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观
2012-04-29曹钢
曹钢
摘要:重视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成为检验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成败的根本。科学发展观对民生提高的深切关注,创造了一整套的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和最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观,具有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崭新性能和时代特征;同历史上的诸多民生追求和主张具有本质区別;形成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体系,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党的执政思想和治国方略之中。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民生经济观
中图分类号: F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08-05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地提出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创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确地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标志,创造了一整套的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这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求相统一,又体现了这种基本要求在当代条件下的最新发展。据此笔者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落实相一致,一种崭新的民生经济观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党的执政思想和治国方略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重视民生问题是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成为检验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成败的根本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又说:“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显然,在马、恩看来,共产党从她的创始起就以完全彻底、不分民族、不分国别、始终如一地为无产阶级谋利益,追求“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为奋斗目标。这可以看作是共产主义创始人对全体共产党人的立誓,无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宗旨和民生经济观最高准则。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用自己的实践反复证明,如何看待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鉴别党的路线正确与否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成为党执政治国思想创新的关键所在。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2]“社会主义经济法则是发展生产,保障需要,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领导作用的经济法则。”[3]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统领下,新生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地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然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党内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推行所谓“阶级斗争为纲”,以至于把“革命”和“生产”完全地对立起来,排斥发展经济、轻视民生水平提高,结果最终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陷入历史性灾难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率领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坚定地走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小平同志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标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4]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5]116 “只能是死路一条。”[5]370-371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即是一个坚定不移地追求民生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民生事业发展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的过程。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所总结的那样:“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6] 实践证明,坚持从民生的视角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的任务和政策导向,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价值的核心所在,也是其得以成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科学发展观对民生提高的深切关注,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和最大创造,从而使其融入到党执政治国战略观的最高层面
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党中央审时度势,逐步地树立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统领发展的指导思想,表明党在民生问题认识上的深切关注,并融入到执政治国战略观的最高层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
(一)提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定位,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的整体出发点和核心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与执政治国在实现民生目标上的有机统一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民、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党的执政治国思想的根本性提升,也是党的新型民生观的最高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和保证人民利益真正实现的纲领性目标。这里提出的“三个一致性”,就是要更加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崇高理想、各项工作任务在人民利益基础上的内在联系,确保科学发展与执政治国在坚持民生目标下的高度统一,说明党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如一地追求民生目标实现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二)把民生问题提升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使其成为表现社会发展成效的整体性概念,形成“大社会”与“小社会”在民生利益连结中的有机统一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体现民生追求的最新最高表述,也把实现全社会各种文明建设统一囊括入民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之中。基于这种定位,胡锦涛同志又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要从‘大社会着眼”,又要从‘小社会着手”,强调把全社会和谐建设真正落实到“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对“重点”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可见,在党中央看来,重视民生问题和群众利益,不只是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目标之要求,而且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共同任务,也是贯穿“大社会”与“小社会”以及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纽带。从而,把民生目标深深地渗透于执政治国、各种文明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之中,在根本上保证了“大社会”与“小社会”的有机统一。
(三)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着力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化解矛盾与社会和谐在人民利益基础上的有机统一
胡锦涛同志反复指出:“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代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毫无疑问,社会和谐是社会民生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和谐民生观指导下的各种民生关系和谐。真正的社会和谐必然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和谐,必然是群众利益关系协调、人民生活在公平正义环境中的和谐,必然是社会公共服务完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状态的和谐。党和政府还一再告诉人们,我们面临的时代既是一个经济发展可以大有作用的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定的矛盾凸显期。追求民生水平提高,既可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形成不失机遇抓发展和应对挑战破难题的有机统一,又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战略实施的共同选择和最佳结合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所趋。
(四)把经济发展逐步扭转到“又好又快”的轨道,让人民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形成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在确保民生健康幸福中的有机统一
