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其骨、强其志
2012-04-29唐志浩
唐志浩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2-02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为何“万马齐喑”?是因为大家都心弱。于是诗人大力呼吁“振作心力”。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正好说明了凡人与伟人的最大区别:在凡人认为“绝不可能”的地方,伟人总是能够实现“绝对可能”!——凡人认为无法解决的困难,伟人总能克服;凡人认为不可攀登的高峰,伟人总能登上;凡人认为不可创造的奇迹,在伟人那里,却总是成为现实!
一、小学生“心力”的缺陷
1.行动上的盲目性和独断性
盲目性就是盲目地受他人的暗示或影响,不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缺乏主见,极轻易信他人。独断性就是盲目地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或建议,盲目自信,一意孤行,固执已见。
2.遇事优柔寡断和鲁莽行事
优柔寡断是由于无休止的动机冲突而导致在采取行动时会迟疑不决,遇事时患得患失,顾虑重重。鲁莽行事是在没有明辨是非之前,凭一时冲动,不负责任地作出决定,不考虑行动后果。
3.做事半途而废和见异思迁
半途而废、见异思迁是指做事有始无终,见到不同的人或事情就想改变自己的初衷。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经常表现出“雷声大、雨点小”——决心大、行动小。
4.难以调控自我和约束力差
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受暗示性。同时,小学生在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时,中途不会自我监督,自我激励,遇到困难与障碍就难以排除,不能完成既定任务。
二、培养小学生“心力”的策略
突破意志力“瓶颈”的A型炼心图
对于每个人来说,炼心的最难处在哪里?最难处,就是炼心的“瓶颈”处,不突破“瓶颈”,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从感受和体验上来讲,炼心最难处,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难受”。每往前面走一步,就觉得更难。意志力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难受—难受—不难受”的过程。在最初无意识的无力阶段,心里是不难受的,但这是一种虚假的不难受,是无法迎接生活挑战的不难受;最后的不难受,则是训练的最高阶段。这两者之间的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与难受相伴、体验难受、挑战难受的建设性过程。心力训练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与“难受”的关系。心力训练从“痛”开始,经过“进”逐步上升到顶点的“忍”后,然后再到“易”,直到“乐”结束。
痛——感觉到心灵无力给自己带来的各种痛苦。
进——感觉到痛后,不是躲避和敷衍,而是勇敢地前进,下决心做一个有力的人。
忍——前进的道路一定曲折,使你会感受到加倍的痛苦,会有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困扰你,是你摇摆,逼你放弃。这时候,需要培养自己的坚忍力,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易——经过一段时期坚忍不拔的训练,你发现原来不容易制服的习气容易制服了,原来不容易驾驭的心灵容易驾驭了,原来不容易提高的层次容易提高了,原来不容易办到的事也容易办到了。你已经开始感到心增的力量在为你服务。
乐——增加的力量,不仅能够为你服务,而且会使你深深感到一种有力的快乐。最主要的是:你在追求有力过程中所感觉到的痛苦,不觉得痛苦了,反到觉得这种痛苦是值得的,而且乐意更进一步去体会原来所追求的“痛苦”并“以苦为乐”。
1.明确目的、提高自觉性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其次教师平时教学讲解“心力”锻炼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白只有不怕困难刻苦锻炼才能取得成功。
2.遵纪守法、加强自制力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育教师必须针对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制定规章制度,如针对小学生集合队伍时松散现象,把静、齐、快具体化。
3.巧设目标、开发“心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设难—克服—新的困难—再克服”模式,使学生的“心力”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小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测试就可以采用此法,教师就应通过调查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单项指标,通过短期强化训练组织单项比赛,使学生在短期内看到锻炼的益处。
4.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介绍世界冠军,优秀运动员及残疾运动员等从困境、逆境中奋斗、磨练,最后取得成功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心力”。教师自己应该有着良好的“心力”,我们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5.结合项目、强化“心力”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A、篮球运动培养学生“心力”的果断性。学生在篮球比赛中,不论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都要求根据比赛情况作出果断的决定。例如,当进攻一方拿球的学生进攻到三分线附近时,就面临几种选择,一是直接投3分球,二是带球突破,三是传球给其他学生。这时,学生意志的果断性就决定着学生的选择。经过不断强化,要让学生养成果断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优柔寡断、左盼右顾,迟迟下不了决心。
