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光里的神秘西藏”
2012-04-29王树金
王树金
圣地梵韵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支。自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以来,藏传佛教吸收了佛教与西藏先民信仰的“苯教”元素,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佛教艺术发展日益成熟。颇具写实的祖师像,妙相庄严的佛陀像,慈眉善目的菩萨像,曼妙多姿的佛母像,奇幻多变的护法像,以及珍贵精美的佛经、工艺精致的法器、色彩斑斓的唐卡等等,种类众多,异彩纷呈,彰显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寺庙
藏传佛教寺庙一般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宏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寺院一般由经学院、灵塔殿、佛殿、公署、转经廊、喇嘛住宅及喇嘛塔组成。其中供僧侣读经奉佛的经学院和佛殿是寺院的主体,多半处于寺院的中心,周围环绕数以百计的喇嘛住宅,从而使整座寺院的立体感十分鲜明。
魔女仰卧纸本彩绘图
20世纪/长152.5、宽77.5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传说西藏大地下横卧着一位巨大的罗刹女,佛教认为罗刹女是女魔,只有用寺院、佛塔等压镇方能平安。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松赞干布时,其王妃、来自尼泊尔的墀尊公主为了弘扬佛法,向文成公主询问寺院修建地点,文成公主占卜后,告诉墀尊公主,需要在罗刹女手脚处建立十二座寺院,并用白羊驮土,将她心脏处的卧塘湖填平,修建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从唐王朝和尼泊尔请来的释迦牟尼像。另外,由于填湖时使用山羊驮土,这片土地也被称之为“山羊之地”,“山羊”的读音为“惹”,“地”的读音为“萨”,拉萨即得名于此。
此幅纸本彩绘的画作即描绘了吐蕃王朝建立之初的这个传说,仰卧的罗刹女头朝东,脚朝西,位于中央的是大昭寺。十二座寺院遍布于罗刹女的手脚、肩、肘、膝和臀部。根据传说,这些遍布西藏全域的佛教寺院都是松赞干布为了镇住罗刹女而修建的。
扎什伦布寺唐卡
19世纪/长61、宽41.5厘米/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藏
唐卡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扎什伦布寺坐落于日喀则市西北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寺院之一,1447年由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创建。自第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以后,该寺即为历世班禅额尔德尼住持。这幅棉布彩绘唐卡上半为背山而建的扎什伦布寺,中段为市街,下段为班禅离宫,林木围绕,还可看到三头大象。
教派
西藏的佛教,受到中原内地、尼泊尔、印度佛教以及苯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自7世纪经松赞干布大力提倡到宋初,藏传佛教主要流布于上层阶级之间;宋初以后逐渐产生了许多宗派,主要包括宁玛派、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喜吉派等,各派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不断发展,各有特色。其中格鲁派俗称黄教,达赖和班禅就是这一教派的活佛。
莲花生石刻座像
17—18世纪/高67、宽44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莲花生,是活跃于8世纪的古印度佛学大师,宁玛派鼻祖,也是藏传佛教各派共同推崇的祖师。传说他为湖中莲花托生而出,被当时的国王带回抚养,故名莲花生。公元8世纪中叶,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邀请,入藏传播佛法,创建了西藏第一座有僧人剃度出家的寺院——桑耶寺。该石刻坐像雕刻细腻精巧,布局严谨,有较强质感。
扎玛日巴鎏金铜像
16世纪/高105厘米/山南敏竹林寺藏
扎玛日巴,古印度的著名瑜珈士,是萨迦派道果法的第二位传承者,他又传授给阿瓦都地巴。此像高举的右手原应有法鼓。“扎玛日巴”的原意就是“持法鼓的人” 。身上佩戴的璎珞于胸前交叉,耳旁帛带飘起,从肩而下的长带是冥想时固定脚的。据载,他在打手鼓时,能够同时出现24种灵异之处和32处圣地。
此像莲花座上铺有兽皮,象征着在家修行。道果法是藏传佛教萨迦派有关悟道证果的佛学理论及其实修法门,源于印度,13世纪时随着印度佛教的泯灭而失传,只在藏传佛教萨迦派中得到保存和弘扬。
阿底峡合金像
