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虎妈”之路
2012-04-29张彦妮
摘要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在其书《虎妈战歌》中,记录了她如何以所谓中国式严苛教育方式管教女儿们并取得成功的事情,轰动美国教育界,“虎妈”之风正从美国华裔刮回中国。文章将探讨“虎妈”的严苛教育对中国孩子有何影响,以及“虎妈”未来之路应如何走下去。
关键词虎妈;家庭教育
托尔斯泰说,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与人格健全的空间,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日后的成长,随着“虎妈”式教育在中国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这种教育的利弊。
一、虎妈来由
“虎妈”的故事源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她在《虎妈战歌》中叙述了自己采用传统而且苛刻的教育方法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的经验。她对两个孩子教育非常严格,以下是她从来就不允许女儿索菲娅和路易莎涉足的事情:在外面过夜;参加玩伴聚会;在学校里卖弄琴艺;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或小提琴;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蔡美儿的教育方法让姐姐索菲亚14岁就把钢琴弹到了世界音乐的圣殿—— 著名的卡内基音乐一127大厅,让妹妹路易莎l2岁就坐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头把交椅。此外,两人从进校门第一个学期开始,就保持着门门功课全“A”的完美记录。蔡美儿用这对姐妹的出类拔萃讲述着中国教育的成功,这不禁让美国媒体无比感叹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然而,蔡美儿这个中国传统家长化身所用方法真的适合于今日吗?“虎妈”在中国蔓延是家庭教育的进步吗?
二、中国“虎妈”之弊
“虎妈”之所以在中国蔓延,不外乎是应试制度加环境压力造就的。中国自古以来“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从小给孩子报名培训班、兴趣辅导班,更有母亲为照顾孩子辞职陪读等等。说到底也是为了赢在起跑线,应对考试,面对竞争脱颖而出。但是,在本应是快乐无忧玩耍的童年,硬性添加更高的成长目标,必然会对孩子童年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对一些学龄儿童而言,他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接受的是任务繁重的应试教育,在家接受的是严厉苛刻的棍棒教育,整个生长的环境都被紧张气氛笼罩,幼小的身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此外,每天面对严苛咆哮的家长,孩子从何感受家庭的温馨?我们不难想象得到,这种极端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极易亲子关系疏远,人际关系冷漠,内心深处孤独,容易冲动,脾气暴躁,争强好胜,甚至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岂不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虎妈”之子往往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依赖“虎妈”,衣食住行不能自理,完全需要母亲打理,新闻报道中上大学还让母亲陪读的就是铁铮铮的例子;二是反感家人,一到青春期叛逆极为突出,离家出走、厌恶父母等等。一旦此阶段没有梳理好,孩子未来令人堪忧;三是表面顺顺利利,无任何不良反应。实际性情被压抑,内在性格缺陷难以被发现,往往影响在后几十年的生活。
三、“虎妈”教育怎么走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在于帮助他们提高分数,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力培养、高尚品格等等都是家庭教育应重视的。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合理目标,童年生活是需要快乐、需要朝气活力的。
其次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应严厉与温和交替,在大方向上位孩子把好关,在孩子有错误时指正他、教育他,同时鼓励他继续前进,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挖掘他们的潜力。
第三,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结合,家长与老师协作,双方面共同引导。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光要培養他做一个出色的人,更要他活出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蔡美儿.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金绍荣.“虎妈到“狼爸”:伤不起的中国家庭教育[J].教育导刊,2010.
作者简介:张彦妮(1992-),汉族,女,重庆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