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洋文库藏敦煌写卷《唐人杂钞》拾遗

2012-04-29秦桦林

敦煌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类书俗字草书

秦桦林

内容摘要:东洋文库藏敦煌写卷《唐人杂钞》是一件重要的晚唐时期写本,池田温先生对该写卷作了录文与研究。本文在池田先生录文的基础上加以补正,并对该写卷的类书部分进行相关考索。

关键词:类书;俗字;草书

中图分类号:K8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3-0104-06

Notes on Tangren-zachao from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Kept at the Toyo Bunko

QIN Hual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ncient Book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Tangren-zachao, writte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Dunhuang manuscript preserved at the Toyo Bunko. Mr. Ikeda has transcribed and researched the manuscript. This article tries to correct the errors in Mr. Ikeda's paper and to research the reference book of the manuscript.

Keywords: Reference book; Vulgar words; Cursive script

2010年,日本敦煌学界的耆宿池田温先生发表《〈唐人雜鈔〉について》[1]一文(以下简称“池田文”),将一份现收藏于东洋文库的敦煌写卷首次公布全部图版,并作了录文与研究。2011年,池田先生又对该写卷进行了后续探索[2](以下简称“池田续文”)。拜读这两篇大作后,笔者获益良多,但亦颇感池田先生所作录文不乏可商之处,故不揣谫陋,草此小文,祈就教于方家。

这件抄写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写卷,原为京都有邻馆旧藏,因卷末有文德元年(888)杂写,其关涉节度使张淮深与唐朝中央关系的重要史实而为敦煌学界所熟知。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仅有少数学者见过原卷,但也被限制抄录。大部分学者只能利用拍摄有卷末杂写的那部分图版[3],因此尽管知道“这段文字写在一种类书的后面”[4],然而对该写卷类书部分的内容、体例以及性质则无从了解。池田先生将录文与图版相配,并对收藏者装裱后掩盖住的卷背文字作了红外线摄影,在资料的公布方面,充分考虑到为其他不容易接触原件的研究者提供相应便利,实在是难能可贵。本文即以池田先生的校录为基础,根据所附图版,对该写卷中的类书部分进行相关考索。

一 录文补正

1.楼:梅梁桂栋,架迥浮 ,绣桷雕楹,光霞烂目。(2-3行)

按:“架迥浮 ”之“ ”,池田文录作“上”,非是。“ ”为“空”字草书,可参唐张旭《古诗四帖》[5]。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36:“是以育王创遗身之塔,架迥浮空。”[6]

“梅梁桂栋”,隋薛道衡《老氏碑》:“梅梁桂栋,曲槛丛楹。”[7]“梅梁”典出《太平御览》卷187引《吴越春秋》:“夏禹庙以梅木为梁{1}”。“桂栋”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绣桷雕楹”,《晋书?韩伯传》:“绣桷雕楹,陵跨于宸极。”

2.兄弟:天伦义重,嗟断臂 增怅;同气情深,叹唇亡而轸虑。(4-6行)

按:“ ”,池田文录作“弔”,非是,实为“而”字。下文“而轸虑”之“而”即写作“ ”,可以比勘。“天伦”典出《谷梁传?隐公元年》:“兄弟,天伦也。”“同气”典出《易?乾》:“同气相求。”后喻指兄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凡匹夫一介,尚不忘箪食之惠,况臣居宰相之位,同气之亲哉!”《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天伦义重”与“同气情深”同义相对,武崇正《大唐都景福寺主威和上塔铭》:“哀友于之义重,悲同气之情深。”[8]

“嗟断臂而增怅”,池田续文认为此处引用《新五代史》王凝妻引斧断臂以示贞洁的典故[2]10。该残卷写于晚唐,断不会用五代故实。“断臂”典实出《三国志?魏书?王修传》:“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唇亡”,池田续文已指出典出《左传?僖公五年》。然“唇亡”与上句“断臂”不相属对,疑为“亡唇”之倒。

3.耻薛苞之 居,慕姜宏之共被。遂使桓山四鸟,长 离别之声;田氏三荆,永茂连梢之影。(7-9行)

