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中职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邵志雅
邵志雅
摘要: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在中职化工原理教学中,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现状,作者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中职学校《化工原理》课程任务教学法“离心泵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来说比普高生源质量要低,大多数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在心理上存在失败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缺少主动性。这样增大了实际教学的难度,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但是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长处: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社会的了解较多,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好奇心较强;对荣誉等肯定性评价的敏感度较高。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中“离心泵的认识与使用”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任务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观察图片及模拟实验→理论→实践,使学生认识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离心泵的开停机使用操作要领。
2.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通过分组分析讨论并共同完成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
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内容分析。
1.重点:离心泵的开停机操作。
整堂课以实验为主导,通过分组模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再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最后应用,一步步紧扣重点。
2.难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以学生的能力储备来看,要让学生在未接触离心泵的时候直接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先让学生进行离心泵的操作,观察离心泵正常工作时的状态,结合离心泵的结构,反过来分析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就理解、化解了难点。
3.关键点:避免气缚现象,正常开机。
本课的关键点是在实验中找出避免气缚的注意点,通过过程探索,以及教师的引导,解决这个关键点。
(三)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1)图示法。通过图片、动画演示,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3)实验法。通过分组做实验,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直观、切身的体会,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带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4)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5)练习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资源准备。
(1)教具准备
电脑机房、化工模拟软件、化工单元操作设备,黑板。
(2)教室布置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四到五人,分组而坐,每组推举一位小组长。
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获得,技能技巧掌握,能力发展,以及兴趣培养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遵循目标性、层次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本课内容为两课时,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中水是往低处流的,提出问题:如何让水往高处流呢?答案就是使用离心泵,从而导入离心泵的学习。
(二)拆装实物,认识结构。
让学生快速拆装离心泵实物,总结离心泵的结构,教师引导,归纳离心泵的主要结构,真正做到学生在“做中学”。
(三)分组模拟实验,轻松攻克关键点及难点。
通过正确模拟操作,让离心泵运行起来。此时观察离心泵内部各部件的情况,归纳总结离心泵各主要结构的作用,并通过各部件的作用,教师从旁引导,使学生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在实践中攻克理论难点,实现做中学,做中教,这样可以轻松攻克关键点和难点。
(四)评价小结、布置作业。
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我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了两种形式:一为基础题,二为能力拓展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解决基础题后更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能力,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五)课后拓展。
这一部分放在作业的能力拓展题中。
拓展(分析实例,解决故障):某化工厂使用离心泵时出现问题,厂内有一台离心泵在启动时常会出现跳闸,不能向反应器输送液体,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现场检查:发现操作人员在开停泵时,从来都不关闭管路中的离心泵出口阀,并没有严格遵照操作规程。
三、教学反思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中的主角,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究,不断进行信息重构,不断积累经验,进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在一旁引导,起辅助作用,真正做到教师解放,学生动起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思考教学任务,完善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激活课堂。
参考文献:
[1]章振周.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建构[J].中国职业教育,2008,(6).
[2]周长丽,薛士科.高职院校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化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