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庆维西玛丽玛萨歌舞文化意蕴

2012-04-29李如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

摘 要:在玛丽玛萨文化重构中,歌舞是其文化重构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玛丽玛萨歌词内容、舞蹈动作的剖析,剖析出玛丽玛萨歌舞在追溯族群历史、反映劳动生产过程,以及表现族群性格和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内涵与底蕴。同时,玛丽玛萨歌舞在其功能意义上,不仅有陶冶情操、调节情绪的教育价值;而且在强化族群认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以及旅游业的开发上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玛丽玛萨歌舞逐渐成为展示玛丽玛萨文化的窗口。

关键词:玛丽玛萨人;玛丽玛萨歌舞;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089-07

玛丽玛萨人是居住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境内的一个族群,约有2000余人。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中,玛丽玛萨人被划分为纳西族,集中分布在维西县塔城镇海尼行政村的色里不统下社、高古、海尼等几个自然村以及柯那行政村的关里洛、新村、汝柯自然村。“玛丽玛萨”意为“猎物不放挞,猎人死不掉”之意,是玛丽玛萨人离开父母外出打猎时父母送给他们的祝福语[1]。玛丽玛萨人是边疆的一个少数群体,近年来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2003年,随着云南省领导前来“汝柯村”①“汝柯村”隶属柯那行政村,全村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231人(2010年统计)。该村以纳西族为主,村民除了能讲玛丽玛萨语外,大部分能懂藏语、傈僳语、纳西语、汉语。汝柯村也是笔者此篇论文的田野调查点。视察访问,玛丽玛萨人开始了文化重构的历程,对玛丽玛萨风俗习惯、语言服饰、歌舞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文化重构的典型主要表现在服饰、节日、歌舞等方面,而歌舞作为玛丽玛萨文化的宣传媒介,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与功能意义,并以2011年7月在维西县塔城镇汝柯村调查的田野资料为佐证,重点探讨玛丽玛萨歌舞的文化意蕴。

一、玛丽玛萨歌舞的形成与发展

(一)玛丽玛萨歌舞的起源

探讨艺术的起源的问题,“应尽可能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即人类远古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状况等等,并尽力追寻活动主体可能存在的心理状态、思维特点以及意识、观念等等,找出有关的因素、条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作用”[2]。早期玛丽玛萨人来到腊普河一带后,以狩猎为主,同时在山坡上开荒种蔓菁、荞麦和麦子,以后又学会了种植水稻,腊普河地区就是这样首先由玛丽玛萨人开发起来的,他们最早在汝柯(亦名软可)建立了村庄[3]。根据早期玛丽玛萨人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本文认为玛丽玛萨歌舞有两个源头:其一,源于模仿飞禽走兽;其二,源于生产劳动。

“卢克莱修在他的《物性论》里说:人们在开始能够编出流畅的歌曲而给听觉以享受的很久以前,就学会了用口摹仿鸟类嘹亮的鸣声。最早教会居民吹芦笛的,是西风在芦苇空茎中的哨声”[3]。在塔城镇腊普河一带,一些动物到了生殖繁育季节,常常以悦耳的声音、优美的形体动作展示其美,以取悦异性。玛丽玛萨先民在林中打猎时,常被这些动物优美的叫声和姿态所吸引,于是试图模仿,有了早期玛丽玛萨歌舞的雏形。《玛萨情歌》(鸟歌)正是反映了玛丽玛萨歌舞源自某种鸟儿缩影。

《玛萨情歌》①歌词来源于和玉海,男,纳西族,50岁,歌词收集时间:2011年7月19日上午12:00。收集地点:汝柯村腊普河田埂。收集人:李如海。歌词片段

女唱:你跳的舞蹈这么好看,是从哪里学到的?

男唱:啊其阔哆嘙 ②玛丽玛萨语“啊其阔哆嘙”,是一种雄性的鸟,常在河边飞,玛丽玛萨舞蹈动作源自这种鸟儿觅食时的姿势。

男唱:你的歌声那么好听,是从哪里学到的?

