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英语专业语法课教学质量
2012-04-29李婷
李婷
摘要语法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基本工具,是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但复杂的语法规则使这门课变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仅就如何改善语法教学效果略述一孔之见。
关键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方法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有一套庞大而复杂的语法体系。系统的语法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的组织规律,为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法一直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目的在于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对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和反复机械操练使得这门课早已被学生贴上枯燥无味的标签。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普遍存在教师“满堂灌”式教学,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语法知识展示形式多样化
语法规则是语言现象的总结,它带有很强的规律性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掌握了语法规则就能准确的分析句子结构和组织语言、正确的理解和传递信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要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就离不开课堂上教师对这些规则进行系统的讲解,但是讲解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把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按部就班的展示在课件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1.口诀法
对于容易理解但零散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口诀法,因为“順口溜”特有的韵律会使抽象、烦琐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化难为易,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但是相关书籍分门别类的讲解应对各类语法规则的顺口溜,这是不可取的,记忆语法规则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若一味教授各类口诀,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反而成为他们学习的累赘,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者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关于形容词的排序,就有很多顺口溜:“美小圆旧黄,法国木书房”、“限定描绘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跟材料,作用类别往后靠”、“县官行令杀国材”和“大小形状和新老,颜色国际出(处)材料”等。笔者认为第一种是最简单明了和上口的,因此只推荐这种给学生,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再如,关于-f或-fe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有“妻子持刀去宰狼, 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和“勇敢的妻子亲自拿刀把狼赶走,救回小牛半条命,又把躲在葡萄架下树叶中的小偷抓到”两种,第一种押韵,容易记忆但缺少小牛这个名词,第二种名词齐全但内容较口语化不便于记忆。因此,笔者在第一种前半部分加入“小牛终于得解放”这一句,使整个顺口溜既押韵又内容完整。又如,关于冠词的使用非常复杂,仅靠几句顺口溜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必须连同其他的教学方式一起导入。所以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不断完善教学。
2.表格法
有些语法知识点非常复杂,规则条条较多,教科书通常是按顺序一一罗列,若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者即使加以拓展但还是继续罗列更多的规则,教学只会显得笨拙且无趣,因此对这样的内容需要“精总结”,“巧设计”——将精心总结出来的最实用最典型的语法点巧妙的浓缩在一张表格之中,使学生“一览众山小”,直观的最大限度的对比记忆各种信息。以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中限定词(二)中冠词与专有名词的的搭配为例(见下表),本张幻灯片中的表格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采用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或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来展示。前者主要是以课堂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内化”(internalize)语法规则。归纳法则是为学生提供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语言现象,来推导和归纳(induce)语法规则。这里,演绎法即先演示横轴和纵轴的内容,再用中间的例子加以说明,归纳法即先演示横轴、纵轴和中间例子部分的内容,再让学生归纳每一类例子的特点。
3.练习法
有些常用的语法知识学生已经在中学系统的学习过,因此在大学语法课堂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必要再一一赘述,可采用练习法,即教师课前准备一些能体现这些语法知识点的典型练习题,课上让几个学生到黑板前思考并给出书面答案共同完成,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然后采用讨论式,引导学生自己判断分析答案正误,最后教师总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解与时态有关的三讲时就采用了这种形式,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对于练习题的答案分析的头头是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举例内容多样化
再复杂艰深的语法规则都能通过生动浅近的举例得以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举例在语法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语法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举例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
1.内涵性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语言的习得依靠 “有意义、可理解的输入(meaningful&comprehensible input)”,不靠大量有意识地使用语法规则或枯燥的练习,二语习得应专注于意义(mealling),而不是语言形式 (form)。我国英语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也认为语言本身是个符号系统,它本身的深度和美感来自它所 “运载”的内容。因此在举例时要避免采用过于浅白的例子,没有思想内涵的例子,不能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否则,味同嚼蜡,过目即忘。笔者认为例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感兴趣的新闻热点或者能给学生带来启迪和感悟的格言警句、谚语相结合。如,近段时间中日钓鱼岛事件是个热门话题,于是在提到山脉、群岛名前需要用定冠词这一规则时,给出了它的翻译——the Diaoyu Islands;在讲到节假日前需不需要用冠词时,提到了两个即将到来的节日——中秋节和国庆节作为例子。又如,在讲个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时笔者以“film”为例,提到了当下非常流行的微电影,学生觉得耳目一新。
2.整体性
语法教学中的举例一般无语境可言,内容没有关联,故不可能由语言分析进入言语分析,不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论印象,不利于他们知识链条的组接, 因此我们在解说某些语法概念时应尽可能的选择能构成特定语境的言语材料作为分析对象。例如,在什么是简单动词、复杂动词、基本助动词和情态助动词时,笔者选取了当时热门的本拉登被击毙和英国威廉王子大婚这两则英语新闻为背景进行分析,这些枯燥的概念立刻因为有了真实生动的语境而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
3.趣味性
语法的条条框框本来就是枯燥的, 如果再用死板乏味的材料去解释则愈发显得枯燥,这显然违背了语法教学的初衷。要提高语法课的教学质量,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很乐于欣赏英语歌曲和英语电影的,因此利用歌词和台词是增强举例趣味性的有效途径。例如,笔者在讲到比较级和比较结构时,准备了一首经典老歌 More than I can say的MV,要求学生据此写出听到的相关歌词然后进行翻译作为热身练习,情隽永的曲调和简单却含义悠远的歌词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致和激情,为接下来复杂的比较结构的讲解提高了效率。又如在爱情喜剧电影《恋爱假期》中,关于时态的用法实例较多,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过片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不同时态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具体用法,理解语法知识不再是一桩苦差。
三、练习形式多样化
任何语法知识的内化都离不开反复操练,因此语法练习必不可少,形式多种多样。
1.封闭式
封闭式练习即教材在每一讲后所附练习,包括单项选择、填空、改错和没有语境的单句翻译等。教师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应精心挑选相应的最典型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之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讲完语法重点后必须立即让学生做一部分练习,趁热打铁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笔者先后对本院英语专业英语水平相差无几的两个本科班重点讲了such作后位限定词的用法, 如one such, few such, some such, 并给出很多鲜活的例子,但通过练习反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班做对的很少,而另一个班则是做错的很少。其原因就在于第一个班的这个练习完全放在课后完成,而另一个班则是课堂上讲练结合。因此必须时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讲多练。
2.开放式
封闭式练习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但题海战术是应该摒弃的,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动性,只会导致学生机械的的操练和背记,最后语法条条背得滚瓜烂熟,但运用到实际语言场景中,却“张口结舌”,无法正确或流畅地表达自己。开放式练习将语法和词汇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自然而然地向语言运用过渡。具体操作是,学生每学完一个语法重点必须在课下进行英语阅读,内容可以是一则新闻报导、一篇文章、小说片段甚至是格言警句或者歌曲,摘抄下能体现这个语法重点的几个句子,并对新词做简单解释。下次上课时,由两名学生将生词标注在黑板上然后读出自己的句子,其他同学听写后说出大概结构,最后要求学生在课下将在各门课程中学到的新词和这个语法点联系起来写一个有意义的英语段落。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巩固了旧知识,还锻炼了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最后活学活用,真正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四、结语
一直以来,语法规则是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堂的氛围也是死气沉沉的,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但只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保持职业敏感收集语言素材,勤于思考、探索并总结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化枯燥为乐趣,化艰深为浅近,课上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唤起學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并开创语法教学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运香. 过去、现在和将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6).
[3]张鹏振. 漫说语法教学中的举例[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