17- 18世纪/高20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阿底峡(982—1054年),古印度佛学大师,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出生于东印度(今孟加拉国境内),父亲为当地国王。他出家后云游印度各地,精通显密教法。1042年、1045年两次被迎请至西藏弘法,翻译经典,整饬佛教,对藏传佛教再度复兴和寺院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73岁在西藏圆寂。他与莲花生、宗喀巴备受藏民尊崇。此尊阿底峡坐像,头戴高顶帽,双腿趺坐于佛座上,双手转法轮印,两眼下视,面部表情安详。
米拉日巴合金像
17世纪/高16.5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米拉日巴(1040- 1123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西藏著名游唱诗人。7岁丧父,家产被伯父所夺,因此苦学咒术报仇。后自悔罪孽太深,于是到大译师玛尔巴门下求习佛法。接着遁迹山林,潜心苦修。后又下山云游,以唱歌方式传教,提倡静坐苦修。这尊坐像,上身袒露,说唱坐姿, 一副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样子,形象生动精彩,是一件十分精彩的造像作品。
宗喀巴鎏金铜像
18- 19世纪/高40.5厘米/ 拉萨罗布林卡藏
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1409年,宗喀巴修建了甘丹寺,并在拉萨首次创办了祈愿大法会,标志着格鲁派正式创立。由于他对西藏颓靡不振的佛教体系进行了锐意改革,改戴黄色桃形僧帽。黄帽后来变成了格鲁派的标志,格鲁派也因此被称为“黄教”。他被藏族信众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备受尊崇。
佛陀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意思是“觉者”,即真理的觉悟者。佛像以释迦牟尼佛为主体,其形体、容貌和姿仪皆显祥和、宁静、端祥与庄严,是西藏佛教寺院中供奉的偶像。这类造像包括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药师佛、大日如来佛、弥勒佛、五方佛等,反映了藏族地区佛教信仰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坐像
北魏·延兴三年(473年)/高28.5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释迦牟尼佛,古印度佛教创始人,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彻悟宇宙、人生真谛者,民间信徒常称之为“佛祖”。从方座背面供养人题记可知,北魏延兴三年比丘尼僧出资所造。由于在西藏被供养,脸部、露出的胸口以及发髻都被涂上泥金与蓝色颜料并彩绘五官。这种保存在西藏寺院的早期汉地佛像,是自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和亲吐蕃以来藏汉两地交流的物证。
佛传图唐卡
18- 19世纪/长105.5、宽83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整体画面有一千多个佛塔和佛像,佛传故事都被整合在佛塔崇拜中。画中央是表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成道的故事,他头戴宝冠,着右袒式袈裟结珈趺坐于中心主塔的宝座上。上方两侧绘魔王的千军万马,小塔林立四周。画幅最外一圈上方中央为释迦牟尼涅场景,两侧为诸神驾云来对释迦牟尼表示最后的敬意。整幅画笔工细腻、内容丰富、敷色富丽、布局严谨,是唐卡中之珍品。
菩萨
菩萨全称“菩提萨”,意为“觉有情”,向上的目标是达到彻底觉悟,向下的责任是普度众生。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的地位很高,仅次于佛,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将来必定成佛。菩萨以种种化身降临世间,解救众生苦难,使人倍感亲切,正好弥补境界崇高的佛那种难以亲近的神秘感。菩萨造像在藏传佛教艺术中占有很大比例,尤以观音和文殊菩萨的数量最多。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鎏金铜像
17- 18世纪/高78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印度2世纪时出现一面二臂莲花手观音,后流传于尼泊尔、西藏等地。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逐渐发展出多面多臂观音。藏人视松赞干布与历代的达赖喇嘛为观音化身,来此大千世界教化世人。
此尊观音为十一面五层像,主尊观音面容慈祥,裸上身,挂璎珞,立于束腰仰覆莲台上,主臂双手合十,其余六主臂结不同的手印,持宝珠、弓、箭等各种法器。其他990只略小的手臂排列于身后左右两侧,组合成多重圆形的身光。整体造型优美,精巧细致,金碧辉煌,为佛教造像中之上乘佳作。观音菩萨所具有的千手千眼,象征着慈悲与力量,表示他将救度一切众生。
十一面观音造像量度唐卡