女唱:嘶嘶叽啾③玛丽玛萨语“嘶嘶叽啾”,是一种雌性的鸟,三四月份,春天来的时候,这种鸟儿的声音特别好听。

如果说玛丽玛萨歌舞的雏形是源于其先民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姿态,那么现代意义的玛丽玛萨歌舞则更多的是源于生产劳动。常任侠说:“人类的文化在劳动中发展,继续积累,更使语言与动作,进步美化,尽其充分表达感情的任务,于是而成为美丽的歌咏与舞蹈 。”[4]早期的玛丽玛萨人通常集体协同劳作,在节奏变换的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身体的动作以及劳作的快慢,往往会出现类似于舞蹈和歌唱的行为,人们逐渐体验到舞蹈、音乐的美感,并开始有意识的创作歌舞。其中《打粮调》就是反映劳动人民收获时男女打粮的情景:男女手持粮杆,站成两排,打一下粮杆唱一句歌。劳动者用歌声调整打粮的节奏,使原本枯燥的打粮,变成男女情感交流、娱己娱人的艺术展演活动。

在玛丽玛萨歌曲中,表现狩猎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歌曲占有最大比重。如:《打猎调》、《舂墙调》、《打板栗歌》、《犁田歌》、《插秧歌》、《砍柴歌》、《打核桃歌》、《丰收歌》等都是反映玛丽玛萨人生产劳动的歌曲。生产劳动歌曲在玛丽玛萨歌曲中占有绝对的比重,使得现代意义的玛丽玛萨歌舞源于生产劳动的说法并最具说服性。

(二)玛丽玛萨歌舞的重构与发展

文革时期,一些玛丽玛萨歌舞遭到批判,失传了一部分。随着老一辈人相继过世,村中精通玛丽玛萨歌舞的人越来越少。村民逐渐意识到民族歌舞文化正在悄然的流逝,如果不加以不拯救,那将失传于世。2002年,由汝柯村老年协会牵头,开始对玛丽玛萨歌舞、传说、故事进行初步的整理。2003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秘书长以及州、县、乡主要领导前来汝柯村视察访问,呼吁村民保护玛丽玛萨的语言、文字、歌舞等文化。之后汝柯村开始对玛丽玛萨历史传说和歌舞文化等进行收集整理。2003年、2004年6月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先后来汝柯村视察访问,对玛丽玛萨民俗文化给予关注,成为玛丽玛萨歌舞发展的主要动因。

歌舞成为玛丽玛萨文化发展的先头,但是原先的玛丽玛萨歌舞已部分失传,仅存的歌曲也是只言片语,只有几段或几句歌词。村中的文艺骨干和文明和和玉海根据流传下来的歌曲及老人们的回忆,对玛丽玛萨歌舞的记忆和理解基础上,进行整合、编创玛丽玛萨歌舞。以前玛丽玛萨歌曲大多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短调,这种短调只适合于人们在酒桌、娱乐时即兴表演,不适合集体舞台表演。为了配合玛丽玛萨歌舞表演的需要,他俩把几个内容相近的短调糅合在一起,根据歌词内容编排舞蹈,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玛丽玛萨歌舞。

重构后的玛丽玛萨歌舞,配以玛丽玛萨人特有的菖蒲围裙作为表演服饰,玛丽玛萨歌舞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现在,村中形成了以和玉海、和文明、和正强、黄青、木丽英等人的文艺骨干。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七的玛萨节、柯那交流会、塔城文艺交流会,村中便组织男女青年编排玛丽玛萨舞歌舞,参加各种形式的表演活动。2007年3月,汝柯村村民和文明、和民辉、木丽英等一行6人,来到湖南电视台参加歌舞表演,向全国展示了玛丽玛萨歌舞,并获得二等奖,这是玛丽玛萨歌舞首次与外界的交流。同年12月,汝柯村歌手和民辉参加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07年“庆阔时,迎奥运”文体活动歌、舞、乐大赛,获(民歌类)第二名;2008年3月,和民辉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到北京参加北京音乐电视台节目表演,再次向全国展示玛丽玛萨歌舞,得到观众的好评。2009年7月,和民辉参加由云南省文化产业界联合会主办的“欢歌杯”云南民营文化企业优秀青年歌手选拔赛,荣获原生态组一等奖,玛丽玛萨歌舞已逐渐成为宣传玛丽玛萨民俗文化的窗口。

