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安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及分析
2012-04-29王长志
王长志
摘 要:该文以吉林省大安市城镇土地调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调查要点。并对大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加以分析,以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调查的角度,提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 现状调查 分析 合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1 调查区域概况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在东经123°08′45″—124°22′23″,北纬44°57′03″—45°45′24″之间,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3012.8 h,年平均气温
4.3 ℃,年平均降雨量为413.7 mm。全市幅员面积4879 km2,总人口42.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2万人。境内有汉、满、朝、蒙、回、锡伯、壮、达斡尔、傣族等9个少数民族。
2 调查技术方法简介
本地区所采用的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包括控制测量、地物要素测量、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
2.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本次调查中控制测量要求控制点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超15 °角;控制点远离大面积水域及大功率的发射源,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本次基础控制测量测区首级平面控制为四等GPS网,以边连接形式组网。网中由12个点组成,其中2个是国家等级点,2个起算点均为国家三、四等三角点。在四等GPS点的基础上,加密一级GPS点,加密一级GPS点亦是边连接的形式组网。网中由24个点组成,其中有3个起算点,3个起算点是本次所做四等GPS控制点。GPS控制网的点位除满足GPS观测要求外,同时顾及后续使用常规仪器进行加密测量的需要,一级导线网所选的点至少都有2个以上方向通视。
2.2 地物要素测量
本次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地物要素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得,是通过采用全解析法对大安市1∶500地形地物要素进行测量。
2.3 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的目的是查清土地权属调查的性质和来源,内容包括权属性质,来源和土地使用者的基本情况等。
大安市宗地档案资料的数据情况为大安市目前宗地有15588余份。大安市的宗地入库主要是对宗地做了实地基本调查后进行入库。
2.4 地籍测量
地籍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和与权属界线关联线状地物;水系和植被,同时调查房屋结构与层数、门牌号码、地理名称和大的单位名称等。地籍要素测量成果能满足地籍图编制、面积量算、统计的要求。
地籍要素测量采用全野外解析法测量手段,即利用实地观测数据技术,按公式计算被测点坐标的方法。利用所测点的坐标可随时根据需要展绘不同比例尺的地籍图,实现计算机自动绘制地籍图,并为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土地信息系统服务。
3 大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 三大类面积分析
在完成调查的约10.50 km2土地中,建设用地10408222.49 m2,所占比例为99.09%,未利用土地95575.18 m2,所占比例为0.91%。
图1 大安市城镇土地三大类结构图
3.2 城镇土地利用地类结构分析
根据大安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调查成果分析,大安市城镇土地总面积
10.50 km2,包括7个一级地类,20个二级地类。全市城镇住宅用地3840511.4 m2,占土地总面积的36.56%,超过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GBJ—13—90)20%~32%规定的最低标准。说明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比较高。交通运输用地3550663.60 m2,占土地总面积的33.80%,说明城镇交通的发达,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其它土地95575.18 m2,占土地总面积0.91%,工矿仓储用地1606917.02 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30%,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同时,工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规定的15%~20%的标准刚刚接近,因此,要加强工业建设力度。
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985227.14 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8%,从大安城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情况来看,公园与绿地较少,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是在今后的建设中应于考虑的环节之一。此外,商服用地336209.83 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0%,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用地上;特殊用地88693.5 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5%,主要是烈士陵园占地。
在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6.90%,接近全部建设用地总量的1/3多;其次为交通运输用地,占全部建设用地总量的34.11%;工矿仓储用地占全部建设用地总量的15.44%,商服用地占全部建设用地总量的3.23%,由此可见大安市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强。
3.3 大安市主要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建设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9.09%。大安市工业用地1606917.02 m2,占建设用地15.44%,基础设施用地985227.14 m2,占建设用地9.47%,商务金融用地336209.83 m2,占建设用地3.23%。
4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目标,科学管理土地资源,严格控制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是我们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1 强化土地规划功能,宏观调控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将十分有利于从宏观上促进土地合理利用。鉴于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实际用地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应尽快完成对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编中通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和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结构,既要根据合理用地的原则确定耕地保有量,又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与人口对土地的需求,做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
4.2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作用
土地市场化运行是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径。应建立起供给与需求引导相结合、增量与存量相补充、划拨使用与有偿使用相协调的新机制。在实行多种土地有偿使用方式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用地供应以市场配置为主,一方面通过土地供应的产业政策、供地目录、供地标准和供地计划等按照市场规律控制总量,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并将其纳入存量用地计划,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存量与增量用地相互衔接和补充,通过市场机制调控土地利用。
4.3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增强土地生态功能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土地利用中形成合理的结构、布局和强度,增强土地的生态功能,对于保持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因此,在土地利用中一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按照土地资源自身的适宜特性和承载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强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增强土地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英超.基层国土资源所开展土地调查的内容与方法[J].吉林农业,2012(7):40.
[2] 张玉玲.现代测绘技术背景下土地调查技术新思维[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31-32.
[3] 刘雄兵.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及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44-245.
[4] 彭正涛.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外业工作流程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0(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