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从活动向课程的跃迁
2012-04-29
【学校名片】
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省级实验学校,于2010年6月加入南京市力学教育集团。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965人,教师59名。学校着力打造了“体验教育”的特色品牌,并围绕体验教育开展了多项省、市课题的研究,促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魅力少先队”,江苏省“平安校园”、“绿色学校”、“创业十佳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红旗大队”、“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科技教育普及型特色学校”等。
受访:仲岚岚(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校
杨孝如:仲校长,南京财大附小虽然规模不大,但办学质量上乘,办学特色也十分鲜明,体验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想知道,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展体验教育的?最初的体验教育活动是怎样开展的?
仲岚岚:说到体验教育,还要从16年前说起。1996年,我校以紧邻的南京经济学院为依托,建立了“南京少儿经济学院”,邀请专家教授走进我校校园,开展金融理财等方面的少儿理财教育,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性的活动。后来,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升格为南京财经大学,少儿经济学院也就改称为“南京少儿财经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0月,我校响应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提出的开展“新世纪我能行”活动的号召,从少年儿童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从理财教育的需要出发,创建了我校第一个体验基地——青苹果文化超市。
在超市体验基地中,超市的经理、导购员、收银员都由学生参加竞聘产生,超市的进货、标价、售后服务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它引导学生体验从超市开业前的市场调查到营业场所的安排、布置,再到商品的进货、上架、出售等创业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走上不同的岗位,担当不同角色,真切体验着劳动的光荣与辛苦、创造的快乐与艰辛。
杨孝如:2005年,以青苹果文化超市为核心的体验教育实践被收录进《南京市推广实施素质教育30条实践案例》,这标志着“青苹果”成为了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但是,2006年,你们又成立了红苹果文化超市,为什么要培育两只“苹果”?
仲岚岚:是的,体验教育被收录进《南京市推广实施素质教育30条实践案例》,使青苹果超市成为了学校的一张名片,让我们收获了肯定,收获了赞誉,也收获了喜悦。但是,面对这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体验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步伐不但不能停止,而且要不断创新,向纵深发展。
2006年3月,青苹果文化超市的姊妹店——红苹果文化超市诞生了,突破了长达5年多的青苹果文化超市单一经营的局面,从此形成了两个超市相互竞争的格局。这在当时的校园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有人很不理解——“青苹果”办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办一个“红苹果”?
事实上,青苹果文化超市经过了几年的经营,各方面的工作逐步步入了正规,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着各项活动。这时,我们发现,学生在体验各种岗位和角色后,不再有往日的兴奋和热情了,出现了体验倦怠现象,服务也不如以往那么周到细致了,甚至出现了“欺客”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超市经营一个学期内由一个班级承担,许多班级学生因为不能参与超市经营而唉声叹气。这时,我们感到对超市经营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就果断地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另外开办红苹果文化超市,形成两个超市相互竞争的局面。二是超市的经营权不再由一个班级包揽,而改为3—6年级各班级进行PK,获胜班级取得超市经营权。三是经营期限由原来的一个学期改为两个月,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体验的机会。这些措施让3—6年级同学欢呼雀跃,各班填写投标书、思考经营特色、演练服务流程……忙得不亦乐乎。两个超市经营权争夺的当天,各班学生都拿出了看家绝活,全力展示着自己班级经营特色:有的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有的注重节约意识的提醒,有的注重服务细节的高效……在经营权尘埃落定之后,获得经营权的两个班级学生又积极主动、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超市的人气,出现了两个超市比质量、比服务的生动活泼场面。从此以后,学生体验的动力和智慧被激发了,体验倦怠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杨孝如:在成立青苹果文化超市,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的同时,你们开始了以“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我注意到,在这个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你们开始把体验性学习引入课堂,还建构了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模式,总结了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方法。通常来说,课堂教学改革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你们为什么要去啃这块“硬骨头”?
仲岚岚:是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确很难,也会有一些风险,但是,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果体验教育不走进课堂,就很难得到深化,很难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2001年,我们开始攻坚,啃课堂改革这块“硬骨头”,启动了南京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的研究和实践。
之所以开展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是因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关注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等理性层面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感性层面的内容;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背诵、模仿、机械练习巩固等,却有意无意地抹杀了学生的直觉、童心和灵性。而“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积极创设的各种情境中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进行体验,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自主发展的目的。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体验性教学,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学生体验的兴奋点相结合,寻求最佳体验点,激活课堂,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进行了多项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归纳出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模式:入境—体验—建构—实践。同时结合苏教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我们总结出了多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的方法,比如联想体验法、角色体验法、实践活动体验法等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的课题研究几乎是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开展的。这个同步,不仅是时间上的同步,更是理念上的同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大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习方式改革的一大方向。所谓“体验”,就是在亲身经历、亲自实践中感受和认识事物,而自主、合作、探究,正是经历、实践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体验性学习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当然,体验性学习不仅在新课程的理念上得到了认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体验性学习的思想,乃至于“体验”这个词语,都是频频出现,成为热门的话题。
杨孝如:2007年,你们开始了“构建小学体验教育体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和实践。目光聚焦于“体验教育体系”,是不是意味着你们要对前期的体验教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你们建构的小学体验教育体系的结构大致上是怎样的?
