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

2012-04-29李松成

成才之路 2012年4期
关键词:兴趣生物学生

李松成

摘 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实践和发展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创新。

关键词:学生;生物;兴趣

在“国培计划”2011年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远程培训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而困惑;有的教师因为方法得当,善于学习总结,在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知道兴趣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情趣的培养。情感的养成主要在于教师用高度的爱来培养,包括爱国主义价值观、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

一、加强生物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进行直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每位教师所面对着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而他们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兴趣,或者被教师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或是因奖励或表扬等,学生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决定于自己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直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可用的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现在网络的普及为教师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目的,有选择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网络平台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学习《种子的萌发》一课,有实物(包括多种植物种子)供选择利用,每个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培养种子萌发的实验。教师在最后可以总结,运用网络动态地再现种子萌发的过程。可见,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增大了直观教学的力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效力,而且控制起来比较灵活。从教师的角度看,可以生动、形象地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助于直观思考问题,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受多种信息,使学生学习起来很有趣。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师学科知识素养来培养。如对生物学发展的一些前沿问题的简述,在农业领域、医学领域取得的成绩等,来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以激发学生们树立热爱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二、加强目标性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生物课堂教学目的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通常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大方面。明确而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组织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目标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助于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被激发,外来动机被强化,从而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课堂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生物学知识、科学技术和国家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并将国家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如给学生讲述我国参与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21世纪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迫切感。生物课的内容又是与身边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像社区、自然村的人口增长情况,让学生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调查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理解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让学生树立学习生物课的热情。

三、重视生物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的魅力在于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一堂课若能设计得好,准备得充分,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课堂教学之前的设想和筹划,是为上好一节课作准备。大致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1. 掌握班级中学生的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达到真正“有教无类”。

2. 熟悉课堂内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明确课堂教学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双基内容等。

3. 正确选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不论用何种方法,要做到开讲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过程生动有趣,启发思维,激发兴趣;结束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也即是重视课堂内容各部分的联系,选取最优化的方法。

4. 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

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各种实验课,要明确教师是辅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手段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问题,尽量做到不留“后遗症”。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迁移、转变的。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就可以使学生原有的不良兴趣发生转变,形成有益的新的兴趣。如学习《传染病的预防》一节课,学生对传染病传播的途径一般不感兴趣,若没有一些生活经验作基础,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无兴趣。这时让学生调查一些患过流感或腮腺炎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是烈性传染病)人,学生们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联系“非典”期间人们如何预防的,让学生写简单的预防传染病方法,也提高了学生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作用。

五、正确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兴趣

所谓正确评价是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即使学生出现了失误,甚至是失败,也应该正确对待,给学生以信任和鼓励。霍懋征说:“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直接体现。“为人师者,莫失乎爱。”爱学生本身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在生物课的一些探究实验中,实验过程和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一致,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学生对于胸鳍、腹鳍、臀鳍、尾鳍的作用有时区分不清,教师只要耐心指导,学生最后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所以说鼓励是推动学生兴趣的动力,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鼓励能使学生在表扬中找到自信,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它可以展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信息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应该避免以下几点:

1. 避免片面追求手段和技术而忽视教育理念

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效率才会高。

2. 避免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

按照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主动参与性,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达到教学系统的最优化。

3. 避免向学生罗列知识点而忽视质量反馈的倾向

多媒体技术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手段,要科学地控制知识信息量,要留给学生思维和活动的空间。

综上所述,要培养好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这虽是旧话题,但也需要我们找到新方法,因为教育活动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崔艳.浅谈生物课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

究·职业教育,2008(8).

[2]梁星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上蔡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兴趣生物学生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