18- 19世纪/长59.5、宽43.5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佛像造像有严格的标准和定律,不能随意建造。十一面观音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造像题材,观音十一面分五层排列,主尊面容慈祥,裸上身,挂璎珞,有八只手臂,中间两臂双手合十,六臂结不同手印,持不同法器。其余小手臂密布主尊左右两侧。这幅唐卡描述了十一面观音的精确尺度,是继承了16世纪画家勉拉顿珠确立的神身体比例标准化传统,用各种线条规范造像尺度和比例。画师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等比例缩放,多名工匠也可以同时参与一件作品的描绘。这种量度图便于画师掌握,也易于统一绘画风格。
文殊菩萨鎏金铜像
17- 18世纪/高27.5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意为“妙吉祥、妙音”,是智慧的化身。藏传佛教中,文殊(智慧)与观音(慈悲)最受尊崇。其形象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六臂、四面八臂等多种;持物以剑与经书为主,智慧宝剑象征斩除一切烦恼与愚昧,《般若波罗蜜多经》经书象征菩萨的智慧浩瀚如经典。本尊文殊造像头戴五佛冠,胸饰璎珞,右手挥舞着智慧宝剑,左手持经并轻拈青莲,结跏趺坐于仰覆双层莲花宝座上,面相祥瑞,造型优美。近方形的台座样式、较为平贴的莲瓣以及文殊舞动姿态,都是对印度帕拉王朝造像的模仿。
弥勒菩萨合金像
11—12世纪/高160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根据佛教传说,弥勒佛是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的菩萨,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故又称“后生佛”、“未来佛”。早期的弥勒像呈菩萨形,身着菩萨装。此尊造像头戴五叶化佛宝冠,左手持龙华树花茎,花上置一净瓶,右手施无畏印,上身斜披条帛,下着长裙,以优雅的三折姿站立于莲花座上。风格特征与印度12世纪帕拉王朝作品相似,可能是西藏寺院向帕拉王朝定制,或请帕拉工匠到西藏所制。因长期供奉,脸部、宝冠、耳环、上身、净瓶等都被涂上泥金,并重新彩绘五官,头发与龙华树花则涂上蓝色颜料。
度母
在藏传佛教中,度母受到信徒们尤其是女性普遍的尊崇信仰。相传她们是观音眼泪化生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共有21相,有着广大的慈悲心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她们的身色各不相同,白色表度母之身,红色表度母之语,黑色表度母之意,黄色表度母之功德,事业则以绿色作代表。11世纪时由东印度高僧传到西藏,其中以绿度母、白度母流传最广。松赞干布的两位妻子尼泊尔墀尊公主与唐朝文成公主被视为绿、白度母的化身。西藏的佛寺之中大多供奉有这两尊度母造像。
绿度母鎏金铜像
18世纪/高75、底座宽29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此尊绿度母着典型的菩萨装,头戴宝冠,身披天衣、多重项链、臂钏和腕链,下着垂踝长裙,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说法印,以三折姿站立。莲座左右各插一株莲花,其间盛开的莲座上安坐不动明王、空行母等。造型优美,修饰细致,两侧莲花摇曳向上,将观众的视点引向度母慈悲的容颜上。无论是从铸造技术或是艺术表现来看,都是18世纪藏中金铜佛像的精品佳作。绿度母与莲花手观音相似,差别在于绿度母丰胸纤腰,胸部女性特征明显。传说绿度母法解救狮子、大象、蟒蛇、水害、火灾、盗贼、非人、牢狱等所造成的八种灾难,故又称“救八难度母”。
佛母
说明: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佛母是诸佛之源,佛之所以成道全靠佛母赐予智慧,因而要敬拜佛母。佛以法为师,从法所生,又称法为佛母。这类造像主要包括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空行母、长寿三尊、吉祥天母、白拉母、狮面佛母、智行佛母、金刚地母等。她们是藏传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性护法神。
空行母合金像
17世纪/通高34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空行母原是指经过长期修炼获得神通自在,可于空中飞行的各种鬼怪精灵,其多在山林坟地活动,在佛教密宗中是代表智慧与力量、能在空中飞行的女神。
此尊空行母造像一面三眼,头戴五骷髅宝冠,颈挂骷髅头串珠垂至膝前,颈部和腰部满布镶嵌绿松石的装饰物;左手持盛满血的骷髅碗,天杖靠在左肩,右手持钺刀,弓步立姿,昂首直视。从形体到色彩,制作非常考究,造型优美奇特,是西藏佛教造像中难得的精品。
大白伞盖佛母鎏金银像
18世纪/通高57、底座29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此尊造像千面千手千足,主臂右手持法轮,左手持长柄伞盖;三面中正面为忿怒相,左右为寂静相;头上戴有重叠无数面的宝冠,身体两侧排列图案化的细小手臂,手持钩、剑、弓、箭、莲花、索子、杵之类,两腿分开站立,前后排列多层以示千足,踩踏魔众。这种不同寻常的图像,表明赖以生存的众生都在白伞盖庇护之下。她经常被安置于寺院入口处或是作为个人的守护尊,起着驱魔的作用,在西藏广泛流传。