按:“耻薛苞之 居”的“ ”,池田文初录作“聚”,后改为“裹”[2]10,皆非是。“ ”当为“異(异)”之草书,“异居”即分居,《后汉书?薛包传》:“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

“ ”,池田文无校,以空围符号替代。细审图版,“ ”实为“销”字。“遂使桓山四鸟,长销离别之声”一句是将原本喻指兄弟别离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池田续文已指出,“桓山四鸟”本自《孔子家语?颜回》,“田氏三荆”典出梁吴均撰《续齐谐记》[2]11,均与兄弟有关。其中“三荆”典早在西晋时即被运用,并非始于南朝梁,如《文选?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4. :巨浪惊天,奔涛浴日。(10行)

按:“ ”,池田文录作“瀛(?)”,存疑。此字实为“波”字草书[5]1388。该字位于行首,笔画较粗,字形较大,施萍婷先生已指出“波”应与原卷第2行的“楼”、第4行的“兄弟”一样同为标目字[9]。

“ ”,池田文录作“ (?)”,存疑。我们赞同这一字形楷正,此字上半部分写作“ ”,起笔为横,确乎为“正”,与起笔为折钩的“止”字草书“ ”不同[5]2201。故原卷此字并非“豈(岂)”的从止旁的常见俗字“ ”(参见《唐益州导江县主簿张行恭墓志》),其演变轨迹如下所示:豈→ (“山”“止”二旁相乱)→ (部件讹变)。“ ”,池田文录作“记”,非是。此字当为“谓”之草书,参见唐怀素《自叙帖》[5]3733。唐代骈文中,“岂谓”之后一般多用两句四字格构成对仗,如唐高宗《诫滕王元婴书》:“岂谓不遵轨辙,逾越典章。”[10]176唐文宗《讨郑注优赏军士德音》:“岂谓变起股肱,患生毗倚。”[10]786元稹《谢恩赐告身衣服并借马状》:“岂谓恩光转至,睿泽逾深。”[10]6606庞行基《大唐故上护军庞府君墓志铭并序》:“岂谓百年难续,千月易穷。”[11]原卷“岂谓”后以“巨浪惊天”“奔涛浴日”相对,便属于此类句式结构。“奔涛浴日”,《初学记》卷6引隋虞茂《奉和望海诗》:“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

5.门庭 寂,燕雀之喧;院宇凋残,唯见丘塘之雨。(11-12行)

按:“ ”,池田文录作“ ”,认为通“閑”。细审图版,此字当楷正作“ ”,实乃“閴”之草书简体,而“閴”为“闃”的俗字,唐颜元孙《干禄字书》:“閴、闃,上俗下正。”唐冯真素《灯赋》:“况复古人处否,通道居幽。门庭闃寂,景物清秋。”[10]9818

“”,池田文录作“出(?)俟(?)”,俱存疑。此二字实为“空传”之草书。“空传”一语,唐诗中习见,如金厚载《风不鸣条》:“暗剪丛芳发,空传谷鸟鸣。”[12]“空传”与“唯见”对仗,如钱起《谒许由庙》:“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12]2672原卷“门庭闃寂,空传燕雀之喧”,可与晚唐杜荀鹤《赠溧水崔少府》“庭户萧条燕雀喧”[12]7966相参看。原卷此节描写庭院景色,前后标目字分别为“波”与“孟坚”,颇疑书手抄写时脱失此处标目字。

6.澶漫逶迤结棼橑以相接(21行)

按:此二句在《西京赋》中不相连属,故书手于中间空一格抄写,以示间隔。“逶迤”,《文选?张衡〈西京赋〉》作“靡迤”。“靡”“逶”古音同为歌部字,故联绵词“靡迤”“逶迤”乃一声之转。唐代亦有将“澶漫逶迤”连用的例子,如权德舆《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又其南则博敞平夷,澶漫逶迤。”[7]4268

7.鸷鸟闻之, (敛)翼而莫能鹰□;猛兽听之,而不生睚眦。(23-25行)