B、长跑运动培养学生“心力”的坚韧性。在长跑中,最容易出现学生身体疲劳和运动极限,这时,学生来自于身体的难受的状况非常明显,没有毅力是很容易放弃的,而且有许多合理的理由,教师的严格要求和鼓励恰恰是最好的让学生克服身体运动极限和各种消极想法的最好办法。
C、不同项目的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心力”的自制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同时在一堂课中安排2个运动项目,首先把学生分成2组,安排学生分别从事不同的项目,这两个项目中,第一组安排一个运动量大的项目,第二组则是比较轻松愉快的项目。这时,教师就要求第一组的同学努力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第二组同学的干扰,从而增强第一组同学的“心力”。
6.措施得当、潜移默化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竞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力争第一的精神。如:25米×2往返跑练习,为了提高训练强度和兴趣采用小组达标计时赛,这样一来人人争先、个个争先,因为本队的成绩是个人成绩的总和,练习时人人全力以赴,小组内相互鼓励,在加油和呐喊声中困难迎刃而解,意志品质得到良好的锻炼。
7.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对于缺乏主见,轻信他人,盲目自信,一意孤行,固执已见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坚定的立场;对于优柔寡断,缺乏勇气,鲁莽行事,胆小怕事的学生,应注意培养果断,勇敢,冷静,大胆的品质;对于急噪、冒失、轻率从事的学生,应着重训练他们沉着、耐心、细心的品质;对于做事半途而废、见异思迁、摇摆不定的学生应注意培养顽强的毅力。
8.互相鼓励、自我调控
同学间的相互鼓励更有胜于教师鼓励产生的效果。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或不完成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的反应,因为这类学生怕出丑,怕同学的嘲笑、讽刺,而造成心理压力,产生缩手缩脚,不敢练的现象。这时,同学间鼓励、帮助,这种相互信赖,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营造练习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大胆、放手,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练习。
“A型炼心图”是训练“意志力”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掌握该图,关键在于实践,不断实践。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紧紧抓住以下五大要点,就容易收到极好的效果。
1.视痛苦为福音
不要害怕经受挣扎的痛苦,感到改变的痛苦性、艰难性、反复性都不是坏事。你受的痛苦越多,就越容易找出导致你无力的症结,越能找到战胜无力的机会。正如一个镜子,在没有擦亮之前,就照不出黑暗和污浊,唯有擦亮了,才照得清楚,因而也容易找到更强的改变力量。
2.善护念
既然要改变自己,就得彻底立志,并时时回到我为何要这样的“原点”,人在未进行改变自己的实践之前,往往容易把事情想象得容易,但真正遇到困难,一时难以见效,便容易放弃。中国学佛的人有一种耐人寻味的讲法:“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
3.旅途哲学
虽然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但并不奢望一帆风顺。要坦然承受软弱和摇摆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绝不可因为一时的软弱和摇摆而放弃。
4.强化积极意念
谋求心灵突破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信念不足而打退堂鼓。这时候,应该经常用各种方式刺激自己,强化自己能够成功的积极意念。
5.保持“戒力”,不进则退
进行心力训练时,内在要专一,外在要持戒。且看曾国藩的论述:“每日自我修炼,不至安逸而产生放纵思想。真正能天天经常用功,那么,就可以保养身体,可以自我树立,可以外事有仰仗,内省有积蓄。
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心力”是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的心理过程,是高级而又复杂的心理现象。“心力”主要是后天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学习、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常态体育教学是培养“心力”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才都经历过艰难困苦和曲折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甘霖智慧丛书——《心力学》极限成功的核心法则
[2]体育教学杂志
[3]中国学校体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