护法
护法是护持佛陀善法的神灵。佛教认为菩萨济世传播佛法之时,如果没有得力的护法人,则会佛道陨落。佛教有许多的护法神存在,他们可以施益于众生,也可以摄受那些危害佛法的人,具有非凡的神通能力,是藏传佛教寺院中供奉的重要神。藏传佛教中主要护法有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吉祥天母、大黑天神、降魔阎尊、不动明王、金刚亥母、财神等。
大依怙佛
明·永乐(1403- 1424年)/高23.5厘米/日喀则萨迦寺藏
大黑天本为印度教中的神,后来被纳入佛教,成为佛教中的守护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在西藏受到广泛尊崇。据说他护佑着寺院和僧团,有防止外敌入侵之神力,是护法尊中最具代表的尊神之一。
此尊大黑天为忿怒相,三目圆睁,眉须均呈红色,头戴五冠,身挂骷髅串珠,手腕和腰带等处以蛇为饰,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骷髅碗,脚踏妖魔立于莲花座上。底座刻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证明为明朝宫廷制造,赠给西藏高僧。
阎摩鎏金铜像
明(1368—1644年)/高28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阎摩在藏传佛教中是重要的守法尊或护法尊。阎摩是起源于印度的神,世界上第一位死者,后来演变成冥界的王者。阎摩是正义的化身,负责裁决人死后的去处。阎摩被纳入佛教体系之后,成为佛教的守护神,或者是作为冥界的审判者。本尊造型为牛头人身,牛面三眼,头上有蓝色的牛角,戴骷髅冠,身披华丽的璎珞,右手持举噶章嘎杖(天杖),左手施期克印并握金刚套索,双足踏在莲花座上匍伏的水牛身上,以示降伏水牛(即阎王) 的残暴。阎摩身上满布的复杂装饰以及莲台上宽厚肥大的莲瓣,都显示出明代造像的特征。
金刚
金刚造像主要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中的本尊或护法神造像。这类造像十分繁复,常呈现多面多臂和双身形象,同时手印、持物与配饰等也相当繁琐,其相貌、色彩、契印等,都有着丰富的教理和寓意。最著名和常见的有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金刚手、金刚橛、阎摩等。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护法神殿和密宗殿都供奉有这些造像,其特征一般是以忿怒、威严的形象出现的,具有威慑邪恶的力量。
时轮金刚鎏金铜像
14世纪/高59.5、宽47厘米/日喀则夏鲁寺藏
时轮金刚头戴华丽宝冠,四面二十四臂,主臂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金刚杵,拥抱四面八臂、手持金刚钺刀与骷髅碗的明妃金刚亥母,其他各臂分别持斧、弓、箭、绳索等,脚踏象征着烦恼与邪恶的形象。
时轮金刚是藏传佛教密教五大本尊之一,为各教派所共同崇奉。时轮是指时间的轮流循转,既是本尊之名,又是时轮理法之称。这种男女合体的双身时轮金刚像在西藏一般不公开示人,即使允许普通信徒参观,也要用锦缎遮盖。在藏传佛教中,通常双身像中的男性象征着慈悲,女性象征着智慧,双方的和合所代表是慈悲与智慧合二为一,是真理最完美绝妙的显现。
八瓣莲花密集金刚鎏金铜曼荼罗
明·永乐(1403- 1424年)/高43.5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密集金刚安置于中央莲台之上,手持骷髅碗和钺刀,拥抱明妃,结跏趺坐。每瓣莲花处安置属尊,上下排列,手中持乐器和供养物等,以舞蹈姿势站立。莲瓣可自由开启,上方有装饰水瓶的伞盖形扣件,闭合时状如花蕾。莲茎合围中间有度母和金刚萨像。莲茎下方左右各有一龙王。
这种可以闭合的立体莲花状曼荼罗,最早发现于12世纪印度帕拉王朝后期,主尊以胜乐、喜金刚、金刚怖畏等守护尊居多。西藏和明清宫廷也有类似的立体莲花曼荼罗,应是依照印度样式制作的。这件作品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当为明代宫廷制作。
佛经
佛经主要是释迦牟尼宣传佛教的言行记录。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逝世后,为了继承他的教派,佛教徒们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集会讨论,逐渐形成了佛教的原始典籍——经藏(释迦牟尼宣传佛教的言行)、律藏(佛教信徒需要遵守的各种戒律)和论藏(研究佛教教义的理论著作)。7世纪时,西藏派人留学印度带回许多梵文经典,以此为基础开始翻译工作。西藏僧侣除翻译之外,还留下有关佛学的注释、宗义、历史著作等大量文献。
甘珠尔佛经
1725年/每页长74、宽29厘米/日喀则萨迦寺藏
藏文大藏经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前者为释迦牟尼佛金口说的经典,后者为佛弟子及后世学者对佛语所作的注疏。作为佛语的《甘珠尔》常被作为书写供养对象。13世纪,由八思巴弟子汇编成书,14世纪后半叶,噶举派僧人布敦·仁钦朱负责校订。这是一套萨迦寺收藏写本中的一函,计330页,经页以金汁在蓝色纸上书写,上下以木质经板相夹保护,经板中央刻有精美佛像。
