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耕经典,以言为本
2012-04-29祝卫仙
祝卫仙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直以来偏重于文言基础的积累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消失殆尽。这种忽视文言文语言内蕴一味强化文言知识的教学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就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对文言文文本语言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文言文中凝练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使传统的经典文化在课堂上再次显现魅力获得学生的喜欢。
【关键词】深度解读 文言文教学 语言的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3-02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或由于考试的压力,或囿于教学实践的有限,或囿于词句难懂的障碍,临到要引导学生追踪心志、品读情怀时,就浅尝辄止、虎头蛇尾了。这样一来,文言文中凝练的人文思想,丰富的人文情态,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得不到深度研讨和切实感悟。
怎样才能使文言文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文言文的语言呢?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立足在对语言文字的深度解读上。
深度解读文本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文本、作者以及自己等展开多重对话,从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受到深刻人生启迪的阅读过程。
朱自清先生的《怎样学习国文》中告诉我们:“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肺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你能否从文字中体会古人的感情呢,这需要训练,需要用心,慢慢去揣摩古人的心怀,然后才发现其中奥蕴。”这段话也启示我们文言作品的教学应从语言解读鉴赏的角度去设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疏通字词、传授文言知识上。怎样才能达到深度解读文言文文本呢?
1.切磋琢磨,教师是解读语言的先行者
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因此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和文本先进行深入的对话。只有做解读语言的先行者,先让自己的心灵走进文本,教师才能在上课时带领学生批文入境,引发出思想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达到增加知识、提升人格的课堂目的。
以《鸿门宴》为例。不少老师在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时,都喜欢采用教学参考书上的这一段文字作为阅读理解上的辅助材料:
《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鸿门宴,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鸿门宴》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策略高下,预设了胜负的必然性。因此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这一种理解实质上是泛泛而谈,如果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解读文本,很容易就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缺少一种个性化的设计,课堂上也就极易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情况,而学生也就跟着教师完成了又一篇文言文的学习。如果把这段文字进行修改,是不是会少些浮空?
史学价值:认识秦末农民战争,了解楚汉之争、秦汉改朝换代等。
这显然不是语文课的教学重点。
文学价值:故事情节上的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细节描写的绘声绘色;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文学价值是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
修改前后的差异很明显。其一,清楚地表明了教师的理解和发现。对于《鸿门宴》,就是两个重要价值,史学和文学的。这就是教师的独立的阅读感悟。其二,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它的文学价值,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用词造句”。这样就方便找到上课的突破口。比如可以抓住“拔剑”这个细节做文章。文中多次写到“拔剑”,项庄拔剑想杀刘邦,项伯拔剑想保护刘邦,樊哙拔剑闯帐拔剑切肉等,“拔剑”这个动作就可以有效打开鸿门宴的全部秘密,这就是在深度解读文本的语言之后获得的思路。
深度阅读不是完全抛弃他人的理解,因为我们的阅读总是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关键的是我们要掌握阅读的主动权,不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丧失对语言的敏感度。“图书馆里出大师”,语文教师在解读文言文课文时,只要多思考,多比较,脑海中就肯定会有深度的灵光闪现。一切从文本语言出发,借鉴资料但不能照搬资料,不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了资料的拼盘和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唯有这样认认真真地和古人对话,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真正的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2.精心设计问题,找到解读的切入口
倪文锦教授说,“杜甫的诗不是直接写给我们当代人看的,莫泊桑的小说也不是直接写给我们中国人看的”。文言作品是作者特定背景下心灵世界的外化,阅读需要知人论世,需要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咀嚼,任何将文本和与之关联的因素割裂开来孤立解读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停留更长的时间,解读文本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穿越文本符号的表层意义,实现深层次的解读。
在教学归有光《项脊轩志》时,如果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文言翻译、重点句子和虚实词的理解上;课文中“多可喜”和“多可悲”各写了哪些事情;文章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细节、环境描写有什么突出之处等方面,那么只是对被誉为“太仆最胜之文”的经典之作做了一些浅层次的阅读。学生是很难从这样的阅读中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深度体验,也更无从谈得上人文精神的培育。
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作为深度解读文本语言的切入点: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这一句的语气中你读出了什么?
2.比较“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三句,说说看归有光为什么写到祖母的时候会“长号不自禁”?
先谈第一个问题。
学生从文本中很快会摘出关键句子回答:家庭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后来“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以至“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因而感叹。(这样的理解没错,但是显然不“深”,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属于阅读的技巧层面,未能够进行情感体验,这时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师:大家结合这部分文字,再用心体会一下,文字中还透露出些什么?
生:中通南北一个整体的大院落现在已经“破碎”不堪,被分割成多个小块,在视觉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而作者的感叹显然是被眼前家道中落的破败情景引发起来的。
(这个理解和第一次相比显然深了一层,已经由文字表面进入心灵世界里了,显然阅读者的内心也随着作者一起进入到那个破败衰落的庭院里,进入到那种由盛极一时到沦为贫民窟般境况而产生的凄凉情绪中,进入到作者伤感的内心世界里。)
师:仅仅是家道中落的伤感而引发的感叹吗?结合文本再仔细咀嚼,请大家注意一下破败院落的表象下面还显露出什么气氛?
