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宏观扩展与微观把握

2012-04-29何军强

成才之路 2012年33期
关键词:宏观微观记叙文

何军强

语文综合能力集中体现在作文中,包括词句、文体、结构等知识,而观察、思考、表达等运用能力无所不见、应有尽有地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基于这样一个特征,作文教学就自然涉及到宏观与微观两个大方面。鲁迅先生认为,要想教人写文章是很困难的,但他自己写的小说就是博取众家之长。大概先生所说难的就是一些作文的宏观方面,而教人做的则是一些微观方面吧!何为宏观,何为微观呢?从作文教学的内在特点的可控性程度相对来说,凡是需要广泛联系的即为宏观,凡是需要具体规范的即为微观。宏观需扩展,微观能把握。下面举例说明。

一、科学的世界观产生正确的思想

世界观在很多有关写作的教科书和理论著作中都已阐明,但在作文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它的指导作用没有显现出来,相反,恰恰在这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了很多思考与理解的真实水平是不一致的,他们写作文总喜欢写一些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并借用一些什么“让人间充满爱,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吧!”,什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吧!”等之类。如果这些话从实际的文章自然而生无可非议,问题是这些话与文章内容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根本沾不上边。滥用套用,这表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在学生作文中的没有体现,他们仅仅使用了时髦的概念对应于客观现实。所以,教师要清醒地从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广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使他们自觉地多方面地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唯物辩证观,否则会无从评论作文的水平是好还是坏。

二、丰富的作文材料取自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现实中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得到有效地培训,不会去观察社会,取材做文章。他们接触社会实际面窄,思考问题单一,写文章缺乏鲜活的材料,写好人好事就是帮人推车、给人让座,写社会变化就是盖高楼、起大厦之类,没有认真观察生活,没有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阐明什么事理往往是脱离实际(古有司马迁,今有张海迪,中有陈景润,外有爱迪生),停留在落后时代的层面上,这样,许多学生的作文就犯了假大空的毛病,对现实没有什么指导作用。或道听途说,或一叶蔽目,或夸大事实主观片面。比如“像有些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的中学生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偏激之词,显然是主观片面、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的青年人还是奋进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在我们的周围,发生了许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如舍己救人的教师、一心为乘客的好司机、火中救人的好战士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除了要讲清写作技巧外,还应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实际,到社会上实际取材,写出自己身边的真人实事,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对关注社会,思考实事,这样学生写出开的文章才有思想、有深度,并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宏观思想。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写作,不仅要在语文课中学,也要在其他学科中学,以达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三、语言和文字的相关性

学生如果具有了正确的思想和相当的材料,就能够合理地进行表达。教师要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得通顺易懂、表意完整,并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他们能运用比喻、假设、排比、夸张、想象、叙述、描写、拟人等手法,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避免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油水分离、说明文不懂得如何写清楚等现象发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是用嘴写,写是用笔说。”这就把说与写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先生的“说”接近于有意的口头表达训練,而这里的“说”更靠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生活实际能给我们更大的真实性和启发性。这就是表达的根源,从这个根源出发,由观察到积累说,再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从而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现代中学生由于受现代化多媒体传达形式的影响,说话和口头表达就有了一定的机会和基础,教师再以多种教学技巧给他们点拨,他们就一定能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

四、几种常见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思路

常见文体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除了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之外,其他三种文体是没有固定格式的,但各自有一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如记叙文的记叙要素、记叙顺序,说明文的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和方法,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证结构与方法等,因此,练习每一种文体都是按照各自文体的写作要求来进行的。教师要按不同的文体培养训练来要求学生,把思想和材料有机结合,把说写结合,让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并取材润色,他们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来。

以上所说的四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联系的特点,所以归之于宏观。对于写作文来说,都是一些大的方面的问题,它们重在能启示中学生为写好作文打下必要的思想和思维基础。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宏观微观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