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提高独立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
2012-04-29卢飒
卢飒
【摘要】为全方位提高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网络课件、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强调实用,力求使学生确实掌握好电路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TM1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计量学院高教研究所“《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的改革与实践”基金项目(HEX2011057)的研究成果。
前言
《电路分析基础》是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知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电路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电路课程理论性很强,又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较枯燥而且难懂;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不够主动、认真;学业成绩不够理想,不及格人数较多。即使有部分学生成绩尚可,但是对电路课程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解题、考试的层面上,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全方位提高独立学院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基本原则,以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树立以激励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开展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1.以激励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激励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多样化相结合的主讲式、讨论式、研究式、答疑式、激疑/质疑式教学方法体系。[1]
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的各章节划分为基础知识、扩展性后续知识及提高性知识三个部分,各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各种教学模式都以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模式体系如图1 所示。
2.本着“必需,够用”的宗旨,联系工程实际,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所面对的三本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学习自制力相对较弱,学习主动性欠缺,但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实践动手能力并不逊于二本学生。所以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素质型转变。我们讲授电路课程时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应用,尤其需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创造性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突出“加强基础、增强能力、注重素质”。不必过分强调电路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基础性和先进性,强调基本知识,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 按照在保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解决理论知识不断增加而教学时数不断减少所引起的矛盾。具体如下:
(1)简化复杂的公式推导,适当删减细节问题的定量分析计算而直接给出结论。
(2)适当删减一些与其它课程重复或学习中不易理解且应用不多的内容。如删除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复杂交流电路、分布参数电路等内容。
(3)增加反映新技术的新内容。
如介绍PSpice电路仿真分析软件,利用PSpice进行电路仿真分析,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深的认识和体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先进的设计工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
(4)多讲应用实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电路基础理论和社会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例如以电视机、收音机中的输入回路为例分析电路的谐振特性;从高压输电比较经济的原因分析变压器的特点;从学生宿舍的供电线路的布局上分析不对称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相关理论等等。引入这些实例既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电路并非是深奥的纯理论课程,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3.建设网络课程,营造一个师生自由、顺畅的交流空间,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了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网络课件,网络课件的模型设计如图2所示,网络课件的主页面如图3所示。
电路网络课件一共开设了19个栏目,包括各种教学资料(课程介绍、教案、授课课件、授课录像)学习辅助材料(在线自我测试、典型习题与解答、考研辅导)和网络资源链接等,内容完整,资源丰富。本课程网络课件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如:讨论板、在线自我测试、作业、问卷调查等栏目都可以实现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内容更新与课堂教学同步,如:课堂教学录像、优秀作业欣赏等栏目都是在每次教学完成后更新增加的,使课程网站真正发挥讨论”等实时性强的栏目建设。本学期以来网络课件的点击数达47万多次,帖子的数量达1200多个,参与的学生达90%以上,这些都说明网络课件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交流不足的缺陷,采用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便于师生交流,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及其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基于网络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与应用的能力。
4.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实施学习过程全程考核
为了实现对学生学习全方位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我们将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改变以往期末笔试的单一形式。
(1)实施学习过程全程考核[1]
我们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答疑质疑情况、单元测试成绩、考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量化成分值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我们要求学生在课程的网络平台上完成每一章的“在线自我测试”,系统会自动给出每个学生的测试成绩,我们将此成绩作为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图4为机电101班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汇总表。全程考核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对待,而不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学习质量。
(2)对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
我们研制开发了“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系统”,期末试卷不再由任课教师自己出,而是在试题库系统中抽题, 实现教考分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试卷中试题的覆盖面、试题的质量、提高了试卷的保密性, 避免了人为因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各个教学环节, 提高了教学质量,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监督作用。为了降低考试的作弊率,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自从2008年以来我校电路课程期末试卷均采用A、B卷形式。
5.构建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电路分析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分层次教学、多元化实验方式、全程考核、综合提高”实践教学体系。按实验内容将电路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提高性实验三个层次,知识结构上相互衔接,由点及面到系统逐渐深入, 增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学时按4∶3∶3 分配,以全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实验学习和教学过程由单一的实验过程改为“预习→设计→仿真→实验”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实行实验时间、内容、地点三开放。将仿真工具引入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进实验室之前对所设计的电路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测试及调试,当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这种虚、实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实际动手的能力和排除实验故障的能力。
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申报校级学生科技项目、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全国、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电路课程的学习不再仅停留在解题、考试的层面上。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围绕着项目的任务,经历了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调试、实现的全过程,得到了理论探索和创新性实践的全面训练,部分解决了能解题不会制作开发的“纸上谈兵高手、舞枪弄棒弱智”的状况。
6.结束语
通过这几年来对电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网络课件、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多方位的改革与实践,我独立学院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网络教学平台也于2011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我们将以浙江省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本课程的定位,全面推进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的建设,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使电路课程建设成为在独立学院中具有一流教学水平和广泛示范辐射作用的浙江省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任骏原等,全方位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 ],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3月:19-22
2.崔乃忠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唐山: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3月:135-136
3.姚竞红 《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宁波: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3月: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