与科学民生观理性认识形成相统一,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由追求“加速发展”,转变为“又快又好”,进而转变为“又好又快”,强调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强调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上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社会整体向“全面协调可持续”迈进。党和政府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锦涛同志还告诉人们:“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所有这一切,都充分地显示了党和政府着眼于未来发展而定位于当代,在发展理念和战略选择中所提出的民生性要求。
综上所述,在当代中国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已不再是原先意义的一个局部性任务和一个方面或层次上的目标,而转变为涵盖经济发展整体目标的发展路线,所谓的“民生”也不再是狭隘意义上的“衣、食、住、行”概念,而转变为一个“大民生”和“全社会”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综合性概念,上升到了主导乃至统领社会发展全局的“管总”地位。其不仅是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又是现代化发展进入必须大幅度提升和优化民生状态或阶段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个阶段性再提升,已事实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进到一种新型的民生经济形态,标志着新时期党执政治国战略观上的又一高端化创新,亦即中国特色社会民生战略观的真正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民生观,具有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崭新性能和时代特征,同历史上的诸多民生追求和主张具有本质区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具有明显的全面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突出科学发展的新的时代性能。这就是要在坚持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民生创造性、民生享有性、民生和谐性、民生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观的根本特征。
(一)民生创造性
指民生供给能力,即支撑民生需求实现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它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和物质保证。提高民生创造性,具有决定一切民生发展问题的影响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发展的科学性,“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不改变发展作为硬道理的本质决定性,只在于追求发展能够具有更加强劲的创新增长能力,能够更加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更加充分体现民生供给实现的美满水平。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民生价值,从而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前提。
(二)民生享有性
是指民生项目的实现状况,表现民生需求的直接满足程度和实际获取水平,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进步的标志性内涵。各种民生建设项目的具体实现,既是民生水平的直接表现,又是整个社会主义民生经济性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把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6]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在政策导向上,要强化消费对经济拉动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消费率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和健全社会管理体系。要牢固树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观念意识,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内容广泛的人民当家作主。[6]总之,不断提高民生物质文化享有水平,持续强化人民的社会政治管理权利和影响力,不停顿地开创富民强国和民主进步的新局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的持久不懈之追求。
(三)民生和谐性
是指民生关系的协调状态,显示民生社会管理的优化状况和对矛盾的化解能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平正义程度。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经济和谐,和谐局面开创的根本是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从国家的层面上讲,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次应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诸如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等;处理好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在这诸多关系的处理上,关键是摆正党和政府同人民之间的位置。“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6]只要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就会和谐,就没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简言之,创造民生的和谐性,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的题中之义,又是持久不断地推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所必须。
(四)民生持续性
是指民生增长和提升的可持续条件,显示民生发展中的科学价值和长远水平,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的未来延伸和长久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指引下的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民生经济形态,是一种统筹诸多方面的全方位可持续的经济。综合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主要是实现五个方面的可持续:一是主体要素可持续,要十分珍惜人的生命,重视人才的价值,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处理好社会前进和人的素质全面优化的关系;二是资源条件的可持续,有计划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三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优化生产的效率、效益,化解城乡矛盾,协调区域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四是社会性质的可持续,不断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破解发展中新产生的难题,提升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五是国际环境的可持续,倡导平等互利交往,争取国与国之间的包容性增长,创造一种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关系。
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观,根源于党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目标,依托现代生产力水平、反映新时代人本精神、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具有特有的理想定位和丰富的现实内涵,旨在倡导和开创一种崭新的民生经济社会形态。民生创造性、民生享有性、民生和谐性、民生持续性,四位一体,相互依存、协调配合,体现新型民生经济发展中目标与过程、整体与局部、主观与客观、未来与现实的共生和相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发展的综合状态,标明其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局性、深层次、现代化变革性质。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虽然以民生追求为目标、倡导民生均等的政治主张和社会形态并不少见,但是从本质上讲都无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及其民生经济形态相比较。
小农经济民生均等性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根深蒂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儒家的庶民情结和平均主义观念。《论语》中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不患穷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讲述了民生的重要和庶民平均主义观念。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竞把“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作为革命的纲领性目标。毫无疑问,这种民生要求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宿愿,但其作为小农生产和自然经济的产物,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善良的憧憬,根本不具有实现的历史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是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产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这种民生主义反映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重点在于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基本要求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最终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以及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仅在社会性质上同民主革命时的民生主义具有根本区别,而且在民生的内容和水平上也存在历史性的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所倡导的民生经济,首先是一个包括民生全方位目标和基本建设过程的“大民生”概念,涵盖民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全部内容;其次是把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作为定位目标,是一种具有现代社会的高层次、高格调、高文明享有性的追求。