梵文《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贝叶经
12世纪/每页纵7厘米,横42.2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所谓“八千颂”是指其诗颂调大约八千句的长度,是最早的《般若经》形式,大约出现于公元1世纪中叶。由于八千颂内容刚好为一函的分量,在印度、西藏等地常见信徒施财书写《八千颂》。在造纸技术没有传播到印度之前,印度人通常都是用贝达拉树的叶子作为书写材料。贝叶经就是用贝达拉树的叶子书写成册的佛经。由于树叶容易腐烂,保存不易,所以贝叶经十分珍贵。这部贝叶经内容是《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墨书彩绘,共47页,每页文字7行,每页中央都有附图,描绘释迦八相、观音、度母等,附图两侧还各有装饰带,中间打孔,上下描绘佛塔。
佛塔
佛塔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传入藏区,被用来供放高僧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佛塔形制不同,功用各异。其构造由塔座、塔瓶、塔刹和塔顶等四大部分组成。藏传佛教认为一座佛塔主要有“五大”部分的象征性,即日月部代表空,伞盖部代表风,相轮(十三法轮)部代表火,塔瓶(覆钵部)代表水,瓶座(台座)部代表地。其意义为: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空无所依。体现了佛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理论内涵。
四祺塔擦擦
13—14世纪/高14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这件擦擦塔身为脱模而成,由八角形台座、阶梯与覆莲组成塔基,塔颈至顶部日月系手工捏成,塔上插有四根带图案的泥块饰物,表达信徒祈求福祉祺祥并至的愿望。这种擦擦十分罕见,为西藏阿里托林寺之物。擦擦,是梵语的音译,亦称脱模泥塑,是藏族雕塑中独树一帜的微塑艺术品类,在藏区朝佛圣地随处可见,应用极广。其制作方法是用泥塑手法造型后,用铜、铁、木、陶等制作成印模,在模内填充胶泥,经过挤压、脱模制作而成。
鎏金铜佛塔
17世纪/高33.5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此件佛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亚字形方台,四周边缘上刻藏文字款并各置一金刚杵。其上为圆坛,下大上小,底层一圈装饰藏式佛塔,以珠宝隔开,其余多层亦镶嵌绿松石、宝石、珊瑚等。塔身由晶莹的水晶制成,呈覆钵状。塔顶由下往上,依序为亚字形刹座、十三层相轮、华盖、仰月与日,亚字形塔刹四方各有一对引人注目的佛眼。从佛塔造形和镶嵌工艺以及佛塔题记来看,此塔应为尼泊尔加德满都“失言允诺塔”的模型。
法器
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藏传佛教的法器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时也加进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身和祈祷等六大类。不同种类的法器在形制、用途上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这些法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骨、石、贝壳以及布、丝织、锦缎等材质。其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种类繁多,神圣而威严,是西藏佛教艺术的精品。
供养类法器
鎏金银须弥山曼扎
17世纪/高70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曼扎又称曼荼(陀)罗、曼达、满达等,是梵语音译,即坛城,是藏传佛教用于供养的供器。它是密宗神圣的坛场,也是藏僧修法的地方。其形制各异,分金属立体坛城、粉彩沙制坛城和绘在唐卡及佛殿墙壁上的彩图坛城等等。完整的形状象征着须弥山。“须弥山”为梵语音译,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曼扎共分五层,依次向上收敛,下面四层錾刻了象征富庶和权力的八宝、七珍、五妙欲等图案,最上层置法轮。这件供器由同心圆状的圆筒组成,下大上小,层层叠加,最上方为法轮状装饰。使用时,法师在施有透雕的银质圆轮中放入谷物,并唱颂真言,一层一层将圆筒叠加,供奉于佛前。
鎏金银法轮
清(1644- 1911年)/高47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这件银质千幅法轮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 1933年)进呈的贡物。法轮通体錾刻花纹,并镶嵌珠宝,外圈火焰形背光,中间十三个同心圆鎏金。轮座雕饰双覆莲,上刻藏文发愿文题记。十三世达赖执政期间,时值英国势力染指西藏的多事之秋。1904年英军攻入拉萨,十三世达赖被迫出走内地。1908年入京朝觐了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受到清廷的热情接待,达赖向清廷呈进了大量贡品,此件银法轮为其中贡品之一。
