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审计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质量衡量指标

2012-04-29吕敬忠

中国市场 2012年31期

吕敬忠

[摘 要]国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应该是被审计单位针对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检查出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改的过程体系,具体包括应纠正违规金额、纠正金额、纠正类型以及纠正率等指标。本文主要在分析我国国家审计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特点上,针对国家审计衡量质量的指标,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进而完善相关措施,使其快速的发展,发挥最大优势。

[关键词]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财政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71-02

国家审计又叫做政府审计,目前,我国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是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和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在我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下,要想制定完善的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必须从审计查出问题的本质出发,深入研究其问题的本质,将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訂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确相关措施,督促被审计单位加以整改,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审计机关提升审计质量水平,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审计监督职能,达到审计的目的。

1 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前提

要想深入研究国家审计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质量衡量指标,首先应当充分了解与国家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准则,只有在熟知并有效执行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审计准则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审计目标,突出重点,深入研究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各种相关制度规定,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计起来才能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和审计规律的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否则会造成方案与实际脱轨,偏离或妨碍审计目标的实现,造成审计质量水平的低下或下降,以致无法探究国家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1)全面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按照依法审计的原则,在法律法规、规章的约束和指导下实施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如果不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准则的约束,就会造成各种不规范行为的产生,给国家财政财务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规范行使各种权利,履行相关义务,依法审计。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国家统一的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组织研究小组,针对现行形势下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制订更加科学、完善的审计方案,用于计划并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时刻按照规定和方案行事,规范审计行为,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同时要明确审计责任。

(3)促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自觉担当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全面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所以,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其首要的任务应是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因此,国家审计质量的水平应该是以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目标最终是否实现来衡量,衡量指标为:被审计单位针对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检查出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改的过程体系,具体包括应纠正违规金额、纠正金额、纠正类型以及纠正率等指标。

2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下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分析

自美国审计学家迪安基洛(DeAngelo)在1981年首次提出审计质量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都对审计质量做出了相应的定义,由于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而做出的定义,所以会出现很多的差异,影响审计质量水平高低的因素也有很多,寻求了不同的替代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部分替代指标的研究发现,有些指标主要是社会审计所具有的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定义表述得不是特别完整,如事务所规模、审计诉讼、审计时间与审计收费、审计市场集中度、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可操控应计利润等。

2.1 国家审计质量应该可以用一个或一组替代指标来衡量

审计学家多普齐和希谬尼克(Dopuch & Simunic)(1982)和迪安基洛(1981)都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无法衡量的,但是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代替,不过只能以替代指标来衡量。由此可以推断,国家审计质量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具有相同点,通过研究发现其共同点,进而发现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有关替代指标的有效作用,也就是以替代指标来衡量国家审计质量可以一定程度地满足或者符合需要。对照国家审计的总体目标的特殊性,经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用来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几个指标即审计诉讼、可操控应计利润(或结余)和审计时间是可以满足国家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的,但审计诉讼(含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的发生本身就显示了审计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也就存在问题,且国家审计机关发生审计诉讼的可能性很小,现实状况也确实不多,故可忽略暂不予纳入国家审计质量指标体系的讨论。

2.2 审计时间不宜作为国家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

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时间,审计项目的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公告、督促整改需要一定的时间,审计时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审计时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好估量,因此不宜作为国家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

2.3 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是双向性的

目前,通过对国家审计的控制过程研究发现,质量衡量指标并不是单一性的过程,其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包含的内容也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研究实际问题,把科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发现其本质性问题。其过程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控制的双向过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并且要引起审计工作人员一定的重视,深入了解其本质性问题,对其过程有深入的探讨,进而在实施审计时,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以金额来替代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违规行为控制是一种很好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经济和社会效果。

3 国家审计中衡量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质量的指标

3.1 审计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审查,找到因违规所造成的后果

目前,对于我国的审计工作来说,审计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审查,找到因违规所造成的后果,这是第一个过程。审计机关审查的力度越大,则审计机关查出被审计单位的违规金额占应查出的违规金额的比重也就越大,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且隐性中相互制约,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否则在审计工作中,其工作结果是不标准的。总体来说,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初步的控制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这一点能成为衡量质量的指标,还被第二个过程制约着,也就是被审计单位的纠正效果。

3.2 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机关审查出来的违规行为做出纠正

审计进行监督控制的效果很多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原因是因为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的应纠正违规行为和金额不进行纠正。这就需要制订与之符合的解决方案,将传统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方案改正,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有一种效果非常好,即审计机关对违规行为的控制效果的最终实现还需要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机关审查出来的违规行为做出纠正,这就是第二过程。由此来看,必须将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审计控制效果,进而使国家审计质量不断的提高。

3.3 反映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所做出纠正力度的质量指标——纠正类型、纠正金额和纠正率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后发现,被审计单位所采取的纠正类型主要有三种:不纠正、定性纠正和定量纠正。三种纠正类型有不同的作用,将其发挥到最大优势,能对审计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定性纠正是指针对审计机关所提出的应纠正违规行为和金额。其特点是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整改答复时间内并未进行实质整改的一种纠正行为,也就是在整改回复中进行了定性说明。通过研究发现,纠正金额是一个绝对指标,然而纠正率是一个相对指标,所以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不纠正表示审计质量最差,定性纠正其次,定量纠正的效果是最好的。在定量纠正类型中,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果纠正的金额越大,表示纠正率越高,则国家审计质量就越好。

4 结 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在财政政务收支审计下国家审计衡量质量指标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审计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分析进而得出精确的审计质量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延安.國家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

[2]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

[3]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7).

[4]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2).

[5]陈宋生.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分析[J].审计与理财,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