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与功能
2012-04-29朱松柏
朱松柏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主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对象化的客体,同时更是“主体一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动因是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4-0163-0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当然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既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又要不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而理论间的借鉴和融合总能产生新的知识。“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基点谈谈对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及其功能反思。
一
认识世界,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对象分为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物质层面是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物质层面的存在,也就没有研究对象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单单认识到问题的物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认识物质层面的存在怎样产生意义,如何形成观念,这就进入了问题的观念层面。观念层面的东西说到底是社会现象,惟独在人类社会当中才存在着意义的观念和观念结构。换句话来说,物质本身的存在是不存在什么意义的,当人们赋予它某种意义的时候,它才产生了被给定的意义。
如果物质存在的意义确实是人们给定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去给物质蒙上某种所谓意义的神秘面纱呢?不言而喻——社会实践,也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因为没有任何单个的人可以去“独自”改造世界的,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便是表面单个人的所谓反思也是建立在其首先是“社会人”的基础之上的。“狼孩”的例子,众所周知,不再重叙。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起观念事实的过程,观念世界由此产生。因此,我们赋予物质什么样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去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方式。不同的社会实践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意义。也就是说,社会实践产生和决定社会意义。
然而,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前和当中都对某个问题独自持有某种看法,即异质性主体的私有观念。相对应,共有观念是行动者对于他们自身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持有的共同的知识。行动者通过社会实践的互动就会产生共有观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旦共有观念形成就不能还原为私有观念。我们把这种不能还原为私有观念的共有观念就称为文化。比如,奴隶制、封建等级、种族隔离、战争这些被称为正常合理的东西,现在或者被摒弃,或是被削弱。平等、民主、自由和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成为追求和向往。
人们思考问题的理念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类的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展开的。从哲学层面来讲,或者说从本体论上来谈,这就是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与表现。从启蒙运动开始,西方逐渐建立起了主体性哲学的庞大体系。主体性哲学的本质是理性,理性的核心是人对主体作用的肯定,表现是现代性。但是这种肯定是在主客二元对立前提下的主体论,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对客体的构造与征服关系上面。这种存在是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是相对于客体的存在。哲学的主体论转向强调主体问性,强调了主体的存在是诸多主体之间的共存,体现在主体间的相互活动之中。孤独存在变为社会存在,征服关系变为交往关系。但是行动者间的共同存在和相互交往才是社会的根本特征,他们的社会实践即社会互动必然会产生共有的观念,亦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没有行动者的相互交往,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便无从谈起。并且人类通过交往也创造出自身的社会进化和文化传承机制,即交往本身也是对象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对于主体而说,没有意义的存在就是没有理解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不是主体的存在。意义不是主体自身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主体和主体间形成的。”主体相互作用时,主体间性就相应产生了。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
二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强调了主体之间互动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否认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人们在互动中既是客体更是主体,是特殊的互相对象化的活动。人们互动的过程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如前所述,社会实践产生和决定社会意义。那么,这个社会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更进一步来说。社会实践的价值到底怎么样的呢?“价值”本来是体现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也表征着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也代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间性的产生既是对人作为人类本质的肯定,又是把人作为对象化、客体化的认可: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其要处理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层面的互动,即实质上肯定双方是“主体一主体”关系互动。这就明显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即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作为个体的人之间的主体性的互动与碰撞。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个隐含在其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前提:互相对象化的人是可以教育的。换句话来说,两者之间有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的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万能的,是有逻辑基础的,是有选择性的。这种“主体一主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双方的建构关系。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的客体:互相对象化的客体。从总体上来讲,教育者应当处于主动式的,受教育者应当处于被动式的。然而,受于双方都是主体因素的限制,这种“主动一被动”的结构不是绝对的。取决于双方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等。双方的交往互动都为对方提供了反思和理解的机会。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心灵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但这种高级的方式却往往为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作为主体的双方提供了把握真理的提供反思机会和机制。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方