金翅白海螺法号
18世纪/长48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海螺法号,是藏传佛教中重要的乐器和常用法器之一,也是八吉祥中的一种,又称法螺。是法会时吹奏的乐器之一。佛经上讲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音洪亮,犹如大海螺的声音响彻四方,所以用它来代表法音。听到法螺的声音,众生可以消除罪障,进入极乐世界。法螺以白色、螺纹右旋的最为珍贵。装饰多种多样,其中以镶翅法螺装饰最为华丽。此件法螺上錾刻花卉纹和龙纹,银质饰板表面鎏金,镶嵌绿松石。翅尾系有彩色丝带。
转经轮
19世纪/长36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转经轮也称“嘛呢(玛尼)轮”,是藏传佛教信徒祈祷赞颂诸佛的必备法器。种类较多,大小不一。形似小桶,中间有可以转动的轴,上方转轮上刻有经咒或六字真言,内部装有纸印的经文。信徒祈祷时右手持转经轮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左手持念珠,口中念诵着经咒。每旋转一周等于将转轮上的经文或六字真言诵读一遍,以此积功德。与转经筒具有同样的宗教意义。此件转经轮主体为银质圆筒,配上象牙柄,圆筒壁上装饰有鎏金的六字真言与吉祥八宝等。圆筒侧还以链子挂一莲苞形坠饰,在旋转时,此坠饰有增强旋转惯性功用。
转经筒
清(1644—1911年)/通高37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转经筒也称“嘛呢筒”,是藏传佛教最常见的法器之一。在藏区寺院的入口、屋檐下、围墙边的转经道经常可以看到一排排挂着转经筒的木架。其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则便于信徒们随身携带。此件手捻转经轮制作精良,上方为汉式六角亭,仿佛为缩小的转经殿。六角亭下还辍有挂饰,用以加速转动惯性。屋顶突出的轴承轻轻捻动就可带动屋内的转经筒,转经筒上刻有精美图案与六字真言。基座莲瓣、栏杆为典型的清宫式建筑,推测为清廷所制,赠予西藏僧侣。
金沐浴瓶
17世纪/高22.5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沐浴瓶是藏传佛教密宗仪轨中的用具,是为神像或信徒本人进行沐浴时所用的器物,也用作僧人生活用具。瓶内多盛圣水(即用清水泡以藏红花)或洒圣水或注入少量到信徒手里,祈请诸佛的护佑。沐浴瓶质地有金、银、铜、瓷等多种。该沐浴瓶圈足、瓶盖及弯曲长流均为纯金铸就,瓶身为银质。盖子上装饰有八宝和瑞草纹,镶嵌绿松石、红珊瑚等宝石。长流近瓶身处为龙首状。瓶身光素,用锦缎包裹装饰。瓶型做工考究,堪称精品。
金托嘎巴拉碗
18世纪/高25.5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嘎巴拉碗是用人的头盖骨做成的一种骷髅碗,又称内供颅器,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源于西藏苯教的天葬仪式。西藏僧侣常用来盛甘露以洗涤身心的罪业。忿怒相的护法、空行、本尊等常持此法器。碗体用的人头盖骨,大多是依照高僧的遗嘱从其遗体上取下的。选择颅骨时,还要看头盖骨的纹路和开片多少来决定,开片少的为上乘,即开片在二至四片的最好,开片多的不予采用。
这件华丽的嘎巴拉碗由碗盖、碗体、碗托组成。碗盖为椭圆形,铜鎏金,上为金刚杵把手,并刻有卷草纹、八吉祥、莲纹,镶嵌着绿松石花饰,口沿各嵌一圈绿松石与珍珠。头盖骨外隐现日月与藏文六字真言等。三角形金质座托也是铜鎏金,刻有头颅,并通体镂雕卷草纹。整体制作设计精美别致。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嘎巴拉碗是藏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和同一家
西藏,唐代称吐蕃,明代称乌思藏,清代始称西藏。唐朝时期,吐蕃与大唐多次友好结盟,元朝时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管辖,明清两代时藏传佛教各派都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迅速发展。清代设置驻藏大臣,确立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在频繁往来中,历代中央政府封赐予西藏宗教领袖权力象征的印章、金册以及各类礼品,西藏宗教领袖也为双方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松赞干布鎏金铜像
13—14世纪/通高46.5、底宽30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松赞干布(?- 650年),吐蕃王朝的缔造者。他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拉萨,结束了小邦林立的动荡局面,还颁布了法典、创造了文字,并先后与尼泊尔的墀(chí)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因为二位公主均笃信佛教,都曾携带佛像、佛经和僧人入藏,在松赞干布的弘扬下,佛教在西藏开始广泛传播。因此,人们奉松赞干布为观音菩萨化身,佛教最早的引入者,他的塑像上一定会有一尊无量光佛,同时把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别视为陪伴观音的绿度母和白度母。至今,