三、玛丽玛萨歌舞的文化内涵

(一)歌词意境与内涵

经过歌舞的重构和编创,现在的玛丽玛萨歌曲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有反映玛丽玛萨人起源的《开天辟地歌》、《阿岩河家》,有讲述玛丽玛萨人与外族人斗争的《射石索》,有反映玛丽玛萨人生产劳动的《打猎调》、《舂墙调》《打粮调》、《栽秧调》、《犁田歌》、《打板栗歌》等,以及抒发男女爱情的《玛萨情歌》,还有顺应时代发展而创作的《玛丽玛萨爬起来》、《玛萨敬酒歌》、《玛萨热巴调》。在歌曲中可追溯玛丽玛萨人的族群历史、生产劳作过程以及待人接客的态度等,同时,折射出玛丽玛萨人勤劳、勇敢、热情、上进的精神。

玛丽玛萨人来到腊普河一带后,早期以打猎为主,后来开垦农田,种植粮食。同时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歌曲伴随着玛丽玛萨人生计方式的改变而产生。这些歌曲都是劳动中唱的,以教化人们劳动的生产过程,驱除劳动中的疲劳。《打猎调》就是教化人们生产劳动过程的典型代表之一。《打猎调》歌词中充分反映出当时玛丽玛萨祖先详细制作弩弓的过程,弩弓的部件取自山林中的植物和动物的肢体,显示出了玛丽玛萨祖先制作打猎工具的聪明才智,同时反映了玛丽玛萨人不畏险难,敢于同野兽搏斗的勇敢精神。

《打猎调》①歌词来源于和玉海,黄青。歌词收集时间:2011年7月25日晚上20:00~22:00。收集地点:和文明家。收集人:李如海。歌词大意

玛丽玛萨人打猎为生

弓是我们打猎的工具

弓弯曲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是用一种上等的木头做的

弓的主梁是什么做的

是用一种梨柴做的

弓的线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山上的一种麻绳做的

弓的扳机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鹿角的骨头做的

箭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竹子削成的

装箭的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熊皮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玛丽玛萨人的生计方式逐渐由狩猎向种植业、养殖业转变,一些反映当时粮食生产和收获的歌曲应运而生,如犁田歌、插秧歌、砍柴歌、打板栗歌、打粮歌、收获歌等。其中《打粮调》就是反映劳动者收获粮食时男女打粮的情景,深刻地描绘了玛丽玛萨人在一年中,将粮食从泡种、播种、收获到打粮的生产过程 。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玛丽玛萨人收获粮食喜悦心情的生产劳动歌,同时也是男女感情交流的情歌,是一首结劳作与娱乐一体的歌曲。歌曲反映了这样一种打粮情景:打粮的时候,男女各站一排,各自手持一根梁杆,你打一下,我打一下,男女各自轮唱,歌词可以根据音调任意填充进去,凭男女自由发挥。原本枯燥乏味的打粮,成为男女情歌交流的平台,可以把想说,却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话语,通过对调子的方式表现出来,道出心中的不快,以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打粮调》②歌词来源于和玉海,黄青。歌词收集时间:2011年7月25日晚上20∶00-22∶00。收集地点:和文明家。收集人:李如海。歌词大意

一年十二月,360天

正月过春节

二月砍木槽③木槽:用来泡粮食的一种容器。

三月泡粮食

四月撒粮食

五月来栽秧

六月来蒿秧④蒿秧:出去秧田里的杂草。

七月来撵鸟

八月来放水

九月来收割

十月来打粮

五谷丰登,粮食盛产时,玛丽玛萨人就用一部分粮食来酿造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玛丽玛萨人重视人际关系和谐,凡有客人到家,都会用自家酿造的青稞酒招待客人;亲朋好友齐聚,玩得尽兴时,并以歌舞助兴,酒歌自然成为玛丽玛萨人对客人热情欢迎与祝福的情感表达方式。近年来玛萨节上多以《玛萨敬酒歌》拉开节日的帷幕,以此欢迎四方客人的到来。

