观,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尊重人民大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大众学习、掌握、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让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党的认同,对社会满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终极价值取向进行理想感召。通过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理念,促进大众尤其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大众社会创造的信心和热情,为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1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