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2012-04-29陆杨

时尚北京 2012年4期
关键词:宦官扫墓太监

陆杨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扫墓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习俗。其实扫墓的习俗早在先秦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更加盛行,既是人们对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也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

每到这个时候,总让我想起上小学时,学校会在清明节组织同学们去给烈士扫墓,也是在这个时候,很多烈士的英勇事迹我才慢慢熟知,心里充盈着一股崇敬之情,以此来鞭策自己好好学习。

说到扫墓,大家肯定不会对八宝山这个名字陌生,这期咱们就着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说说八宝山……

由来

“八宝山”从字面上理解,难道是山里有八样宝贝吗?咱们先从一段传说说起:很早以前,有个风水先生路过一对老夫妻的家,看见架子上结了一个长得上粗下细的丝瓜,像一个倒挂的葫芦,提出要买下它,老两口同意了。先生叮嘱:一定要等到瓜熟的时候再摘。可这一年天气反常,刚过了立秋就开始下霜,老两口怕把丝瓜冻坏了,就提前摘了下来。等到先生再来时,他跺着脚说:“坏了,摘早了,这下不管用了。”叹着气把丝瓜拿走了,老两口觉得奇怪,就跟着他,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

风水先生来到山坡前,用丝瓜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立即出现了一扇门。老两口一看,里面都是宝贝,有金牛、金马、金鸡,还有金笸箩、金簸箕、金磨,靠门还有一个金碾子在转,从碾子上掉下来的全是金豆子。风水先生自言自语道:“要不是摘早了,我就可以进去了!”他刚将手伸了进去,就听见金鸡叫了起来,风水先生连忙抓了一把金豆子就要往外拿,慌乱之下金豆子全掉在洞里了,门也关上了。从此以后,人们都知道这座山下埋着八件宝贝,就把它叫做八宝山了。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其实,八宝山这个名字是清代乾隆年间才叫起来的。在这之前,八宝山有好几个名字:韩家山、黑山、罕山、黑山会。不同的名字都是在不同时期留下的,到了明代,这些名字一直在并用。而且八宝也不是指什么金豆子,而是指红土、耐火土、矸石、青灰、白土、马牙石、沙石、板石这八种传统建筑材料,当地老百姓都是靠挖这“八宝”为生。八宝山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并不是因为它出产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它和明清两代宦官的宣传和修建有关。

历史

明清两代的宦官一直把八宝山当做他们的祖祠,是一个他们的“圣地”。这是因为八宝山最早的“居民”,就是最早埋在这里的是一个叫做刚铁的人,按照明代流传的故事,刚铁的事迹很伟大:他原先追随明太祖,后来被任命为宦官机构的最高首脑;靖难之役开始后,他又为朱棣夺取皇位征战;靖难成功后,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他不仅勇敢善战,还颇有德行,平时十分谦逊,从不提自己的功劳。他死后被葬在黑山,并立祠祭祀。

关于刚铁传奇的经历,主要是从明朝嘉靖时期开始的,其后不断被演义发展,他的事迹,基本可视做后世宦官附会出来的。但宦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宦官附会和演义刚铁的事迹,无非是借着他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表彰刚铁就如同表彰宦官自己,而刚铁的事迹越“辉煌”,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就越大。

八宝山在弘治以后,经过宦官的宣传和打造,已经成为当时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墓地。宦官不断修缮八宝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嘉靖以后,明朝的内忧外患逐渐增多,很多宦官通过对刚铁祠、八宝山的维修来表达政治上的想法。比如万历时期,刚铁祠有一个碑记是这么说的“念刚公有功于国,恐后为耕樵所废……”意思就是说,现在上哪里能找到像刚铁那样的人来对抗侵略者呢?他们对于刚铁作为的附会,本身就是一种对现实的态度。

万历初年时,这里已经形成了褒忠祠、护国寺、灵福寺在内的建筑群。北京名为护国寺的不只一处,黑山护国寺是专为守墓而建。入清后,清代的宦官对护国寺和刚铁祠也多次修缮,但他们修缮的目的,已经单纯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祖庭,另外出宫的一些老宦官需要做些事情。到了民国时期,还有一些老宦官在八宝山地区生活,护国寺一度被称为太监庙。

翻篇

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周恩来总理考虑:为在战争年代牺牲的革命先烈们选一处永久安息的地方;又能作为教育后代的场所,现任高级领导干部和知名人士一旦病故也有一个合适的安葬处。为此,他委托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北京郊区挑选革命公墓地址。多方勘察后,京西八宝山南麓的护国寺被选中。当时寺内还住着一些太监,在将护国寺辟为墓地的过程中,曾遭到太监的抵触,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吴晗一行人去勘察,却遭到了主持信修明的阻挠。信修明五十多岁,他原已娶妻并生有两个儿子,宣统年间,他19岁时,因贪图太监在宫内优裕的生活,不顾家人劝阻,秘密净身,进宫当了太监。辛亥革命后,他出宫进了护国寺,1930年当上了主持。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到解放时,寺里已有自种地52亩,合伙种地157亩,出租地269亩。太监们种菜、种果树,自食其力,赶上年成好,蔬菜和果树收入颇丰。这里如同世外桃源,太监们安居乐业,过着半封闭的生活。

信修明不甘心这里舒适的生活就这么被夺走,于是他在太监中散布说政府要来接管护国寺,一切都没收,要把他们送到农村去等谣言。一时寺里人心惶惶。最后公墓筹备组工作人员拿出一个搬迁安置太监的意见方案,根据方案,信修明安置在条件较好的北长街兴隆寺太监庙,年老的太监安置在琉璃河太监庙,其他太监安置在西斜街太监庙。信修明和众太监们见政府并未把他们赶到农村,依然把他们安置在太监庙,生活方便,就愉快地接受了安置。

1949年,护国寺被接管后,寺内的50余名太监全部迁出,寺院大门上贴着盖着鲜红大印的封条。从此,护国寺结束了太监庙的历史,做为革命公墓的基地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护国寺的殿堂部分被改为现在的骨灰堂,寺院四周则被辟为墓葬区。

布局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

公墓大门临长安街,墓区分为四部分,第一墓区位于东北角,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东部坡顶上,被称为“八宝山革命第一墓”。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张澜逝世,葬在墓右。1955年6月18日纪念翟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周总理特别批示把秋白同志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墓左,还有司徒美堂之墓,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第二、三、四墓区位于公墓中央甬道的东西两侧,为文化大革命以前去世的中共部级以下、县团级以上领导人的墓地,同时葬有爱国民主人士、国际友人和参加亚非会议的遇难集体烈士,墓地共计598座。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史沫特莱的陵墓就在这里。

其实,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不只是烈士和一定级别的官员,像李克农上将的父亲李哲卿老人和掩护过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像夏娘娘等早期对革命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也在革命公墓有一席之地。

骨灰堂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央偏东的位置,分为11个骨灰室,中一室位于原护国寺第一进、第二进正殿原址上,内有林伯渠、董必武、朱德、彭德怀、廖承志、溥仪(已迁出)、傅作义、李四光等人骨灰。中一堂周围另有10座骨灰堂,安放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骨灰。

随着逝者增加,不要说墓地,就是骨灰堂的空间也变得日益紧张,虽然周总理曾指示“位置改小,盒子改小,层次加多,允许拿出,投水入地”,但到了1974年,全部骨灰堂也只剩下30多个安放骨灰盒的空格。后来,革命公墓又建立了更节省空间的骨灰墙,存放厅局级以上干部以及著名人士的骨灰。

猜你喜欢

宦官扫墓太监
我们去扫墓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明清太监也读书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扫墓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一个字的笑话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