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让写作如此灵动
2012-04-29张琴芳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在写作上普遍存在畏难心理,面对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关键还在于写作教学的理念过于传统,没有放开条条框框,进行更多的探寻。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引人绘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呆板的教学变得生动,能够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写作变得灵动起来。
一、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教学的优势
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教学,是对写作教学的一种新探索,它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绘本语言简洁,文风轻快。作者往往通过极少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的情节生动而有趣,富有感染力。如绘本《花婆婆》中的语言,淡淡的语气,讲述花婆婆的人生经历,似小溪潺潺,总能在人心柔柔荡涤,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这种简洁、生动、把握住写作脉络的表现手法,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绘本独特的文字魅力,可以模仿它的表达方式方法,对于写作的进步大有好处。
2.绘本图画精美,富有张力。有大量精美的图画是绘本的一大特点,它能使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为精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的内涵。富有张力的图画本身就是一种美,它能带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故事突破文字的束缚,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充满活力。比如,《花婆婆》中的建筑色调浓烈,房子内部的摆设是暖暖的色调,给人无比温馨的感觉。再如,花婆婆种下大片鲁冰花,那素雅的色彩,点缀在村间乡野,给人视觉的冲击,带来美好的享受。
3.绘本图文互见,易于理解。绘本图文并茂,图与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文字和图像的结合,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对于故事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刻。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往往比看普通的文字读物更加认真,在读学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体会故事的内涵。在《花婆婆》中,无需用更多的语言赘述,单单从爷爷抱着爱丽丝的画面,就足以感受到爱丽丝小时候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由此想到花婆婆最终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也许就是源于小时候这种爱的体验。
二、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绘本《花婆婆》为例来谈谈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
《花婆婆》的主人公叫爱丽丝,小时候,爱丽丝有两个愿望:像爷爷一样,长大后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以后住在海边。爷爷对她说:“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前两件事,爱丽丝长大后都做到了。后来,当爱丽丝成为一个老婆婆的时候,她无意中发现,把鲁冰花的种子撒在大地上,来年开了很多很多美丽的鲜花。从此以后,她走到哪,种子就撒到哪——爱丽丝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美丽的花婆婆,美丽的鲁冰花,美丽的梦想——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作为语文老师,能用这样一本绘本,来指导训练学生的作文,这本身也是一件非常美的事,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作一定也能成为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
1.借助画面,描写情境
绘本的每一幅画都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故事情境。相比绘本而言,低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图写话的图片都比较简单,人物形象比较单一,用色也不够饱满。翻开《花婆婆》,与其是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不如说是游弋在色彩的旋律中:花婆婆生活在海边,蔚蓝的大海,一群海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年轻的花婆婆伫立海边,遥望水天相连的地方。整个画面显得那么柔和,美好的意蕴散发在这充满墨香的画面中。
面对这幅画,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有什么,接着就问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大多数学生只会笼统地说,感觉画面很美。这时我就追问:“美,美在哪里呢?”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花婆婆穿的衣服很漂亮;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大海边的每样东西都很美;有的同学说得更好,我觉得画面给人很安静的感觉……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很清楚这幅画可以来描写哪些事物。同时,光把这些事物描写具体美丽还不够,还要写出一种意境,这时候就可以把对画面的感觉加进去,真正做到定影与抒怀自然地结合。于是,学生用自己的笔让一个年轻的花婆婆跃然纸上,让充满热带海洋风情的海风挟带着咸涩的气息,迎面扑来。
学生总是苦于没有作文素材,但是在绘本引入作文课堂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绘本的每页图都可以大做文章,小学生作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训练在这里就可以有所体现。在“海边的花婆婆”这张图的教学中,我就是努力地想让学生学会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最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我就利用绘本直观、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照绘本的插图来评价文章的优点和缺憾。这样,既是写作文,又是在读绘本,视觉的享受与快乐的表达结合得自然和谐,学生根本不会觉察到是在教写作文,更易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修改建议。
2.补充对话,丰富情境
学生在作文中写对话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对话干巴巴的,你一句,我一句,为说话而说话。究其原因,学生未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没有把人物应该具备的感觉,用自己的笔一一再现。绘本直观而感性的情境表达,更容易激发学生去理解和想象,为对话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在《花婆婆》中,爱丽丝和爷爷的对话文字凝练,除了传递了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意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一读,思考怎样才能写得更加具体。学生说还可以加上一些提示语,可以把小爱丽丝和爷爷的表情、动作、语气写得再详细一点。
除了人物对话,还有一种对话来自人物的内心,是人物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需要我们来倾听,来充实。当老年爱丽丝因为背部的伤疼,只能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世界时,她的心潮是怎样在澎湃?当她看见去年无心撒下的鲁冰花种子,已经让漫山遍野都姹紫嫣红的时候,她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激动?当她心平气和地将自己的故事讲给那个如自己一般天真的女孩时,她的内心又会有怎样的声音?……这些都是心理描写最好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去想象,去描摹。
3.发挥想象,传达情感
绘本凝练的语言给我们以想象的空间,色彩鲜艳的画面又让我们的想象有所依托。循着画面延伸的方向,我们可以让学生的想象一点一点地扩散开去,将绘本的画面铺陈开去,丰富文字与图画的内涵。
比如,在《花婆婆》中,花婆婆在将种子洒满地,遍地都开满了鲜艳的鲁冰花,图画上的孩子、农民都不约而同地看着花婆婆的举动。画面的远处肯定有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一天劳碌下来,回到家中,一定会相互交流劳作时的所见所闻。这里就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以旁观者的视角,把花婆婆洒花种的场景以及周围人的反应详细地描述下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没有脱离绘本故事,又充满着合理想象,反映着作者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4.深入绘本,续编故事
很多绘本故事都是以淡淡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自己走进图片与文字营造的氛围之中,故事的结尾往往余韵悠长,引人遐思。绘本的这一特点,为续编故事教学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还是以《花婆婆》为例,在故事的结尾,“我”答应花婆婆,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那到底做什么呢?学生就可以以此为起点展开想象,想象“我”长大以后做了什么事,让世界变得更美。续编故事,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绘本的引领下,继续前行,将绘本浓缩、凝练的故事和意义,延展为更丰富、更斑斓的画卷。
三、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教学的延展
读绘本,学写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与绘本作者创作绘本一样,是个美丽、让人愉悦的过程。完成写作之后,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结束,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延展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去触摸美丽的文字,更多地去享受成功的喜悦。
1.选择习作,创作绘本
在读了一系列的绘本之后,学生不禁为这些作者所深深折服,会产生创作绘本的朦胧的愿望。同时,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孩子对美术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用手中的彩笔,描绘他们七彩的童年。这就为绘本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将自己的习作以绘本的形式展现,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新的尝试。它既展示了作文水平,又是一次美术成果展。在这个环节,绘本是一种激励的方式——在习作伊始,教师就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只有习作写得精彩,才有可能创作出让大家认可的绘本作品。在将这些作品展出的时候,学生围着展览园地品头论足,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既要评出写得好的习作,又要评出画得好的绘本。
2.讲演绘本,传递美好
绘本故事适合讲述,适合表演。利用绘本开展写作活动之后,学生对绘本内容已经十分熟悉,对绘本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的认识也比较深入,这时,组织开展讲绘本、演绘本活动,学生会很容易进入角色,更容易讲得动听,演得感人。开展讲绘本、演绘本的活动,不管是参与讲、演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讲绘本、演绘本活动还可以走出班级,走出校园,让感人的故事、美好的情感走向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人。
(张琴芳,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