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之美:追溯中国历代黑釉瓷器的足迹
2012-04-29黄阳兴
黄阳兴
黑瓷是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的高温釉瓷。中国古代黑釉瓷器历史悠久,产地遍布南北,装饰多样,工艺精湛,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科技与艺术成就,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鸿蒙初开——汉魏六朝时期的黑瓷
一般学界认为,真正意义的黑釉瓷诞生于东汉时期的浙江地区。东晋南朝时,伴随着北方门阀大族的南迁和佛教的东渐,以浙江德清窑为代表的黑瓷工艺更趋完善并成为风行一时的瓷器品种,如黑釉凤首壶、工艺精湛的唾壶都是较著名的器物。同时期的北朝尚未生产出黑釉瓷,更多的是含铅量较高的黑釉陶器,北朝釉陶盘口壶便是例证之一。
盛世气象——隋唐五代的黑瓷
在中西文化交流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这一时期黑瓷生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形成了黑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时期的黑瓷品类丰富,造型浑圆饱满,装饰大胆泼辣、风格多元,蕴涵了隋唐时期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和凝重豪放的审美意趣。此时,黑瓷生产重心已由南方转移至北方,产品以日用器物为主,包括食器、茶器、药用器、陈设器、乐器及佛教器用等。
该部分中有巩义窑雄浑大气的凤首执壶、长安醴泉坊细腻精致的把杯和三足铛、黄堡窑窑址出土的瓜棱执壶、盖盒和如意行瓷枕,以及各类华彩绚丽、开放率性的花瓷胡瓶、花瓷罐、花瓷盘等器物,充分展现了隋唐盛世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与雍容华贵,同时也反映了在隋唐时期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文化背景下,黑瓷工艺取得的创新与进步。以鲁山窑为代表的唐代北方花瓷是一大亮点,这类器物常用一种灰蓝色的瓷釉挥洒在黑釉上,经高温烧成后,呈现出灵动而色泽丰富的窑变效果,或自然流淌,或率性洒脱,充满活泼生动的趣味,其釉彩效果或可能受唐三彩审美趣味的影响。
各擅胜场——宋辽金元的黑瓷
此阶段是中国黑釉瓷器流行的黄金时期,以茶、酒、陈设之器为主流的黑瓷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又表现出对各类工艺的借鉴和创新。北宋以来,皇室贵族、文人墨客与禅僧释子推崇以建安团茶进行点茶和分茶,斗茶也流行一时。因建盏色黑利于衬托茶汤之白,因此受到社会各阶层的一致追捧。受此影响,宋金元时期南北各大窑场也纷纷仿效建盏生产各类黑釉茶盏,北方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山西诸窑均有仿烧。吉州窑则另辟蹊径,成为装饰最为丰富和最富创造力的窑场。此外,河南、山西地区的剔刻和白地黑花装饰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黑瓷生产呈现南北各擅胜场的新局面,形成了黑瓷发展史的顶峰。
黑釉茶盏在宋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来没有一种瓷器受到社会如此广泛的称誉和喜爱。现存的建窑兔毫、北方各地油滴、耀州窑酱斑、宋金白覆轮等各类装饰的茶酒之器,以及金元时期出筋、剔花及刻花黑釉瓷器都是保留下的精品。特别是刀法娴熟的剔刻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受草原民族影响下的北方文化的豪迈与粗犷。
玄色余韵——明清时期的黑瓷
入明后,北方黑瓷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总体趋向衰落,但仍有大量生产。山西、河南禹州、河北彭城、陕西澄城均是明代北方黑瓷的重要产地。作为全国瓷业中心的景德镇,明清两代仍有少量黑瓷生产。明代御窑厂遗址曾出土少量永乐、宣德时期黑瓷。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开始流行以氧化铁中混以锰与钴为呈色剂的乌金釉,成为黑瓷历史长河中的最后一抹亮色。景德陶瓷考古研究所出土的明御窑厂永乐黑釉盖盒、双耳三足炉都是当时宫廷使用的典型器物。
强调美感 追求艺术
黑釉瓷给人以幽深、玄远和浑厚的美感;黑釉瓷烧造过程中不受焰烧限制,不仅能创造出丰富的窑变效果,而且又能遮盖坯体上因杂质而常常出现的瑕疵,因此成为南北各大窑场的共同产品。在历史长河中,黑釉瓷器不断推进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黑釉精品:既有东晋士族所赏的鸡首执壶、唾壶等黑瓷名品,也有充满盛唐气象的唐代花瓷;既有借鉴外来文化、饱满大气的唐代巩义窑黑釉凤首执壶,也有宋代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乃至禅僧释子喜爱的各色建窑兔毫盏;既有自然洒脱、行云流水般的宋代耀州窑酱斑装饰,也有金元时期河南、山西流行的金银油滴;既有金代北方草原文明影响下的粗狂率性的剔花瓷器,又有金代独特的出筋装饰以及南宋吉州窑独创的漏花、洒彩装饰等,可谓精彩纷呈,让人应接不暇。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技艺达到一个出神入化的地步后,科学和艺术就可以很好地在美学、形象形式方面结合在一起。”许多有研究的科学家都说中国宋代黑釉瓷是用最古老的技术、最“现代”的科学原理烧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欣赏唐宋时代的黑釉瓷时,能充分地感到当时工匠取得的成就,就像伟大的科学家与艺术家取得的成就一样。
倡导学术 重视研究
一直以来,历代黑釉瓷器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相对薄弱的环节。黑釉瓷器的制作工艺、生产年代、用途、流行的社会背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还远未被学界所认识。鉴于此,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联合多家公私收藏机构,于2011年12月16日隆重推出“玄色之美:中国历代黑釉瓷器珍品展”。此次黑釉瓷器展品集国内公私收藏之大成,共展出东汉至清代的黑瓷珍品120余件(组),其中绝大多数文物属首次亮相,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参展方包括深圳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婺源博物馆以及上海高梧楼、观叶楼,广州红苒精舍、暂得楼、乐道堂,深圳宝光艺术、无住斋等多家公私收藏机构。
此次展览是国内举办的体系最完备、规模最大的黑釉瓷器展览。参展瓷器规模空前、品种丰富多样,展品年代上迄鸿蒙之初的东汉黑瓷,下至清代黑瓷的一代名品乌金釉,时代跨度近两千年,体系较为完备,包括南北各大窑口的代表性产品。深圳博物馆在策划这次展览的同时,还于2012年2月24日-27日举办“中国黑釉瓷器暨吉州窑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欧美、日本、港台以及内地等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共同探讨黑釉瓷器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及科技之关系,特别是宋代茶道艺术与黑釉盏,以期深入推进古代黑釉瓷器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