按:“”,池田文校录作“”,原卷“ ”字明显从木旁,不应录作“ ”。原卷所抄此《唐兴寒松赋》二句乃是从西汉枚乘《七发》化用而来,《文选?枚乘〈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既明出典,则“柱 ”当校录为“柱(拄) (喙)”。

8.暨乎炎帝整 ,祝融执策。(25-26行)

按:“ ”,池田文录作“畫”,非是。此字当为“ ”之草书,将两“糹”旁省为两竖笔。而“ ”则为“轡(辔)”的俗字,参见唐《麓山寺碑》、唐《沙罗树碑》。“整辔”义即驾车,《文选?祢衡〈鹦鹉赋〉》:“少昊司辰,蓐收整辔。”《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整辔高衢,骧首天路。”“执策”义即持鞭,《仪礼?聘礼》:“司马执策立于其后。”《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原卷此二句以祝融为炎帝驾车出行比喻夏天来临,与后文的“大寒之岁”相呼应。

9.萧瑟 厉, 浏飍 。(27-28行)

按:“ ”,池田文录作“ ”。“ ”字下原注反切“ (?)纠”。“ ”,《广韵?肴韵》敕交切,与原卷反切韵部明显不合,故池田文校误。“ ”实为“ ”字俗书,《广韵?黝韵》于纠切:“ , 浏,风声。”《文选?左思〈吴都赋〉》:“与风 扬, 浏飕飗。”

“ ”,池田文录作“颻(?)”,存疑。“ ”字下原注直音“留”,据形体与注音可知,“ ”当为“ ”之俗讹。《龙龛手镜?风部》:“ ,俗; ,今。音刘,风行声也。”

10.胜金石之欢偕, 丝竹之哀柔。可使仲尼听之而忘味,王豹闻之而辍讴。(29-31行)

按:“ ”,池田文录作“已”,非是。此字实为“過(过)”之草书[5]1698。唐人诗文中多以“胜”与“过”同义相对,如严维《奉试水精环》:“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12]2916唐文宗《即位诏》:“夫俭过则酌之以礼,文胜则矫之以质。”[10]742

“欢偕”之“偕”通“谐”,《颜氏家训?名实》:“命笔为诗,属音赋韵,竟日欢谐,辞人满席。”“谐”与“柔”俱有“和”义,因此又有“欢柔”一词,如魏王粲《俞儿舞歌?矛俞新福歌》:“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烝庶德,莫不咸欢柔。”[13]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白日回清景,芳醴洽欢柔。”[13]1282典籍中亦有“哀谐”一语,如《艺文类聚》卷44引晋夏侯湛《夜听笳赋》:“分唱兮相和,相和兮哀谐。”原卷中的“哀柔”大概是仿照“欢谐”又作“欢柔”的例子,在“哀谐”的基础上造出“哀柔”一词,以求与上句的“欢偕(谐)”避重复且对仗。

“孔子闻韶”、“王豹善讴”分别典出《论语?述而》、《孟子?告子下》,不具引。原卷此节乃是化用自《文选?嵇康〈琴赋〉》:“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王豹辍讴,狄牙丧味。”

11.及尔穷 之节,大寒之岁,二仪黯然,三光潜翳。(31-32行)

按:“ ”,池田文校录作“陰”,是也,然未说明字形由来。原卷此字当楷定为“ ”,为“陰(阴)”之异体草写。“阝”旁草书多略写作“冫”[5]520,原卷字形的演变轨迹如下所示:陰→隂(异体字)→ (形旁草书)→ (部件讹变)。“穷阴之节”指季冬,《文选?鲍照〈舞鹤赋〉》:“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李善注:“《礼记》曰:‘季冬之月,日穷于次。”

“大寒之岁”典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何晏注:“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雕伤。”“三光潜翳”典出《三国志?魏书?文德郭皇后传》刘孝标注引王沈《魏书》:“背三光以潜翳。”

12.千岩雪凝,万壑冰闭,尔乃寒林悉凋,枯茎委地,我则 心,不改翠色。(33-35行)