西方国家的福利主义,依托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重视民众社会福利保障,在加强民生需求供给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且它们在推行民生保障本身的一些做法上,也给我们的民生经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是从民生观的整体上看,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仍存在本质性差异。一是内涵定位不同。前者产生于应对经济危机时“刺激”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种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常常是因现实而采取单个单项设计,并不具有整体经济性质和系统性要求;而后者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追求,既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又定位于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具有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对应的社会性质和整体规定性。二是对变革过程定位不同。前者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和阶段性要求;而后者与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相统一,主张在以人为本的统领下实行民生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贯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三是社会本性不同。前者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总体要求,一切福利政策在实质上只是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手段,也就不具有不断满足劳动者物质文化水平的彻底性和社会高度;而后者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定位,把提高民生水平既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手段,又作为不断推进劳动人民主人地位和共享水平的基本途径,最终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富裕、幸福,具有实现人类社会全面、持久进步的理想和高度。总之,简单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及其主张的经济发展,同历史上的相关主张和形态混为一谈,无疑是十分错误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创新,还在于形成了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相一致,并非是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创造”,而是依托于现实经济发展,围绕民生建设和水平提高,形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路径上一系列的认识创新和实践创新。归结起来说,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五个更加注重”,说明了科学发展与现代新型民生观的本质联系,体现了在实现科学发展整体要求的高度上,形成发展理念、发展本质、发展方式、战略重点、改革动力、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认识上的再创新。
(一)开创了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创新
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在实践上说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所以,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了发展的“科学性”与人民利益的“人本性”的高度统一,是党关于发展宗旨和理念上的深度创新,从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判别是否“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6]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重民生、维民权、保民利、惠民众,上至富民强国、社会和谐,下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病老灾祸,都应下决心解决好。就是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重视民生问题作为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看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自觉选择。
(二)形成了发展硬道理的最新解释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发展本质认识的最新理解。它告诉我们,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任务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问题,而是要想办法使发展更具科学性的问题;不是要盲目地追求发展量的扩张,而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的质的水平提高;不是认为发展越快越好、搞速度攀比,而是要使发展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也就是要改变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简单比较GDP的发展,转向把满足民众物质文化需求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以不断追求民生水平提高、幸福指数上升、生态环境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发展。不仅要拥有强大的民生创造力,而且要着力提高民生的享有、和谐和可持续水平;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还要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不仅经济上要富裕、繁荣,而且要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本质追求上的新跨越,从而实现了新型民生经济发展中的科学性与民生性要求的高度统一和全面融合。
(三)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主线”,而这条“主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定位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可以说,这是我们党从建设民生经济新形态要求出发,所形成的有关发展路径问题的最新、最深、最为重要的领悟。因为脱离开民生要求的出发点,所谓的转变就失去了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定位,同时也丧失了发展依托人民的动力源泉;而不以民生保障和改善为落脚点,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意味着发展已经脱离开社会主义民生进步的轨道。反过来说,只有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经济发展创造力和增长活力得以更加充分焕发和提升,形成对民生需求实现的更大和更加有效的保障;才能产生出一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民生要求的生产;才能使发展的追求真正地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才能最终地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确认了城乡关系变革的新阶段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民生建设关于发展阶段上而作出的一个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概括。现实中收入水平总体较低的是农民,民生提高相对最难的是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的也是农民。而这并非是因为他们劳动不卖力,也不是因为他们智力水平低,而是他们处在发展的被动地位,被历史地排斥在发展的边缘。另一方面看,农村又具有巨大的可开发的市场空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新的产业开发、农村城镇化转变,又可焕发出巨大的民生创造力。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发展民生经济一定要破解“二元结构”。这是一场最终地使中国走向富裕、繁荣、发达的战斗,是加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五)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重点
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但不同阶段的改革具有不同的重点任务。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进入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民生经济机制、加强民生经济保障,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要以化解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和难题为重点,“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创建新型民生经济的战略基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与人关系和谐,进一步创造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政策、新方式。这种新体制和机制的构建,是新型民生观实践要求,是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动力源泉的制度保证。
(六)形成了实现和谐稳定的新思路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根本之策。这表现了从新型民生观出发的有关社会稳定的保证机制创新。从来的经济发展都不会孤立存在,是与一定的社会氛围、自然、制度环境相统一。坚持社会和谐安定是实现民生经济健康推进的协调保障机制。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而稳定却不能采取简单地“压”,而应“主动正视矛盾,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6]这既是保障社会主义民生经济健康推进的根本举措,又应该成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动国家富强、和谐、兴盛、发达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4.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
[3]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9.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4.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