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健身气功之"静"
2012-04-29蔺志华
蔺志华
在健身气功的习练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静”字,如何理解和把握它的含义呢?
何谓静?
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要则,自古以来的养生大家,都强调要在静字上做功夫。那么,这个静到底怎么回事呢?
首先,从古典诠释中来理解静。
《说文解字》云:“静,审也。从青,争声”。徐锴曰:“丹靑明审也”。《考工记》指画绘之事,虽分布五色、绚烂之极,却疏密有章,引申为人虽繁劳之极而心无纷乱,紊而不乱、混而不杂、井然有序。此解之静,则为:审也,静虑、思维,用心体察,明辨是非。
船山在《读四书大全说》中说:“坚守吾道而不旁分,既当有所惑之际,外诱相尝,而自不妄动,则定而后能静也;心不妄动曰静。妄动者,无根而动,大要识不稳,故气不充,非必有外物感之;此唯定理不见,定志不坚也。” 此解之静则为:安也,心不妄动。静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个重要的修身概念。
《广韵》所言有二:一是“静,息也”。达摩说“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古德禅隐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二是“静,和也”。和,以理融事。此二解之静则为:息也,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调和身心。
在禅宗中,达摩面壁,慧可断臂求教,“弟子心未安,乞师为安!”达摩:“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觅心了不可得。”达摩“与汝安心竟。”烦恼从何而起?若心无所住则自安亦。
其次,从先哲论述中来理解静。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意为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这种自然常道的,是为明智。《庄子·在宥》记载广成子教授黄帝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 庄子的心斋、坐忘也同样是静。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为仁者常怀仁慈之德,不会因为外界的纷扰打乱内心的宁静,所以往往长寿。医家孙思邈曰:“乐者长生,静则延年”。《大学》亦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知其所止,才能定其志;志定了,才能静其心;心静了,才能随遇而安;心安了,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了,才能有所得。可见,“静”至关重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乱,而莫知一定之向。”志有定向,则无支离决裂,错综复杂之患。
佛家则极为注重“定慧双修,止观并进”,然而欲修定慧止观,必先从静入手。静则心如太虚,遇事方能应万变。
由此可见,静即是一种心理状态,本固则道固,道固则心静,不为无关根本的事情所诱所动;更是一种根源性的生命体验,正是不断突破自身局限并达致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最高境界的价值依据。
何需静?
回答这一问题,其理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纷繁浮躁,无论对于修身或养生干扰极大,所以,更需要静。
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这样描述:“蓋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扎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词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王阳明所处年代虽然与我们相隔久远,但现代社会依然相似。人们为了追求功利,越来越背离生命的本质,即使是记诵、知识、博闻和词章等,也往往成为炫耀的资本,或“长其傲”,或“行其恶”,或“肆其辩”,或“饰其伪”,所有的一切都只为“济其私而满其欲”。所以,置身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守静笃、固心意尤为重要。而相对于社会的个人而言,起码要把握5个相互联系的点,即:定、静、安、虑、得。
心安也就是定。它是指心境的稳定、平静、安宁和无烦扰。避离人世、端局默坐去求定,这样的定仍然是外在的、不稳定的东西,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这种定,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的定。不仅静可以是定,动也可以是定,一个人尽管思虑百端、酬酢万变,只要他是心安理得的,内心是平静而无纷扰的,他就做到了定,尽管在静坐时屏息念虑,也只是静,而不是定。
孔颖达谓:“以静故情性安和也”,这是在内心状态上讲。“安,谓所处而安。”船山曰:“物不能乱之。”静是从心上说,是一种心理状态,安就身上说,已具体于事,是对身外处境的一种认识态度。“定”“静”“安”,意思相去不远。安,为随遇而安,由静而生,较静深。定、静之后,不论世事如何纷繁复杂,初衷不变,从容急遽之际而不错乱,非安不能。
心理的和谐使心不妄动,从而时时处于一种宁静和悦之中,而无烦扰,尽可能减少七情六欲对身体的伤害,自然是一种养生之道,无怪乎儒道释无一不把它作为修心之根本。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外界世界,甚至不能改变外界事物对我们的影响,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这是一种人生智慧。用理智控制情感,以达到对本性的超越。
何系静?
静之目的系于善之初。人身禀气不同,遂有善恶之分。要达到理想人格状态,就要去恶修善,使气质之性复为天命之性。所以,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既然人性的善恶是由于禀气的不同,那么,变化气质的关键当然也就在于养气了。通过养气来聚集清气,排除浊气,使性格趋于温和,人格臻于完善,进而进入圣人境界。朱熹说:“持养之久则气渐和,气和则温裕婉顺,望之者意消忿解而无招咈取怒之患矣。”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后半部分讲的即是“为圣”的标准、内容和功夫:“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立人极”就是做人的最高准则,符合这最高准则的便是圣人,其内容是“中正仁义”,方法是“无欲”、“主静”。无欲故静,静则明通,如此修炼便可入圣。《通书·圣学》曰: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几矣!
