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上的“俗语”风波

2012-04-29魏贤仁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44期
关键词:进步展示俗语

魏贤仁

摘要:本文通过地理课堂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引发了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的“家乡情结”,从而引发了矛盾,经过教师的疏导和应对,转移了矛盾,巩固了课堂知识,升华了友谊。由此可知,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特别是小男孩儿,争强好胜的心理一直会伴随着他们。如何引导和利用这一心理为教学服务,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争吵;展示;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2

个人从事初中的教学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在这二十余年里,个人对教学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孩子们也越来越“难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越来越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相互尊重,往往能促进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普通的下午,八年级(2)班,我正在给学生上地理课,学习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中国地理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异同点。在我分析完了自然地理特征之后,就和同学们聊起了北方和南方的人文地理的差异,当我说到语言、风俗习惯、风光的差别时,同学们听得兴高采烈,因为这些事物就在我们身边,大家都能感受到,课堂的气氛很融洽。就在这时,这节课上的“高潮”出现了。当谈到南北方差异特别是风俗习惯的差异时,我说:“由于南北方社会文明的发展时间有先后,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南蛮北侉,大概的意思是中原话‘侉,同样,荆楚地区比中原话更‘蛮。具有轻蔑和嘲笑的意味,是一种不礼貌的称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这时王同学突然指着一位同学(李同学)说:你们家住在北方,你就是侉子。同学们看着李同学都笑了起来,李同学满脸通红地回击道:那你是蛮子。两个学生你来我往低声争吵了起来,刚开始我没有太在意,突然李同学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竟然离开座位要打王同学,我一看情况不对,连忙把他们俩拉开,但无济于事,两个人就像是好斗的小公鸡一样互不相让,闹到最后连班主任都出面了,那一节课也被他们俩搅得上不下去了,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课后,我通过班主任对他们俩的情况做了了解,李同学是八年级刚刚从苏北转学过来的,性格比较内向,他和班上其他的孩子交往很少,而且在他的日记里有一段文字刺痛了我的心——“我真笨,我的成绩不好,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不和我玩,我感觉自己在这儿是多余的。”我把王同学找来,严厉批评了他对外地学生的不尊重态度,王同学承认了错误,并且说他不是故意的,根本就没有恶意,只是开玩笑才那样说的,想不到他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听了他的话,回头想想也对,初二的孩子还不可能有地域歧视的想法,课堂的那段话只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有恶意。但当我想找李同学谈话时,我犹豫了,那句话对于内向的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我感觉仅仅安慰性的语言不能够改变这个孩子现在的心态。怎么才能让这个孩子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中,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呢?我要好好地考虑考虑。

又是一节地理课,又在八年级(2)班。我在课堂上就上节课的事件做了一个小结,然后我说:两位同学一个老家在北方,一个在南方。那我们就让他们俩说说他们各自的家乡,展示一下各自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看看谁的家乡更美。我们先让来自徐州的同学先说。李同学站起来从徐州景点、美食、语言特色、气候特点等方面一一道来,刚开始有点磕磕巴巴,当看到同学们那羡慕和憧憬的目光时,自信使得他变得侃侃而谈(其实,这些是我故意安排的,课前一天,我让李同学回家上网好好查查家乡的风土人情,顺便向父母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景色,第二天课堂上使用)。他足足说了15分钟,还展示了他妈妈做的烙馍,同学们完全被他吸引了,课堂一片宁静,只有他的声音。当他说完坐下时,我分明看见了他眼中的自豪和欣喜。轮到王同学时,首先看到的是他涨红的脸(我没有让他做任何准备),一边说一边想,思路很乱,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到最后实在没的说了,就红着脸坐下了。这节课后,我把他们两位请到了办公室,让王同学说说感想。王说:真羡慕他的家乡有那么多美的景色,好吃的东西,很想去徐州玩玩。李同学接了一句:“到时我给你做向导。”王同学看看他,两人都笑了。我接着说:“其实,不管是谁的家乡,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你们没有仔细观察。这样,你们俩回去把各自家乡的自然、人文特点总结一下,形成一个对比型的表格,下节课让你们俩上讲台展示你们的总结成果。让你们这两个“南北双雄”来个“华山论剑”。然后拿出南方、北方自然和人文对比的表格,让他们回去共同完成。当我再一次拿到表格时,我惊讶地发现俩孩子的成果不亚于我的总结,很详细很具体,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投入了很多精力。我在整个初二年级的地理课上都以他们的总结为标准做成提纲发给学生,并署上他们俩的名字。后来我向八(2)班班主任提出让他们担任地理实验室的义务管理员,让他们协助我查找材料,准备上课的教具,维护实验室的整洁。在初二的剩余时间里,他们干得很努力,很尽责。在初二地理中考中他们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李同学取得了20分的满分。转眼他们已经升入初三了,也离开了地理实验室。一次,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李同学。他问我:老师,你在初一地理教的好吗?(我循环回到初一任教)我说:你说呢?他笑笑说:真希望上高中你还教我们地理。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感觉去年教地理好幸福!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地参与这门功课的学习。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那就是要在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尊重,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融入学习的过程之中。称赞和鼓励是孩子们成长的催化剂。因为称赞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珍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点滴的进步。

猜你喜欢

进步展示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