按:“ ”,池田文录作“负(?)”,存疑。此字实乃“员”之草书,此处当通“陨”。“陨心”是唐代的习语,如柳宗元《祭李中明文》:“怛其陨心,交背膺兮。”[10]6002也写作“殒心”,如王涯《辞免起复太宰表》:“攀号泣血,摧踊殒心。”[10]4578

13.犹 骥之足,拘鸾凤之翅。(37行)

按:“ ”,池田文录作“ ”而无说。此字为“伴”的缀笔俗字,此处通“绊”。“绊骥”典出《淮南子?俶真》:“是犹两绊骐骥,而求其致千里也。”《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14.使千里迹,不逞于长途;冲天之羽,不奋 云汉。(37-39行)

按:“ ”,字迹漫漶,池田文录作“高”,恐非。细审图版,此字当为“於(于)”之草书。“奋于云汉”可与刘宪《大唐故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并序》“鹏图奋于霄汉”[10]2365相参看。“冲天之羽”,敦煌类书《新集文词九经钞》:“贾谊曰:‘有冲天之翼者,必不栖于桑榆。”[14]“千里迹”中的留空可补“之”字。“逞于长途”之“逞”通“骋”。原卷此节乃是化用自《文选?班彪〈王命论〉》:“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途);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15.东京离宫赋

据坤灵之政位,放之 方。

明月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40-43行)

按:“”,池田文录作“火柴”,显误。“ ”,录作“園”,亦不确。“明月”前后各二字,俱以空围符号替代。

“放之 方”一句当录为“放(仿)太紫之圆方”。“明月其间”一句字迹漫漶,细审图版,当录为“随侯明月,错落其间”。池田文称:“《东京离宫赋》,《文苑英华》赋百五十卷未收。”实际上原卷所抄二句乃摘录自《文选?班固〈西都赋〉》,此二句原文不相连属,故书手分列两行抄写。

16.庄子:宋人曹商与宋王为使于秦,车 乘,秦王悦,益车百乘。(44行)

按:“ ”,池田文录为“安”,是也。然“车安乘”不辞,《庄子?列御寇》对应文字作“得车数乘”。我们认为,原卷的“ ”当为“数”字之讹。“数”的草书写作“ ”[5]2373,因“安”的俗字“ ”形体与之相近,故书手误书。

17.孟子曰:人唯知以粪粪 田,不知以粪粪 身。人唯知以食愈饥,不知以学愈其愚。与有 人言,如而 ;与无德人言,如以 。(48-51行)

按:“粪 田”之“ ”,池田文无校,以空围符替代。“粪 身”之“ ”,池校作“吾”,恐非。以上二字俱为“其”字草书[5]336,下文“愈其愚”之“其”原卷即写作“ ”,亦可比勘。

“与有 人言,如而 ”,池田文录作:“与有圣人言,如□□而帀。”细审图版,此句实当录为:“与有德人言,如聚沙而雨。”“如以 ”,池田文录作:“如承舊以跛。”细审图版,“ ”为“聚”字无疑;“ ”明显从耳、从龙,是为“聋”字;“ ”则从壴、从皮,乃是“鼓”的常见俗字。

池田文云:“《孟子》本文中不存同文,恐系抄录者拠记忆億(臆?)造。”[1]14实际上原卷此节内容犹有所本,《说苑?建本》:“孟子曰:‘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粪田莫过利苗得粟,粪心易行而得其所欲。何为粪心?博学多闻。何为易行?一性止淫也。”又《说苑?杂言》:“仲尼曰:‘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也。得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聋而鼓之。”原卷此节虽约取自《说苑》中孟子、孔子之言,然恐非书手自造,应系辗转稗贩而来,此节内容又见于敦煌类书《新集文词九经钞》:“孟子曰:人唯知以粪其田,莫知〔以〕学粪其心。人唯知以食愈其饥,莫知以学喻其愚。与有德之〔人〕言,如聚沙而雨之;与无德之人言,如聚聋而语之也。”[14]346两相对照,仅有个别文字存在区别,可知二者当有共同底本,盖源自某种俗类书或蒙书。