为圣的要旨在“无欲”,这是《通书》的大旨,也即“立人极”。无欲能使人精神集中,进入虚静状态,保持这种状态就能进入圣人境界,故曰:“庶几矣”。明人顾宪成说:“周子‘主静,盖从‘无极来,是究竟事。”就是说周敦颐的“主静无欲”的修养方法与陈抟的内丹修炼思想有关,它体现了归根复命、天人一体的内丹修炼特色。
有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静只为摆脱痛苦,落于自身;另一种静为达至“至善”,落于“至善”,成就真理。儒家同墨家一样,从未认为人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然而,这就像一个圆,无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会经过其它的点,最终画出相同的圆。
在儒家,“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不止于规矩,爽其则也;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
这也是当今迷失的价值标准问题,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在满足物欲的同时,却把物欲错当成了终极的追求。
中国儒释道墨各家,最后都是归到善的。各种修炼都是将德之修行放在根基。儒家要止于至善;佛家一切皆空,但强调善根以及永远为人服务不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此《易经》说:“继之者,善也。”继什么?继一切善的人事物。阳明先生的悟圣人之道的“致良知”,也正是在把“善”落在人事物上。善是调节意与意之物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
善不仅是人类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存的需要,是人自身身心和谐的需要,是人性的升华与至美。
何能静?
意与意之物构成一个结构。物何以不乱心呢?只有意与意之物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静的状态,人的身心才是和谐的;若意与意之物产生矛盾,则造成不和谐,失去静的状态。
达摩大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是一种割断外部事物对心理的影响的方法,即“虚外”。
荀子说:“虚壹而静”,把所有成见全部去掉,而后见道。这是将心空掉的一种方法,即“虚内”。荀子言:“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人有各种积习影响“道”的接纳。如建构理论认为的,人在接受新事物时是建立在以往相关知识的理解上进行的。虽然面对相同的事物,而人们心中所理解的却有所不同。怎样不使自己受到以前知识的蒙蔽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方法。“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不以己所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王阳明认为,“致知格物”便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种调整“意”以与“意之物”相协调。阳明先生认为仁体与心体是合而为一的,且是根于天命之性。认为“天”也有“昭明灵觉”,原来是跟我们合而为一的, 他在《传习录·下》中言:“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如何去除“障碍窒塞”呢?即“格物”。他在《大学问》中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阳明先生所称之“意”不是指物理的客物,甚至于可以说是与客物不相平的,而是我们主观存在的“意”之本身,这从他的四句教说得非常清楚:“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佛法说:万法(一切的存在——事事物物)唯识。佛法的唯识,一方面虽是入于主观,但它并不舍掉客观(物)。不仅不舍掉客观,而是对客观作如实的经验性证解后,才说万法唯识的。 “万法唯识”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亦心亦物、非心非物,而最后在“无为法”中,又要超越心物的。
静入健身气功
静,意为心不妄动,不为非道事物所扰。静不仅是养心之法,也是修身之法;意与意之物构成一个结构。只有意与意之物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静的状态,人的身心才是和谐的;若意与意之物产生矛盾,则造成不和谐,失去静的状态。儒释道各家的修炼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归于善,善不仅是人类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存的需要,是人自身身心和谐的需要,是人性的升华与至美。
明万全,字密斋,杰出的儿科专家,著有《养生四要》,他认为调心是静坐的首要,说:“人之学养生,曰打坐、曰调息,正是主静功夫。但到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他反对那种不讲调心而仅仅流于形式的“静坐”,强调说:“更有一等方士,静静打坐做科范,心下却东西南北走去了,只当弃下个死尸,兀坐在这里。”
静坐只是通达“静”的途径,若只是静坐,而不知精气神为根本,则可能走入另一个极端。16世纪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卷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反对一味静坐,提倡导引之法:“盖人之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但后世方士以此(导引)惑人为仙术。所以王褒颂曰:何必偃仰屈伸如彭祖,吹嘘呼吸如松乔,眇然绝俗离世哉!认真只是舞蹈以养血脉意。其法虽粗,有益闭关守病之士。盖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病。人徒知久立、久行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也。”
李梃之言即精神宜静,而气血宜动。动静其实是一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健身气功是动静结合的良好方式,在健身气功习练中要保持宁静的心态,全神贯注于运动之中,可以注意身体的感受,也可以配合呼吸,做到意到气到。总之要在动中求静,才可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静以养心,动以养身。心静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如镜映物,物去影逝,不留痕迹,不滞于物。静坐是静心的重要方法,但不可极致,宜动静结合;从养生来讲,健身气功是动静结合的良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