《玛萨敬酒歌》①歌词来源于和玉海,黄青。歌词收集时间:2011年7月25日晚上20∶00-22∶00。收集地点:和文明家。收集人:李如海。歌词大意

初一日子好

今天客人到来了

请喝一杯酒

请喝一杯酒

这是青稞酿造的酒

这是阿妈煮的青稞酒

请喝两杯酒

酿酒的酒料

是阿爸从山上采来的

请喝下三杯酒

祝您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请喝饱

请喝饱

玛丽玛萨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百年来遭到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剥削,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共产党领导下,玛丽玛萨人翻身做了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腊普河一线建设了电站,修了柏油公路,使汝柯村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地方改变了面貌,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些歌颂党和政府歌曲相继出现,鼓励玛丽玛萨人站起来,在党的关怀下,奋勇向前,继续为玛丽玛萨人的美好明天奋斗。《玛丽玛萨爬起来》是一首民间典型的励志歌曲,号召玛丽玛萨人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振奋精神、努力奋斗。

《玛丽玛萨爬起来》②歌词来源和文明、黄青。歌词收集时间:2011年7月25日晚上20∶00-22∶00,收集地点:和文明家,收集人:李如海。歌词大意

玛丽玛萨人起来了

不要睡着了,起来吧

金色的太阳已经照耀在头上了

不要睡着了,起来吧

共产党的政策好

不要睡着了,起来吧

梨花结梨,石榴花结石榴

刺花③刺花是当地一种有心的果实。都有心

玛丽玛萨人也有心

共产党的政策好

不要睡着了,起来吧

(二) 舞蹈动作与内涵

舞蹈本身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系统的语言之前,人们并通过舞蹈用来相互传达情感、交流思想。玛丽玛萨人用歌曲叙述生活的同时,也用舞蹈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通过对玛丽玛萨舞蹈动作的解读,可以洞察玛丽玛萨人的族群性格、生活信仰以及人生态度。玛丽玛萨“歌”与“舞”不分家,但是编排舞蹈的难度不亚于串联零星歌词,需要编者对歌词内涵进行准确理解,以及对曲调节奏的恰当把握,其舞蹈动作才会与歌曲内涵相匹配。玛丽玛萨歌舞表演时能恰到好处把歌与舞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歌曲呈现出独特的舞蹈动作与形态,相得益彰。因为流传下来的玛丽玛萨歌曲大多以短调为主,不适合舞蹈表演,为了配合舞蹈表演,便把几个内容相近的短调合成长调,舞蹈表演时多以长调为主,比如《玛萨热巴调》、《玛萨敬酒歌》、《玛萨情歌》等都是长调,唱歌时适合舞蹈表演。舞蹈以笛子和歌声为伴奏;舞时,男女因动作、服装和道具的差异,舞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每逢玛萨节,客人入座正席后,玛丽玛萨人就以《玛萨敬酒歌》歌舞表演欢迎四方客人的到来。随着悦耳笛声响起,整个表演队形呈横排状集体向前移动,玛丽玛萨人向前给客人行礼,整个动作庄重典雅。女子手捧洁白的哈达;两位男子手抱献花瓶,其余男子一只手放在胸前,手形呈握酒杯状,另一只手随歌声上下摆动。笛声停顿时,女子向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和宾客献上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献礼完毕,笛声再次响起,男女呈横排队形,表演队形前后交错移动。移动时动作协调整齐,一种端正、恭敬的舞步和姿态,透视出玛丽玛萨人待人接客的恭敬与礼貌。

《玛萨热巴调》是反映玛丽玛萨人与党唇齿相依的乐舞。起舞时,男子配以热巴舞中的牦牛尾和拨浪鼓作为道具,手臂向外舒张,牦牛尾和拨浪鼓随手臂大幅扬起,步伐呈左右来回两次,男子在舞姿中尽显大方豪放的气魄;女子手挽手,手臂上下摆动,舞步随着歌声与笛声左右来回,步伐大方。舞者大方潇洒的姿态,向客人展示了玛丽玛萨人热情、大方的待人处事风格与态度。