仲岚岚:青苹果文化超市的创建,标志着我校的体验教育在德育领域研究的开展;“小学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标志着我校体验教育在教学领域研究的推进。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初步搭建了体验教育研究的体系。为了更加规范地对体验教育进行深入研究,2007年,我校申报了“构建小学体验教育体系的研究”课题。随着这一课题被批准为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体验教育的研究之路得以延伸。
我们分别从德育活动、教学活动两个块面对体验教育的体系进行了搭建。在研究过程中,两个领域同步推动、互相促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验教育,从德育活动上说,是在创设的社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体验和感悟,养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亲身感悟。近些年来,围绕“体验教育”主题,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专题体验活动,比如城乡手拉手的生活体验、校园岗位的角色体验、英雄中队活动的荣誉体验、假期生活的综合性体验等。这些体验性活动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既应时应景,又呈现序列,符合并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同时,除了前面提到的青苹果、红苹果文化超市之外,我校还着力打造了“飙马三模俱乐部”、“三操一拳俱乐部”等多个体验基地,丰富了体验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体验教育,从学习活动上说,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体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性学习,我们推出了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校本教研”,具体流程分为八步:一是确定研究主题;二是确定主讲人、执教者;三是制定活动计划(案例设计),展示研究主题过程;四是向参与者发放计划,参与者做好发言准备;五是课堂实施;六是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总结得失;七是归纳要点,整理记录材料;八是根据归纳要点,指导教学实践。实施主题式教学研究,让我校教师以研究的视角审视课堂,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课中精心处理教学细节,课后精心提炼教学智慧,并不断地把课堂问题转化成教学研究课题,让课堂中思维碰撞的火花、情感交流的愉悦得以延续。
杨孝如:我注意到,2010年,你们开始酝酿开发体验教育校本课程;2011年,“体验教育引领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还被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为什么要开发体验教育校本课程?目前,体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怎样?
仲岚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体验教育已经成为我校发展的力量之源,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体验教育更加深入、更加稳定、更加规范地开展?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校本课程。
2010年3月,学校在已经出版《体验教育一》和《体验教育二》体验教育研究专集的基础上,决定编撰《财大附小体验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对体验教育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规范化的呈现、推广。经过前期充分的论证,2011年7月,我们以“体验教育引领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为题,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年12月,这个课题作为重点课题被批准立项,增添了我们开发体验教育校本课程的信心。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中,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召开了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我们组织教师填写参与课题申请表,对参与的教师进行分组;我们组织各子课题组召开会议,确认研究任务,探讨各子课题的初步研究计划,并拿出了文字方案;我们组织参研教师收集和学习“体验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两方面的资料,加深对课题的认识;我们还做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前期调查准备。目前,这个课题研究正在按照研究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杨孝如:十几年的体验教育开展下来,你们觉得体验教育给学校和师生带来了什么?
仲岚岚:16年的体验教育探索,让我们深深感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特色的彰显、师生的发展,都和体验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密不可分,体验教育为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体验教育成为学校发展之根。体验教育的研究,使我校的特色品牌不断彰显强化,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随之不断得到提升。2007年3月,以“体验之路”为题的市级体验教育展示会隆重召开,各级领导和专家对我校体验教育的实践举措给予赞誉。“体验教育”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带来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从2009年起,学校一年级招生火爆,在原有3个班的基础上,扩招到4个班,2011年已经扩招到5个班。2010年6月,学校还加入南京市力学教育集团,成为南京市名校中的一员。2012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综合督导,对我校在“体验教育”思想引领下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授予我校综合督导最高等第——优秀。
第二,体验教育成为学生成长之源。体验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多年的体验教育研究,多学科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展示搭建了宽广的舞台,让我们的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体验教育成为教师发展之径。在体验教育思想引领下,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课改意识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我校在各级各类论文或案例评比中获奖达200多人次。仅在2010年度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就有22位老师获奖。在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选中,我校每年均有数位教师获奖。青年教师在市、区各学科赛课中获奖达11人次,开设讲座达20多次。50余人次参加市、区级各类骨干培训。事实证明,体验教育的探索研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