二 写卷性质

对于这件日藏敦煌写卷的性质,中国学者基本上倾向于认为主体部分是类书,如陈国灿先生最初将其定名为“唐敦煌杂写一卷”[15],后定名作“残类书及杂写”,解说云:“残类书存40多行,其子目有‘楼、‘兄弟、‘张衡、‘庄子、‘孟子等,后有杂写6行。”[16]施萍婷先生定名为:“1.残类书2.文德元年(888)旌节官帖。”[9]荣新江先生也认为“所写是一种类书”[17]。池田温先生则指出传世唐宋类书中并未发现与残卷相一致的体例,因此对该残卷为类书的观点存疑[2]6。我们认为,对该写卷性质的讨论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卷末杂写与写卷主体部分有无关系;二是写卷主体部分如果确为类书,那么又属于何种体例。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荣新江先生指出卷末杂写“写在一种类书的后面,大概出自归义军节度孔目官之类的人物之手,录以备忘”[4]。这个推测略有模糊之处,究竟是类书、杂写皆为同一人所写,还是仅仅杂写部分出自“孔目官之类的人物之手”?我们试比较杂写与类书部分的字形,请见表一:

由上表可见,类书部分个别文字笔划纤细,而杂写部分则笔风粗犷,书法水平也要略高于前者,笔划的书写习惯之间更是存在明显差异,这两部分显然并非出自同一人之手。因此,结合文献内容可以肯定,类书与杂写之间当不存在直接关系,应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施萍婷先生的定名较为合理。

再来谈第二个问题。既然该残卷的主体部分被认为是类书,那么究竟属于何种体例?我们认为,该残卷主体部分可以大致分为四段内容,请见表二:

以上四段内容之间很难看出有什么直接关联,甚至第一、三、四段内各标目之间也缺乏紧密的联系,仅第二段中前引班固《东京赋》,后引张衡《西京赋》,显得稍有伦类。由此可见,该写卷并非具有严谨体例的类书,收藏者将其命名为“杂钞”是有其合理性的。虽然该写卷具有一定杂钞性质,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主体内容来看,书手抄写的目的又无疑是明确的,即供自己撰写赋或骈文时作参考之用。因此,就这一点而言,该写卷的功用又确与类书相同。

该写卷从形式上看具有杂钞特点,从功能上看又具有类书性质。这两种特性集于一身,然而并不矛盾,敦煌类书中有其例,如P.2721《珠玉抄》(又名《随身宝》),原题即作“《杂抄》一卷”。我们认为,该写卷的性质与敦煌类书中的P.2607《勤读书抄》相类似,都是随手摘录、供己之用,属于宽泛意义上的类书。这一点亦可从该写卷的书写方面得到佐证。从原卷图版不难看出,类书部分前后并无固定行款,行间距的安排亦忽紧忽松,各段之间的墨色浓淡也存在一定差异,以上都显示出书手的随意性与书写过程的累积特点。

三 语言文字学价值

池田温先生从辑佚角度指出东洋文库藏敦煌写卷《唐人杂钞》的宝贵价值,实际上该写卷对于语言文字学研究也极富价值。该写卷卷末有文德元年(888)纪年,类书部分的抄写不当晚于是年,具有明确的时代断限。这就意味着该写卷作为语料,其时代标记性较强,对于今后编纂和修订大型字书、辞书都有重要意义。

(一) 可补大型字书俗字例证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的《凡例》第23条:“引证包括书证和例证。引证时先引书证,后引例证。引用例证力求源流并重,每一义项的例句一般为三个,第一个为时代相对较早的例句。”[18]敦煌写卷《唐人杂钞》蕴含着俗字、草书字等类型丰富的字样,可为大型字书补充晚唐时期文字的实际用例。

《大字典?风部》:“ ,同‘ 。《龙龛手鉴?风部》:‘ ,‘ 的俗字。”[18]4780又《大字典?风部》:“ ,同‘ 。《龙龛手鉴?风部》:‘ ,‘ 的俗字。晋陆机《羽扇赋》:‘翩姗姗以微振,风以垂婉。”[18]4786按:依《大字典》凡例,除书证外,每字应尽可能举出三个例证。今据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可分别补充“ ”字、“ ”字的唐代例证:“《唐兴寒松赋》:‘萧瑟 厉, 浏飍 。”

