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2012-04-29徐宜秋
一条新闻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60多岁的老母亲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北京,竟然是为给在京读博士的儿子洗衣服。其实,诸如此类的新闻并不罕见,读过之后,常常使我唏嘘不已,因为这些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达他们的爱。
如今,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父母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父母奉行“成绩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一律不用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很多孩子在家中从未摸过扫帚,从未碰过抹布,也不清楚炒菜应该先放油还是先放菜,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这些孩子一旦远离父母,独立生存,这种能力上的“营养不良”便会暴露无遗。这无形之中就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种下了隐患,很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
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报道。2010年国庆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绕月卫星,世界为之震惊,惊叹中国在航天技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记者采访航天负责人时,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记者问:“卫星上天,能否说明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呢?”负责人回答:“不能,因为这一技术时刻在发展和变化,不能把卫星上天说成是我国航天事业成功的标志,因为把卫星发射出去不是关键,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
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只要到达目的地就算成功,譬如登山,只要登上顶峰,就是成功;游泳,只要游到对岸就是成功;学习,只要考上大学就是成功……可细想一下,这样的成功往往只是一半,而另一半才是决定性的,也就是那位航天负责人所说的“能回到地面才是成功”。难道不是吗?发出去的卫星倘若失去控制或是无法返回,就是失败。只把“发出去”当作成功来庆贺未免为时过早。一些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了考试机器,除了应付考试,其他什么都不会,这样的大学生又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上了大学并不是成功的标志,上大学回来后能立足于社会才是成功。因此,家长应该努力挣脱“应试教育”阴影下的家庭教育模式的束缚,因为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是“让孩子回到地面”。
【徐宜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