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个性
2012-04-29郑玉姝
郑玉姝
【摘 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阅历等等的主体阅读经验,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用自己个性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与同学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全班交流,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交流,融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个性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而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张扬个性的对话。”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阅历等等的主体阅读经验,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用自己个性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与同学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全班交流,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交流,融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一、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想法,在阅读中促进个性发展
想想现在的阅读教学,学生思考后的答案必须和老师的一样,否则就是错的,没有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长此下去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点创新意识。要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在阅读中促 进个性发展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同的孩子由于各自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会产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这对教学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这样,既挖掘了课文的内在语言,有助于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张扬的需要,使其个性获得最优发展。一篇文章,不能采取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如果那样,学生就永远不会进步,停滞不前,永远需要老师这枝拐杖。老师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要让学生自已提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法,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文章,他们都会自已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获得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师评、学生互评、自评等个性化的评价过程中完成的一种阅读实践过程。如特级教师魏书生正是采取这样的教法。他上课的时候自己几乎总是“闲”着,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法,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几句,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者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肯定他们的理解判断。 课堂始终是学生的舞台,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和设计的程序来代替学生的选择和判断。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如在第一课时教学生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可以用加减笔画,换一换偏旁,编生字谜等多种方法,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
四、让表达充满个性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阅读的新课堂,只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的对话才能以石击石,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有学生质疑:“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居地险要,人走在桥面也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况且对岸还有两个团的敌人严密把守,但文章只写了红四团怎样冲过桥,而没有写到战士的伤亡,这有可能吗?如果加进一些战士伤亡的内容,不是更真实而且更加能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吗?”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没有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乱发问,而是进行了平等的对话——那文章该怎么样写才恰当呢?于是师生间进行讨论式的对话,最后找出了师生都认为比较恰当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表达充满个性。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