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凶猛
2012-04-29
5年前,若听到谈论PE,大多指的是股票市盈率Price/Earnings;今天,人们谈论PE时,却一定说的是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
PE在中国发展之凶猛,令人感慨。自2009年7月A股IPO重启以来,到2011年末有超过50家PE机构的投资项目在二级市场完成上市后减持,涉及51家上市公司,占比22.3%。也就是说,有近四分之一的公司获得了战略投资者的支持。据不完全数据统计,PE套现的金额规模超过130亿元,实际盈利是118亿元,平均回报率为12.55倍。
根据China Venture的统计,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有336家VC/PE背景公司在A股上市,合计IPO融资3446.9亿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2010年(158家)和2011年(124家)。我没看到更进一步的统计,无从获知这些资本的投资期限。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个数字肯定小于私募投资平均3~5年的退出周期。
PE追求最大利润,于是目标皆在“上市”。过去两年多,中国一下出现了4000多只基金,平均的规模不到7000万元,其中很多获得了地方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但更多的PE,竞争力在“熟悉上市”环节。
一方面是PE霸占了准上市公司的资源,另一方面,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价格被炒高。2011年,曾有一家名为来伊份的公司,为了解决投资人太多的问题,进行了一场“PE海选”,场面十分难忘:去的PE非常多,先交方案,两轮筛选,第一轮N进6,第二轮6进4。有如达人秀。
IDG资本的熊晓鸽曾说过,PE腐败和市盈率过高的现象本质是供求的不平衡,是钱多、上市的公司少造成——问题又指向了热议的审批制。上市交易本来是个商业行为,买方和卖方博弈获得合理的成交价格和数量,为什么要设个门槛,创造寻租空间?
原因很简单,如此扭曲的股票市场,任何一个环节的放开与寄希望交易双方自我管理,都是不可能的。只改审批制,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现在看来,所谓凶猛的PE,无关神话,不过是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益最大化派生的产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