“民间舞蹈内容,是跟生产劳动的过程分不开的。它是最好的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5]”。玛丽玛萨歌曲以反映生产劳动居多,这也体现了玛丽玛萨人勤恳努力、热爱劳动。生产方式对玛丽玛萨舞蹈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舞蹈中大量的反映了农耕劳作生活,如舂墙、打粮、犁田等劳动生活场景。同时生产方式也丰富了玛丽玛萨舞蹈的动作语言,许多舞蹈动作直接来自于劳动生活。以《舂墙调》舞蹈为例,舞蹈再现了女子用箩筐背土,男子用舂墙棒舂墙的情景。舞时,男女各成一组并围成圆圈。女子双手弯曲,勾向肩部,动作呈背土姿态,进退两步后,身体略向内倾斜,故作倒土姿态。男子手型呈握棒姿态,动作有踏、下沉、屈膝,再现了男子舂墙时的情景。女子舞姿轻盈温柔,男子舞步豪放大方,舞蹈意境折射出玛丽玛萨人倡导勤劳的人生哲理。《丰收歌》是一首玛丽玛萨人表达丰收喜悦节奏欢快的舞蹈,舞姿再现了劳动者手持锄头,在田地里快乐耕耘的场景。通过舞蹈表达了玛丽玛萨人只有热爱劳动、辛勤耕耘,才能硕果永存的信仰。

四、 玛丽玛萨歌舞的功能

“歌舞艺术具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和深刻的寓意。古人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歌和舞都是以抒发感情为最大特长的艺术,许多优秀歌舞,都具有强烈的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和细腻入微的潜移默化作用”[6]。重构后玛丽玛萨歌舞独特之处在于“歌中有舞、舞中有歌”,加上悦耳的笛声,使得玛丽玛萨歌舞更加形神合一。玛丽玛萨歌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意义与功能。总体来说,歌舞对玛丽玛萨人追忆族群历史、传承民族性格以及表达民族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凸显出其社会与教育价值。

(一) 玛丽玛萨歌舞的社会功能

1.强化族群认同

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在部落的盛大集会中,共同舞蹈和歌唱时审美经验的沟通……都可以把一个团体在强烈情感之下团结起来。”[7]玛丽玛萨人通过举办玛萨节,参加各种文艺交流会、外出表演玛丽玛萨歌舞,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玛丽玛萨歌舞在整个族群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玛丽玛萨歌词内容、舞蹈动作以及与歌舞相关的服饰道具与本族人的历史文化、生活信仰、劳动生产等紧密相连,玛丽玛萨人通过歌舞重构来表达强烈的族群认同。

“在与世隔绝的孤立群体中,是不会产生族群认同的,至少族群认同是在族群间互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族群中的个体,从未接触过异质的文化 ,那么就无从产生认同,首先存在一种差异,对比,才会产生将自己归类,划界的认同感。这是认同产生及存在的基本条件”[8]。汝柯村歌手和民辉除了在玛丽玛萨歌曲上有良好造诣外,还能唱藏族、纳西族、傈僳族歌曲,他知道玛丽玛萨歌曲与其他民族歌曲的差异。外出表演时,身为玛丽玛萨人自然表演玛丽玛萨歌舞。村中文艺骨干和文明每逢创作新的玛丽玛萨歌曲时,都会把新编创的歌曲与和民辉分享交流,假若歌曲中部分曲调与其他民族有雷同之处,和文明并会反复修改,以构建曲调独特,风格明显的玛丽玛萨歌曲。玛丽玛萨人在这异文化的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与他者歌舞文化差异,同时促进了自身歌舞文化的认同。无论外出歌舞表演还是歌舞的重构与编创,玛丽玛萨人都强烈地表达着族群认同感。

玛丽玛萨歌舞重构之前,村中外出表演节目多是外界熟知的纳西族、傈僳族、藏族、汉族的歌舞,汝柯村玛丽玛萨人表演形式趋大流、缺乏特色。而现在每逢玛萨节、柯那交流会、塔城文艺交流会等,村中组织青年男女编排玛丽玛萨歌舞,玛丽玛萨歌舞成为汝柯村玛丽玛萨族群文化的象征。2007年3月汝柯村村民一行六人前往湖南电视台表演玛丽玛萨歌舞,首次亮相于省外媒体,玛丽玛萨歌舞备受关注和称赞;继而汝柯村歌手和民辉带着玛丽玛萨歌舞辗转省城、首都,屡获佳绩,玛丽玛萨歌舞再次受到外界好评;和民辉外出表演及比赛得到汝柯村村民的大力支持,寄托着玛丽玛萨人期望,所获殊荣也是全村玛丽玛萨人的骄傲与自豪。