(二)可补大型字书简化字例证

简化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但对其中一些简化字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则未必很清楚,《大字典》也缺乏相应的早期用例。众所周知,“草书楷正”是简化字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敦煌写卷《唐人杂钞》中使用的一些草书简化字形,可以补充大型字书中简化字的早期用例,追溯其来源。

《大字典?贝部》:“赋,‘賦的简化字。”[18]3885无例证。按: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引“《唐兴寒松 》”。

《大字典?页部》:“项,‘項的简化字。”[18]4643无例证。按: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引班固《东京赋》:“秦 之灾,犹不克半。”

《大字典?土部》:“坚,同‘堅。《改并四声篇海?土部》引《俗字背篇》:‘坚,音堅。俗用。《宋元以来俗字谱》:‘堅,《通俗小说》、《三国志平话》等作‘坚。按:今为‘堅的简化字。”[18]454按:《大字典》所引例证偏晚,敦煌写卷《唐人杂钞》:“班固,字孟 。”

《大字典?门部》:“闭,同‘閉。《宋元以来俗字谱》:‘閉,《金瓶梅》作‘闭。按:今为‘閉的简化字。”[18]4539按:《大字典》所引例证偏晚,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引《唐兴寒松赋》:“千岩雪凝,万壑冰 。”

(三)可补大型辞书例证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长途”条第2义项:“远程。宋秦观《自警》诗:‘那堪此地曰黄昏,长途万里伤行客。”[19]按:《大词典》所举例证时代过晚,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引隋陆景《典语》:“犹伴(绊)骥之足,拘鸾凤之翅。使千里之迹,不逞(骋)于长途;冲天之羽,不奋于云汉。”

《大词典》“烂目”条:“犹耀眼。宋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19]4201按:《大词典》所举例证时代过晚,敦煌写卷《唐人杂钞》:“绣桷雕楹,光霞烂目。”

《大词典》“惊天”条:“形容声势浩大。清张问陶《下新滩》诗:‘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潮。萧红《桥?离去》:‘白色的潮呵!惊天的潮呵!拍上红日去了!”[19]7491按:《大词典》所举例证时代过晚,敦煌写卷《唐人杂钞》:“岂谓巨浪惊天,奔涛浴日。”

四 结语

东洋文库藏敦煌写卷《唐人杂钞》是一件重要的晚唐归义军时期写本,该写卷的主体部分为残类书,卷末有文德元年杂写。残类书与杂写非出于一人之手,内容上也没有直接联系,应视为各自独立的两部分。类书部分并不遵循严谨的体例,系随手摘录,供自己写作赋、骈文时作参考之用,属于宽泛意义上的杂钞体类书。

该写卷除了具有史料学、文献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语言文字学价值。由于类书部分的抄写不当晚于文德元年十月,具有明确的时代断限,其中蕴含的丰富字样、语词以及用例,可以补充大型字书、辞书例证之不足,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池田温.《唐人雜鈔》について[J].東洋文庫書報,第41卷:1-17.

[2]池田温.《唐人雜鈔》について(續)[J].東洋文庫書報,第42卷:1-13.

[3]古典籍下見展観大入札会目録[M].东京:东京古典会,1990:40.

[4]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1.

[5]洪钧陶,启功.草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985.

[6]释道世.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1137.

[7]李昉,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4482.

[8]陆心源.唐文续拾[M]//全唐文: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11202.

[9]施萍婷.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遗书叙录(二)[J].敦煌研究,1994(3):100.

[10]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6.

[11]陆心源.唐文拾遗 [M]//全唐文: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10553.

[12]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6398.

[1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525.

[14]王三庆.敦煌类书:上册[M].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323.

[15]陈国灿.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一)[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2辑:45.

[16]陈国灿,刘志安.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02.

[17]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96.

[18]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18.

[19]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6758.

猜你喜欢

类书俗字草书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方案问题中的分析小妙招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三则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阳泉 草书赋》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