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就不难发现作者心灵世界里更深的东西,“诸父异爨”“多置小门”“东犬西吠”这些诉诸视觉听觉的文字表现家庭衰落的表象背后更传递出作者对于至亲陌生、亲情疏远的苦痛与无奈。
再谈第二个问题。
生1:作者由写家庭衰落时的感叹到写回忆过世母亲时的哭泣,再到写给过自己更多关怀的祖母时候的长号,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这是文章表现手法的需要。
生2:“长号不自禁”是作者情感至此的自然流露,是悲伤之情不断叠加的结果。
生3:作者母亲死得早,对母亲没有什么印象,作者与他母亲的感情也就没有和祖母的感情深,故此写到祖母时候悲不能抑而不禁“长号”。
师:请同学们关注“瞻顾遗迹,如在昨日”这八个字,细细推敲,看看能够发现什么?
生4:“睹物思人,更增加悲伤。”“物是人非,而祖母形象历历在目。”
师:这“物”是何样之物?它和作者曾经发生过什么关系?
生5:“这是太常公‘执此以朝的象笏,祖母曾经把它交给归有光,以此激励他读书立业,光耀门楣。”
生6:这里有读书人科场失意仕途无望时的悲哀痛楚,有青年人政治前途黯淡而不堪重振家风恢复家业的重负时悲痛欲绝的诉求,积聚的许多人生感慨与生命压抑在此一下子爆发开来,以至情不自禁嚎啕痛哭。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进行深度解读之后会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内核,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往往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能有效带领学生感悟古人的情怀,与作者进行一场精神的对话。师生在具有文化深度和认识高度的问题的驱动和引领下,拾级而上,每一层都风光迥异。而这种体验过程,能唤醒学生帮助他们实现文言文阅读的拓展、思想的延伸和精神的享受。
3.反复研习词语,体味语言的深意
我们总是说要教会学生研讨文本的能力和方法,那么什么是“研习”?笔者认为“研习”是对文本进行仔细研磨,反复习玩,以探究其奥妙。研磨什么?习玩什么?是词语,是句子,是文章意思、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而词语是文本研习的起点和着手点,离开了词语的研习就不能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意思和人物的情感。因此,文言文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玩味词语,特别是那些极易被人忽视的或者有疑问的语言。
在学习《五人墓碑记》体会五壮士临行前的情态句子:“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一般课堂上都会重点解释“詈”的意思,学生明白了就行。但是这个寻常的词语如果深度解读后,绝不会停留在释义这么简单的层面上的。笔者在教学时注意到了这个被众人忽视的词语,设计了一个问题。
师:五人神情自若,豪气干云,令后人读之不禁动容啊。“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中的“詈”字,在文中注释下是“骂”的意思,为什么原文不直接用“骂”字呢?
这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文字的内蕴之美是个绝好的资源。学生思考良久后。
生1:“骂”确实比“詈”更解恨,大概作者疏忽了吧。
生2:不是的,原文的“詈”字符合文言文的味道,“骂”字就太现代化了。
生3:难道一个即将上刑的人还需要那样文雅吗?我也觉得“骂”字比较好。
教师注意到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很有探究的必要,建议大家查看古汉语词典,辨析一下这两个字的区别。
学生找到了线索,“骂”是用恶言侮辱人;“詈”是指在骂人的时候罗列对方的罪证或缺点。大家一致认为用“詈”字更能表现五人上刑之前的英雄气概,一路高喊对方的罪证,显示他们的誓死不屈。此时,又有一个新问题产生了,五个人除了颜佩韦是商人,识字之外,其他四人的身份似乎都在表明文化程度不高,这和人物的身份相符合吗?课堂再次掀起高潮,学生沉浸在语言的魅力中,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认为这是作者对五个人的一种褒奖。也就是说这个“詈”字其实是包含了作者的一种情感,对壮士的赞美。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是释义析句。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仔细去研习,学生就会看到文字背后的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或胸怀天下,放声悲歌;或踌躇满志,报效国家;或生不逢时,消沉忧郁。后人追寻这些渐行渐远的背影,思索着未来的路该如何传承激励人向前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篇文言文都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值得课堂上细细探究的语言。它的魅力就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能把这些精练典雅的文字拒之门外呢?
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应该相信,文言文作品本是蕴涵着丰厚意义的,而那些经历岁月流逝而传诵至今的经典文本则是蕴涵着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解读文本语言就是发现和确认那些深刻意蕴的过程。因为学生阅历的差异和阅读语境的不同,固然会造成学生对于文本意蕴的不同解读,但是,这种种的解读的基点还是“文本语言”,因此教师很有必要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深入语言的内部去解读出深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