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2012-04-29许立裕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机械类建构主义

许立裕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针对中国教育的特点,提出一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资源、工具与环境、模式和方法、评价等),并在部分职高课程进行应用示范,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进行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将通过一种人性化的、情境性的课程教学设计,具有开放的、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的特点,能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补充和修订,需要学生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将具有逐渐生成和显露的特点,更适合职高学校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机械类 建构主义 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0-03

1.引言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针对中国教育的特点,提出一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资源、工具与环境、模式和方法、评价等),并在部分职高课程进行应用示范,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建设完成后将最终形成一套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系统理论,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模式与方法,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结构理论,面向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教学的绩效评估理论等。在有关资源环境的建设中将重点研究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元素、数字学习环境中的信息生态和典型教学软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案例;设计、开发体现新一代教学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体现新一代评价理念的绩效评价工具;提出教学资源规模化开发流程和模式、指导原则、评价标准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并在典型教育领域中,开发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资源样例,最后专业课程建设将通过积累一批可借鉴性强的成功教学案例,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创新发展。同时,围绕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力图建设成一个能满足多样性需求、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并能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提升职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及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源的能力。

2.建构主义——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中国后,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中。如赵秀兰[1]就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独立探索和分工协作的能力,实现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王子仁、张健[2]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尝试应用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并认为其对网络课程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张立等[3]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了《数据结构》弹性课程内容体系、网络化协作学习方法以及基于兴趣的学习模式等教学改革策略。刘晓燕[4] 尝试将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汉翻译教学,探讨了该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辛淼淼[5]则认为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到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建构主义在教育理论上的应用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以他为首的专家们把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到了美国,人们对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也逐渐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了建构主义。

与以“刺激—反应—强化”为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事实。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个体的经验世界是用个体自身的头脑所创建的,由于个体以往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所以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将不同,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而“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中心,它强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目标指引性、任务真实性、不断反思性和互动合作性[6]。

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支架式教学(Scaffloding Instruction)模式、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模式、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urction)模式等。

3.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程不仅应给予学生知识,还应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知识和发展的本身又并非一定是同步的,学生如果无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仅是机械化的记忆知识将无法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帮助。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其定位应该是开放的、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能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补充和修订,需要学生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应具有逐渐生成和显露的特点。

同样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设计应是一种超越技术理性的课程设计,是一种人性化的、情境性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知识的不确定性、课堂情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不仅应提供固定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要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提供综合性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让学生探讨,为学生将经验与知识的结合留出空间,以此学习理论建设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将不仅仅是传统上对课程理论知识、技能的描述,还应该能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来促进课程自身的生长与更新。另外,正是这种开放性将使专业课程建设能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要求。

3.1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开发原则和程序。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知识、教学和师生关系与其他学习理论相比己发生很大的变化,需要建立能与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理论和方法体系。

3.1.1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开发的条件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显然,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网络的特性和功能有利于四大要素的体现。同时,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同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从而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二、学校和教师对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的认识和认可:

过去,教师作为单向控制的知识传递者,他仅需对所授内容精通,能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再辅以一定的直观教学,便可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作为建构主义课程建设的实施者,是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内容,还必须熟悉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配套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框架、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获取和处理大量信息,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技术,能掌握和使用一定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这无疑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2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是指课程开发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程度,而非学生适应课程,并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在此基础上,课程建设将在“因人制宜”、“因材制宜”原则下,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并引导学生自行认知新的知识。

二、情境加活动原则:

是指要重视学习情境和活动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尽可能在真实岗位生产情境中通过活动方式实施课程;这样情境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应用和建构新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建构主义的课程建设目标就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学习环境,协助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有效建构。

三、动态、开放的原则:

动态原则是将对课程开发、建设的各个过程、层次进行多次的评价,使评价活动循着“评价—反馈—改革—评价”的动态过程进行。遵循动态化评价过程,可以使评价的指导、监控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也使得课程建设呈现开放状态,根据动态评价提供的数据调整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状态。

3.1.3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开发过程

一、制定课程目标: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建设目标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出全面性,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体现出开放性和弹性,使课程实施朝着市场要求的方向进行,也能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并使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创设模拟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境,学生在这个工作情境中自行探索或与他人探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由于理解力、适应力及价值判断不同,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进行的操作活动也就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个体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认识,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学生个体发生转变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多元的视角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满,也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选择有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课程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内容建设需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深入全面地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发展动态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这样开发的课程才能为职高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必备的能力奠定基础。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课程内容要符合职高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职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己开始成熟,但是还不够稳定,尤其是心理成熟度缺乏稳定性,但在智力发育上思维力强,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尚无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所以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因注意知识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第二,课程内容要符合职高学生个性、个体发展的特点。职高学生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职高毕业后的去向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不同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的可扩展性。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普遍认为通过知识的获取阶段和灵活程度可以将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不良领域知识和专家知识三类,其中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初级知识)具有基础性的特点,结构不良领域知识(高级知识)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专家知识具有创新性的特点。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课程内容的安排顺序应从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开始,以专家知识为学习的目标和终点,那么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就是过程。

因此为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课程对内容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入门性学习中,主要选择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为学生介绍概括性强、适用面广的浅度知识,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联结,以建立初级的秩序,避免产生歧义。

第二,在后续深入学习中,则以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为主,为学生提供情境应用,打破固定连接,打破初级秩序,知识经历从有序到无序,在无序中重新建立秩序的过程,帮助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灵活地处理问题。在这些知识建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建立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采用大量与真实环境相关的训练位学生提供学习的基础,并引导学生建构个人的完整知识体系。

第三,专家知识在职高的课程内容中可以不做体现。

总而言之,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3.2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教学实施应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课程教学设计等,从学生学习水平、兴趣、能力以及教学设施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授课程、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是课程建设中的实质性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课程教学实施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将经验不断内化、外化、重组的过程。基于真实工作岗位情境、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建构非常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并尽可能开展活动性教学。情境性教学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建构新知识。

第二,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建构也有重要作用。学生内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知识的机会。具体如下:

①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情境化、活动式的课程实施。

②产学结合的实训环境为职高的课程实施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以及开展活动的机会。

③建构主义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介绍和讲解这种经验。

④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行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3.4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一方面是为了度量、预测和控制了解社会及学生的需要,以此作课程规划的依据,也可以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判断其成效,保持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的持续完善,另一方面是反馈、转化和激励。通过评价诊断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寻求课程问题,以便及时修订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旨在激发课程内在的生成能力。应注意的是: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情境和结果,将学生、教师的评价与社会、家长、学生评价进行整合。还可以将评价主体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共同参与,这样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也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教育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并在课程开发的每一阶段对课程进行评价,即进行形成性评价。

4.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高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通过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方案,更新课程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完成从传统教育理念步入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的过程,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将着力于提出整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理论、资源、工具与环境、模式和方法、评价等),并在部分职高课程进行应用示范,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赵秀兰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l0(4),98-99

[2]王子仁、张健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4),168-170

[3]张立,石岩,张洪萍,王伟嘉,余丛彬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数据结构”重点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6),74-75

[4]刘晓燕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辛淼淼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6]欧丽荣 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机械类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机械类专业教育现状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