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力行 抱月求真
2012-04-29张天民
书法艺术除了感悟、灵性、学识、才气之外,功力是极为重要的。王林平就是刻苦用功的那种人,他将生活中侍奉母亲、携妻带子、柴米油盐之外余下的一点极为宝贵的时间都用来练字,坚忍不拔、严谨求学习。他学习金文、石鼓文、小篆、楚简、汉碑、行草书等等,研读了一些古籍名篇,渐渐地对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史,有了明确的认识。
林平的书法,虽然四体皆精,但我觉得最为突出的,还是他的篆书。篆书,自李斯书《泰山刻石》、《峄山碑》等问世后,后代书家皆以其为不二法门,几乎无视三代吉金的存在(当然,宋代以前少有金文出土,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奉李斯为篆书鼻祖,其间虽有郭忠恕、党怀英、吾丘衍等书家的作品中尚可看出几丝古籀文的影像,但影响甚微,未能形成风气。因此,“斯翁之后,直至小生”的门庭之固,一直延续到清中期。由于乾嘉学派金石考据之风与碑学的勃兴,使篆书的发展有了转机。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书家,作为古篆翻新的代表,他们的书作既能明显地看出《泰山刻石》、《峄山碑》以及李阳冰篆书的面目,也能窥见金文、石鼓文、汉代篆书的影响。而真正能改变书写小篆规律的书法家是清末的杨沂孙、吴大潋、吴昌硕等等。他们或熔小篆、金文于一炉,或直写金文、甲骨,皆具古朴、雄浑的书风。林平也是遵循篆书发展的这一轨迹来学习、探索的。他广取小篆、金文、甲骨的精华,研究笔法、结体的特点。他所临摹的金文、小篆、石鼓文等等,都神形兼备,极具气息,此外,他又致力于楚简以及秦汉简牍、帛书等等的研究、书写,也颇见成效。
林平以篆书的笔法去写楷书、隶书、行草书。楷书线条坚挺凝练,极具功力;而隶书则奇正拙巧,良多意韵;行草书则多具篆书的笔意,时而参以隶书、章草的点划,别饶逸趣。他的书作都是发自肺腑之作,体现其情怀、哀乐。小字点画着实,清朗适意;大字骨力强劲,雄而不狰,质朴淳厚,整幅聚散有则,气足神完,首尾通协。他极具个性的书法作品风格的形成,是基于他学习古典、继承古典时得到的深刻理解;基于他深谙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规律,精纯的笔墨工夫的修炼;基于他笃诚敦厚的人格修炼;基于他對知识的孜孜以求,研究字外之工。二十多个春秋铸就真功,铸就自己独具得挺健、甘醇的书法风格,绝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
(张天民:现为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出任全国第三、第四届全国展、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的评审委员。)
作者简介
王林平,1970年生于哈尔滨,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书法专业。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哈尔滨铁路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被铁道部授予“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称号,现供职于哈尔滨铁路房建集团。
作品曾获黑龙江省通信杯书法展金奖,黑龙江省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一等奖,黑龙江省旅游杯书法篆刻大赛精品奖,全国神内杯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首届职工美术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大赛优秀奖等,获全国和部省市各种奖项近二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