在民间仍流传着他们三人弘传佛法的佳话。
禄东赞鎏金铜像
13—14世纪/高29.5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禄东赞又称噶尔·东赞,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助手与心腹大臣。他辅佐松赞干布治理吐蕃。曾奉命作为特使赴长安向唐太宗请婚,促成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为藏汉友好立下殊功。此像装束为吐蕃时期打扮,不同于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之《步辇图》上的身材瘦小形象,姿态显得十分沉稳自若,不失为一件有特殊韵味的艺术精品。
元帝师玉印
元(1271—1368年)/高8.1、边长9.6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忽必烈之后,元朝历代皇帝皆以藏僧为帝师。这枚印章是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扎巴俄色的。扎巴俄色(1246- 1303年)担任帝师有十多年。1295年,元成宗特造宝玉五方佛冠赐给他,同时赐给了这枚双龙盘纽白玉印。元朝赐给西藏高僧的印章都是用这种回叠的篆体。这枚玉印印文为八思巴文:“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八思巴文为拼音文字,从左至右书写。
明宣德封诰
明宣德元年(1426年)/横315、纵32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这是明朝宣德元年的诏书,采用藏汉两体文字书写,为明朝中央册封西藏地方噶举派首领仁钦贝为昭勇将军乌思藏(元、明时期称藏中为“乌思藏”)都指挥佥事,负责前后藏地区军政事务。诏书文字书写在五种颜色的拼接起来的绫上。根据书写习惯,汉文从右至左,藏文由左至右,两者在中间会合,书写年月日,押盖“制诰之宝”官印。在诏书最左侧上织有“永乐元年月日造”文字,说明这件诏书使用的绫为永乐元年(1403年)所织造。
诏书全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帝王以天下为家,故一视同仁,无间远迩,尔葛尔卜寨官领占巴,世处西陲,恪遵王化,既克敬承于天道,尤能识达于事机,修职奉贡,益久益处,眷兹诚悃,良足褒嘉。今特命尔为昭勇将军乌思藏都指挥佥事。尔尚益顺天心,永坚臣节,抚安尔众各遂其生,俾尔子孙世享无穷之福,钦哉!宣德元年十一月初二日。”
银鎏金高足碗套
明(1368-1644年)/高17.5、口径18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此碗套是为盛放高足瓷碗而特制的。历代皇帝在赏赐西藏高僧、贵族的礼单中都有大量瓷碗,为了保护它们不受损坏,人们发明了碗套。此碗套通体鎏金并遍饰装饰图案,还镶嵌绿松石,套身两侧各有一个可以穿带的把手,方便佩戴,内用软红缎裹覆。纹饰精美、做工精致。
法鼓
清(1644—1911年)/长12.2、宽11、高7.8厘米/民族文化宫藏
法鼓为藏传佛教信徒做法时的法器,种类繁多,大小不一,鼓身可用多种质地的材料制作。此鼓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农历七月,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祝贺清朝乾隆皇帝七十寿辰的贺礼。鼓面图案由金汁描绘。束以金质鼓箍,其上镂花镶嵌宝石,上面有环,环上坠嵌宝石三角形镂花金饰,金饰上系坠珠宝丝带10条。采用刻花、镂花、镶嵌、描金、编织等多种工艺,为藏传佛教法鼓中的精品。信徒行法时手执鼓左右摇晃,系在箍上的两个球状软锤便会轻击鼓面,发出有节奏声响,以赞颂诸佛、菩萨的功德。
银曼札
清(1644—1911年)/直径23.5、高4.3厘米/民族文化宫藏
此件银制曼札坛面平素,周侧凿刻卷叶团花及连珠纹,依据所系黄条上文字记载可知,这是九世班禅却吉尼玛(1883—1937年)1895年九月十五日敬呈给慈禧太后的礼品。九世班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布达拉宫以金瓶掣签方式被认定为班禅转世,光绪十八年(1892年)坐床,坐床后遣使至北京向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谢恩。
雪域风情
藏民族与美丽的大自然和谐共生,令人神往。宗教信仰深入到藏民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除了宗教外,舞蹈、音乐、戏剧、医学、教育等无不与之相关。走进西藏,你会发现每个村寨旁都有佛塔,房屋顶上飘着经幡,室内设有经堂,老人们手持转经筒休闲地转经朝佛,无处不在的宗教信仰活动,彰显了藏民族对生活的热爱憧憬和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得雪域高原到处充满了欢乐安详和神秘色彩。
银鎏金嘎乌
