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12-04-29郭颖范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

郭颖范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出发,反思了种种不和谐现象,提出对策,并进行了尝试、实践,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案例警醒,提升了理论和实践运用的价值。

【关键词】现状思考;策略;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真切地感受着新课程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的课堂被没有预设而生成的精彩所充盈;被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主宰;被张洋法、李果法等以名字命名的多样解题策略所惊讶;跳绳比赛进了数学课堂,DV进了数学课堂,抽奖现场也搬进了数学课堂;数学课堂上怎么也打起了电话?购物超市怎么也在课堂上模拟?数学课怎么讲起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数学课怎么搞起了“一亿有多大”的课题研究……新鲜事儿,新亮点,我们和学生一样感受着幸福与快乐:我们的课堂是多彩的,我们的数学是斑斓的。

这些课堂现状都给我们一种感觉:课改是大势所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当前,我们处在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型期,教学目标从 “三维” 到“四基”;教学内容从较为明确定型的知识走向开放的学习活动;教学手段从教师单项教转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及网络化;教学的基本任务从把已有的东西给学生转为提供条件、支持人的自主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公开课成了表演课——作秀

观摩课、公开课、优质课评得多了,渐渐演成了习惯:一节课反复讲、听、改,这本来是教师研读文本的最佳时机,可有的教师用这一班学生反复排练,课堂上发言有份量的问题也往往定了名排练好的。这些课的内容选择,也常常是“自古”名课:诸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或活动课,或者象认识图形、统计、可能性之类的受宠课,而计算课、练习课却很少有人问津。细细思量活动课对于学生来说喜欢上,课堂上既能开展活动,又能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课堂气氛活跃,能较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计算课、练习课一般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翻不出什么新“花样 ”,课堂气氛较沉闷。所以一般这类内容作课的几率低。其实这些所谓似乎很难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或推荐的新的教学方法相协调的课,却在学生的小学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另外,多次排练的公开课是否也给学生一种学习可造假的不好印象?这是否很值得我们思考?

策略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成名观,不要因为有了一节区、县、市、省级课,就觉得有了资本,成了名旦、名角,而更应该成为推动自己成为学校骨干、区、县、市、省级骨干的起点,向课改能手、课改先锋迈进,敢于向难、重点挑战,引领、探讨一条课改新路:“普通人上普通课”,而不是刻意地去制造样板课。观摩课更要有意识地围绕一些对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策略二: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数学课堂教学。“好课应当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能以“新”“旧”取代了“好”“坏”,在实践中易导致对于形式的片面追求。

实践:例如,“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例:第一层,运动运动说一说。请学生课前一分钟做热身运动,建议两人搞比赛。但比赛的结果要求用比或者分数的形式告诉大家。学生的比赛开始了,有跳绳比赛的,有拍球比赛的,有玩游戏的,有口算比赛的……接下来是汇报比赛结果,我有选择的摘录了几个结果:

拍球比赛,宝宝拍球的个数比喃喃多1/2

踢毽子比赛,王申踢的个数比金明少1/4

李林的口算速度是张强的4/5

小花和小丽跳绳速度的比是3∶2

第二层:添添算算,议议比比。(请学生针对①②补充条件和问题,成为4道应用题)

拍球比赛,宝宝拍球的个数比喃喃多1/2

a 宝宝拍了30个,喃喃拍了多少个?

b 喃喃拍了15个,宝宝拍了多少个?

踢毽子比赛,王申踢的个数比金明少1/4

a 金明踢了16个,王申踢了多少个?

b王申踢了28个,金明踢了多少个

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明辨是非后,学生做起来很顺手。

课后评课过程中,老师们普遍认为结合学生的实际上出了新意,对计算课、应用题的讲解提供了借鉴。

2 “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法宝吗?——忽略实效

有公开课就有多媒体课件,少了多媒体,好象少了靓丽的包装,出不了门,见不得人。传统的教具:小黑板、幻灯片、卡片等被渐渐丢弃。常常看到,数学课上为了精美的画面、生动的动画,把一些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在课件上,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教学就会本末倒置,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其实,教学中每一次活动策略的采纳,都要对其所关涉的正负面影响做出权衡。必须全盘考虑在学习结果上的质性差异和潜在利弊,要把握好“目的——工具”的关系。高花费、高技术不一定带来学习的高效益,传统的教具也并非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个好帮手,但不能无原则、无节制的用得过频过滥,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否则,具有数学特征的活动少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就会成为虚幻的“海市蜃楼”。

例如,《图形的旋转》一课,旋转是一个动词:旋动、转动。学生只有在动态中感知和探索,才能深刻认识旋转的特征。课件动态的展示正好能产生旋转的效果。用课件比不用的好。

盘点“课改现象”,是为了剖析教学中的暗伤;质疑“课改现象”,是为了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清扫打理“课改现象”,是为了打造教学中的亮点。有针对性的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现象,提供案例警醒,提升理论和实践运用价值,提高课堂实效性,为学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参考文献

[1]黄丽娟、杨庆余[J].小学数学教师,2005,11:55-62

[2]郑毓信.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J].2005,5(175):80-88

[3]梁秋莲. 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A].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64-81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J].人民教育2012.增刊: 36页.

[5]邱学华,张良朋.2011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J].小学教学20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