和民辉在介绍自身的歌唱经历时,他是这样说的:“去北京表演的时候,村里的老年协会就给了两千元钱。当时要去北京表演也是有些顾虑,但是为了去北京宣传下民间的玛丽玛萨歌舞,还是去了。去北京表演时,外界评价很好,唱完以后,他们就来问我是什么民族,我说是玛丽玛萨人,但是别人没有听说过。我就说是云南26个民族中没有存在的一个民族,只能说玛丽玛萨人,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的。在外面得奖了,回到家里还要在村子中请客。奖金也不全是自己的,请客吃饭要开销五六千、甚至七八千。我们这一个村子,出去外面比赛,获得一个奖,太不容易了,所以就请客吃饭,全村都请,自己往往还要多支出一两千、两三千。我觉得奖金多少无所谓,但是能把玛丽玛萨歌舞展示出去,自己觉得可以了,满意了。”①和民辉,男,纳西族,29岁。访谈时间:2011年7月23日上午9:00~10:00。访谈地点:汝柯村和民辉家。访谈人:李如海。

外界对玛丽玛萨歌舞的认同促进了玛丽玛萨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从而增强了玛丽玛萨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关系和谐

“多元文化的存在,需要并促进形成宽容、尊重他人的外部文化条件,而这种文化条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多元文化价值在深层次上意味着尊重他人。”②马聪,羊海燕:《利益多元与社会和谐》,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23页。玛丽玛萨人在认同己文化的同时,不排挤他文化,在一种包容、进取的文化氛围中,玛丽玛萨歌舞与其他歌舞和谐共处,形成了汝柯村多元歌舞并存的局面。

村里的舞蹈除了玛丽玛萨舞之外,还有藏族的热巴舞、锅庄、弦子舞等。据村中笛子手和玉海介绍:“以前汝柯村流行跳藏族的热巴舞,热巴舞有18个调,18种跳法,跳热巴舞多是在过年,结婚、起房的时候举行,至今还流传跳热巴的习俗;再一种是“锅庄”,某家结婚时就通宵达旦的跳锅庄。现在过年时,大年初四村中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举行联欢晚会,唱玛萨歌,跳玛萨舞;初五举行赛跑,哪家得第一名,就跳锅庄庆祝;初八射箭比赛,哪家射中得了名次,就去哪家跳热巴舞;初十斗牛,哪家斗赢了,就去哪家跳弦子舞。”③和玉海,男,纳西族,50岁。访谈时间:2011年7月20日晚上20∶15-22∶00,访谈地点:汝柯村和玉海家。访谈人:李志农,李如海。

在近年来汝柯村玛萨节上,村中除了中青年男女表演玛丽玛萨歌舞外,少年儿童也加入表演的行列,按照年龄差别分成不同组别表演节目,形式以藏族舞蹈居多。玛丽玛萨歌舞在重申自身文化内涵,强化族群认同的同时,容忍他者歌舞文化存在,能够与他者共存而没有试图消灭对方,并且尊重他者价值。这不仅体现了玛丽玛萨人在对待异文化持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同时对丰富玛丽玛萨的文化,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3.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塔城镇有美丽的山川河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有藏族热巴舞,加上近年来备受外界关注的玛萨风情,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近年来,随着塔城镇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塔城热巴舞以及达摩祖师洞神秘探源的兴起,前来塔城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现在塔城形成了“赏神川热巴、观滇金丝猴、体验玛萨风情”的旅游口号。会说五种语言(汉语、藏语、纳西语、傈僳语、玛丽玛萨语)的“玛丽玛萨人”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如今玛丽玛萨歌舞文化已逐渐成为玛萨风情的轴心。同时各级政府重视对玛丽玛萨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玛丽玛萨人的生活习性、语言文字、歌舞文化等备受关注。重构后的玛丽玛萨歌舞,成为玛丽玛萨人宣传自身文化的窗口。

汝柯村现正在规划建立玛丽玛萨风情园,集餐饮娱乐住宿一体化,集中展示玛丽玛萨歌舞表演、民风习俗等。目前,在汝柯村村口已建成休闲避暑型山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一些星级酒店将逐渐兴起,届时,玛丽玛萨歌舞不仅成为本地区文化旅游的焦点;而且还能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部分村民将踏上歌舞表演的职业化道路,专门在各级艺术团体、各级酒店餐饮部门从事玛丽玛萨歌舞表演。玛丽玛萨歌舞走产业化道路,对本地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玛丽玛萨歌舞的教育功能