17- 18世纪/高27、宽21.5、厚9厘米/拉萨罗布林卡藏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属于护身佛盒,又是装饰品。嘎乌质地有金、银、铜三种,盒面上多镶嵌有玛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种吉祥图案。嘎乌形状、大小不一,佩带嘎乌都极为讲究,男性一般斜挂于左腋与左臂之间,女性则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四品以上贵族则将嘎乌戴在发髻中作为官位的标志。此嘎乌里装有一尊空行母,造型精致,信徒们随身携带用以祈佛佑护。
金酥油灯
18世纪/高33、口径30、底径25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酥油灯在藏族信徒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除了在寺庙能看到千盏酥油灯闪闪烁烁的壮观场面之外,在藏族人家中,念经做法事或作祭祀活动,都要点上几盏或上百盏酥油灯。此灯由灯体、灯柱、底座三部份组成。柄部莲瓣下垂微张,喇叭形底座,造型庄严凝重,制作工艺精湛,雍容华贵,璀璨夺目,是藏族金银器中的精品。
银鎏金多穆壶
清(1644—1911年)/高48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多穆”原意为盛酥油的桶。此壶僧帽状口沿,有把和嘴,为藏民盛酥油茶的器皿。酥油茶藏语称“恰稣玛”,是在由茶砖熬成的浓茶中,倒入少量的酥油和盐,有的还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等佐料,搅拌至水和酥油交融而成,是藏族生活的必需品。这件鎏金錾花多穆壶,造型别致,多为上层贵族使用。
鎏金酥油茶壶
清(1644—1911年)/高65厘米/民族文化宫藏
饮茶,尤其饮酥油茶,是藏民常年的生活习惯,藏谚语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壶乃藏民家庭必备的生活器物。此壶整体为银质,鎏金,长流,龙形手,颈部饰镂金八宝花图案,腹部饰“四团结”和“六长寿”镂金花纹,壶内鎏金八宝花,做工十分精细,整体造型典雅,极富民族特色。
银镂花奶桶
清(1644—1911年)/高15.5、直径33厘米/民族文化宫藏
藏族喜食奶制品,特别是酸奶,家家都有。其制作方法是将牛奶煮沸,倒入奶桶或其他容器中,待温度降至30- 40℃时,加入少量酸奶作发酵剂,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酪蛋白沉淀而凝结成嫩豆腐状,即成酸奶。这件银质奶桶有压花、镂花等工艺,是十四世达赖喇嘛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的礼品。
镶金银火锅
清(1644—1911年)/高29.5、直径18.5厘米/民族文化宫藏
火锅在西藏出现是受蒙古族、满族文化的影响,其吃法也是边吃边煮,大型宗教活动时,大喇嘛们也要吃火锅。此火锅纯银制造,镶金,盖顶嵌有天珠,盖上有红珊瑚,龙头形双耳,龙嘴中各衔天珠一颗,精致而又贵重,是十四世达赖喇嘛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的礼品。
镶金银香炉
18- 19世纪/高37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西藏家家户户都有佛龛,佛龛下端总有香炉,香炉里常年飘着清淡的香烟,那是献给佛、菩萨、上师、护法的虔诚和敬意。香炉的质地有木、陶、铜等制作,形状有三足、方形等各种式样。此香炉由纯银制作,由炉身、盖和提链组成,盖身镂空,制工精细,一般用于重大喜庆和法事活动,由专人负责提拿。
服饰类
珍珠冠
19- 20世纪/高25、直径24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由上万颗天然珍珠串起来的冠饰,其间饰以绿松石和金珠,圆形帽顶拴有金地嵌绿松石顶饰,内有硬布衬,制工精细,配色雅致,显得豪华富贵。清代黄沛翘在《西藏图考》中记述此种冠饰是:“富则戴珍珠帽,以木作胎,如笠而厚里,以红漆之,外以金镶松绿石为顶。胎之周遭皆密缀珍珠,价有值千金者。”为西藏地区上层妇女在节日庆典时佩戴的冠饰。
跳神服饰
清(1644—1911年)/高180厘米/拉萨布达拉宫藏
密宗跳神舞的服饰,服饰上有护法神面部图案,外挂白色珠子组成的珠链。跳神,藏语称羌姆,是一种严格的密宗仪轨,神舞表演和诵经念咒相辅相成。跳神前,喇嘛们用七色土在大经堂绘出降魔除障的锐利法器、金刚橛的坛城,围坐坛城诵经7日,第8天开始跳神,再现本尊和护法加持众生战胜魔障的过程,以驱邪去障,弘扬佛法。古代跳神场地在密宗殿内,后来出现于露天大众场合。
藏戏温巴套装
20世纪/高180厘米/西藏博物馆藏
这套服装为藏戏戏装,是白、蓝两种面具戏开场人物“温巴”所穿的衣服。藏戏演出分“温巴顿”、“雄”、“扎西”三部分:“温巴顿”是开场戏,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为观众祈福,求神祖保佑;“雄”即正戏,主要演出剧目是八大传统藏戏;“扎西”为结尾,以歌舞形式向观众祝福致谢。温巴在藏戏表演中贯穿全场,起到讲解剧情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如今,藏戏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