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冷”思考

2012-04-29陆红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3期
关键词:统计图情境创设创设

陆红芳

《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大多正努力把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情境,希望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常常看到有的教师走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花了大力气,却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远离教材的教学目标

【案例】四年级《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红豆蛙、绿豆蛙爬坡比赛的故事吧。红豆蛙和绿豆蛙比赛爬坡,红豆蛙爬得很轻松,绿豆蛙却爬得很累。”

提问:“你能用这两根线段来模拟它们的爬坡路线吗?”

学生上黑板尝试摆爬坡路线,平缓的坡容易爬,陡的坡难爬。

导入后立即出示气温统计表,进行新授。

【分析】导入环节与新课教学关系不大,让学生平缓的坡容易爬,陡的坡难爬,与折线统计图没有关系,反而会在后面对学生理解折线较陡的变化速度快,平缓的变化速度慢产生误导。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也不是很大,教师还没等学生听明白,立即请学生上去摆坡,没等学生思考完毕,教师立即手把手帮助学生把坡摆好,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该情景的创设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策】情境创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 “数学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赶时髦的点缀品。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应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片断

师:“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星期天,老师来到百货商场,看中两种款式。第一款:4件共456元;第二款:每件121元。哪种款式的棉衣便宜?便宜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121-456?

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口述运算顺序

【分析】本案例中,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教师随意更改事实、情境与生活不符,学生是否会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感觉呢?难怪下课后,一个学生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看到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的,没有标4件一共多少元的。”如果把“买衣服”换成“买铅笔”“买乒乓球”等,效果会怎样呢?

【对策】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儿童的数学是现实数学,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的原因。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三、情境创设缺乏思考价值

【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段

课开始,观看投篮比赛。三(1)班1人比赛,三(2)班2人比赛。

师:你能用哪个数字表示他们的投篮水平呢?(同时出现统计图)

生:三(1)班用5表示,三(2)班用3+5=8来表示。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师:除了用算式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看一下统计图。

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办法。

继续观看三(3)班3人投篮比赛,接着出示统计图。

用自己想用的办法来求出代表三(3)班水平的数字。

最后出示教师队4人投篮比赛的统计表,讨论用什么办法求出教师队的平均水平。

【分析】上面教学过程中教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从中引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扶得太多,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总结方法时也不一定就要用老师的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名称,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创设的情境没有思维价值,只能是表面的热闹,成为一种摆设而已。

【对策】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使学生更快、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为此,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思维为核心,否则情境的创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创设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内容,把握数学概念与数学本质,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究起点,能启发、激励学生数学思考,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的情境;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要适时予以必要、有价值的引领,避免学生在活动中热闹非凡却离题万里的现象,引导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索才有价值,学生才会得到发展。

总之,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素材,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与提炼,使之成为有序的、指向明确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才能发挥创设情境的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统计图情境创设创设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