1.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是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养成。它们通过对爱国之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美好情感的成功表现,促使人们理性平和地应对生活,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健康正常地享受生活,奋发进取地追求生活,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良好的心态”[8]。玛丽玛萨歌曲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反映了玛丽玛萨人看待世间百态宽容大度的情怀,寄托着玛丽玛萨人对待生活所持有乐观、向上、进取的信念。劳动生产类歌曲,意在说明玛丽玛萨人生产劳动的方式与过程,同时教化人们应平和、乐观对待生活,只有勤劳、勇敢、热爱劳动,玛丽玛萨人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歌曲《玛丽玛萨爬起来》激励着玛丽玛萨人勤劳奋进,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开创玛丽玛萨人美好的明天。玛丽玛萨人通过歌唱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们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调节情绪,娱乐身心

“舞蹈的审美作用主要体现在舞蹈的节奏、意境和构图给人以美感和在舞蹈过程中所获得的身心愉悦。它不仅感染着观者的感情,也鼓舞着舞者本人的情绪。在舞者之间、舞者与观者之间的情绪互相影响下,从强烈的节奏感中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9]。玛丽玛萨舞蹈以反映生产生活为主,动作优雅大方,舞者情绪高昂。在美妙的笛声和歌声中,节奏欢快;歌声婉转变化时,舞者随之调整步伐的快慢与力度,男子舞姿豪放大方、女子轻盈灵巧。在舞者之间,舞者与观者之间传递着快乐的旋律。美妙的玛丽玛萨歌曲能调节人们紧张的情绪,放松神经,同时给平时单调枯燥的生产劳动带来点缀,歌声能缓解生产劳作的疲劳,传递男女感情。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化身,玛丽玛萨歌与舞的有机结合,犹如鱼和水相存,使得玛丽玛萨歌舞更能抒发感情,传递快乐的情绪,使表演者获得较高的精神满足感。

五、结语

玛丽玛萨歌舞内涵丰富,歌舞内容源自与玛丽玛萨人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与题材。玛丽玛萨歌舞是玛丽玛萨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反映玛丽玛萨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歌舞中折射出玛丽玛萨人的勤劳、勇敢、上进的精神,展示了玛丽玛萨人热情、礼貌、大方的待人处事态度。重构后的玛丽玛萨歌舞,成为集中展示玛丽玛萨文化的窗口。在强化族群认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以及旅游的开发上,玛丽玛萨歌舞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同时,歌舞作为一种抒情、娱乐为目的艺术形式,玛丽玛萨歌舞具有培养乐观态度、调节情绪、娱乐身心的教育价值。玛丽玛萨歌舞作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其独特内涵与价值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保护与传承玛丽玛萨歌舞文化又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农,乔文红.“发明”与重构——论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文化自觉[M].思想战线,2011(1):141.

[2]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13-15.

[3]李近春.李近春纳西学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90.

[4]常任侠.中国歌舞的起源[J].文史知识,1986(6):69.

[5]邓小娟.现代化过程中西北乐舞变迁——甘肃民族民间舞蹈调研[J].甘肃社会科学,2009(2):253.

[6]卞国福.民族歌舞艺术发展探析——兼谈安徽地方歌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99(2):74.

[7]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88.

[8]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6.

[8]胡吟久,杨君武.论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中五种主要情感类型的审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49.

[9]刘 恒.舞蹈的功能浅淡[J].音乐茶座,2011(6):45.

[责任编辑:吴 平]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Songs and Dances of Malimasa at Weixi in Diqing

LI Ru-hai

(Nationality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China)

Abstract: Songs and dances are a typical form in th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of Malimas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ir song contents and dance moves,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reveal their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significances in terms of ethnic group history,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pirit of the ethnic group.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songs and dances of Malimasa have their educational values of culture cultivation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s well as important social values of ethnic identity enhancement, ethnic harmony promo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aking them the highlight of Malimasa culture.

Key words: Malimasa people; the songs and dances of Malimasa; connotation; function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
中国古代诗词歌曲词曲用韵的共生性特征探析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简述民族舞中的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论诗歌中的悖论语言及其文化意蕴
晚清铁路论争中的文化意蕴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