式:“主体一主体”的结构。如上所述,双方互动“主动一被动”结构是变化的,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双方都是被社会所选,都是主体的人,受教育者也不是被驯化的工具,不仅仅是教育者的工作对象,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需求的具有鲜活生命的、活生生的另外一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是互动与选择关系。要强调对“他者”的尊重,但不能是“自我”对“他者”主体地位的漠视,和对“他者”思想的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即主体间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把教育者当人,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他人的尊重。”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动因: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政治社会化的内化,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强制推动,而是源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机制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再是被“对象化”的单边行动。不再是为被动的灌输某种思想观念服务,不再是守成式的“私有观念”的放射;而是受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双方主动的、双向的、增收式的精神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交往双方对自身内在思想道德品质的主动内化的外在表现,这一过程机制也促使交往双方特别是受教育主体更积极主动的向上、向善,从而反过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好互动。正如胡塞尔曾指出的那样,“知识的基础并不是客观,而是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关系。我是通过与客观世界以及他人之间的互惠式关系而获得人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有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担当了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任务。”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而“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政治文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过程。”既然这一任务主要靠主体间性哲学思维产生新的学理构建。那么,借鉴了“主体间性”哲学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的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手段。”强调主体间性,更加强调以平等的地位互动,人类正是通过这样交往也创造出自身的社会进化和文化传承机制。政治文化也就是这样得以更好传承,这就是对简单的“灌输”的否定,尊重了社会化对象(受教育者)。作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动态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心灵“对话”,是主体问的灵魂的“碰撞”,达到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的功能。
其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的功能。政治角色指的是与人们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特定的政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政治角色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政治权利、义务等行为规范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话语“霸权”,但同时都有自己话语权力。对话双方都按照自身经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视域交融”,就可能有不同层面的认识,通过双方的真诚探讨和交流,“真理越辩越明”。这样,双方“交心”所达成的共识就更容易内化,更有利于合格政治角色的形成。
再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具备对现有政治体系和所接受和认可的态度和信念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主体间性转向,就是更加强调其教育对象是“人本身”,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要“更加明确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学科的宗旨。”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要把受教育者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既要同他们精神交往,又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交往,真情倾听他们的问题,耐心交流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多为对方想办法、出注意、努力使得双方通心顺气。这样就把双方在社会实践中所背负的思想包袱解放出来,争取理解和信任,增强主体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做到“助人自助。”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复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政治社会化具有更新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承担着政治社会化的任务,当然就要发挥和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在社会整体层面,社会政治共同体对政治文化的再创造,即根据自身的发展,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并加以对社会成员的教育。这里的主体是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的,包括政党、国家、社会组织等等。是主体间的相互的社会实践把各自“私有知识”通过碰撞、交融形成的新的政治文化,并再次内化的过程。内化的结果就形成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改革的认同,从而推动了政治的发展。比如“文革”结束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如此。第二,在社会成员个体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繁,逐渐形成了某些或某种共有的观念,从而部分或者全部地更新社会政治文化,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或者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政治文化,形成新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影响和推动政治体系和结构和过程,从而推动了政治发展。比如孙中山先生晚年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形成过程就是如此。这不论在哪个层面上,都突出表现了主体间性的特征,因为它们都强调了“借鉴”和“融合”,都强调“交往理性”。没有交往关系的存在,就不会有思想教育的载体,也就不会有政治社会化中文化的创新,政治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正如哈贝马斯所提出的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所揭示的那样:人不是想要交往,而是必须相互交往。“自我始终处于一种人际关系当中从而使得他能够从他者的视角出发作为互动参与者与自己建立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人们建立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拨开这层迷雾,而不是简单的采取灌输的方式,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把目光注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关注双方的交互活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双方主体间性活动建构的过程。
总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主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对象化的客体,同时更是“主体一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动因是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营养和观察视镜,这也是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