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构建与发展

2012-04-29任海,李飞,李红冠,张志超

中国市场 2012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构建原则

任海,李飞,李红冠,张志超

[摘 要]网络文化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文化,对其进行管理应注意指导性与制度化管理的科学结合。本文论述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基本原则,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运用技术和行政、法律手段、发挥舆论引导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文化;构建;原则;管理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36-02

网络文化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的新文化,互联网作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载体,既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传播途径,谁掌握了这种传播方式的主动权,谁也就具备传播某种思想文化的权力和影响力。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利用这种影响力,利用互联网推行其核心价值观,开展所谓的“准则同化”战略,以此作为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取得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利用和有效管理好互联网,发展好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

1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

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成立之日起,我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也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完善。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核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我们工作的实践,并使之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中。任何时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都必须坚持,毫不动摇。

1.2 坚持法律监管的原则

网络文化传播的纯洁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方面,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有效监管是重要的解决途径。当前,我国在网络文化建设立法方面没有突出监管网络文化传播的特殊性。应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网络文化传播的权利、义务、责任、范围和宗旨,普及网络法律,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提高文化传播的质量。

1.3 安全防范原则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确立安全防范意识,除通过大力发展相关技术来抵御不良网络文化传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教育,让整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网民)都自觉地筑起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精神防线,抵御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危害性信息的侵蚀。

1.4 服务性的原则

网络文化建设要主动出击,坚持服务性的原则,及时了解网民的信息和需求,搭建沟通平台,及时发布健康向上的信息,架起政府与网民进行交流的文化平台。努力挖掘好网络平台上的交流沟通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政府和百姓的互通、互信和互助的渠道,为和谐文化的发展创造新的土壤和有利条件。

2 做好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网络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这就意味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网络文化建设,把民主精神、时代精神与内容烙印到网络文化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传播,培养网络使用者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判断力,唤起自觉维护真理,维护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从容应对不良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努力占据网络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切实掌握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2.2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在创造好的网络文化作品上下工夫

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必须以强大的网络文化产业为支撑,不断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能力。积极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以市场为依托,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提高网络产品的服务和供给水平,加快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等网络文化工程,积极构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创新能力,追踪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关注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拓展网络文化服务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广大网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

2.3 搞好阵地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有广泛影响的中文网站

网络文化是当前国内外各大网站的发展焦点,大多数网站都重视网络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发展。在网络文化领域,“马太效应”特别显著,少数几家领先的网站,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它们的企业意志常常能对网络文化的发展轨迹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要迅速建设一批受网民欢迎又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点的大型中文网站,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站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推进创新,促进发展,把重点新闻网站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平台;推进重点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发展活力的新型管理模式。

2.4 发展网络文化技术,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文化的管理水平

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必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是网络文化的缘起,也是各种网络文化安全的管理模式的保障。要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文化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加快建设中文域名服务器,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软件,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改进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手段;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通过研制和开发先进的防范病毒传播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建造防火墙,启用分级过滤软件,对网上内容进行甄别,将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网站予以屏蔽、过滤。

2.5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行政化和法制化管理

互联网在我国属于新兴管理领域,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传统媒体,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因此,在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方式。目前普遍存在大量使用行政手段管理网络文化的现象,行政手段亟须规范,法制手段又明显欠缺。因此,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首先,各级政府都应该把网络纳入治理的责任范围,合理解决网络的无区域性和跨区域性与政府设置的区域性之间的矛盾,统筹协调地方网络文化行业管理部分、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建立完整的互联网管理责任链,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其次,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实现对各类新兴技术的立法。必须针对传统法律法规进行更新与释法。在法律法规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和范围,在明确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彻底改变执法不严和无明确执法部门的现象。

2.6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提高网络文化的公共服务水平

网络舆论是当前影响网民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舆论主体的分散和无组织的特点,在不少情况下许多公众仅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经验尚不能明确自己应当对社会性问题持什么观念和态度,因而在表达观念时有意无意地总是需要参照系。”“态度的形成必须有参照系。人们关于某个事件的态度,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仍然是潜在状态,尚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态度。” 在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发生后,会在网上逐渐形成舆论,“在这个过程中,参照系是舆论主体形成一致性的态度、观点和意见的价值评判标准,什么样的参照系被采纳和接受,直接导致什么样舆论倾向的形成。”要积极推进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集中组织网络正面宣传战役;要加强对网络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密切关注分析网上舆论动态,重点加强对新闻跟帖、论坛和博客等互动栏目管理;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善于运用群众网络语言与网民交流互动,解疑释惑,析事明理,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增强正面控制力和影响力。

要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网上舆论管理水平,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主动出击,主动引导,力求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澄清事实,遏制恶意炒作,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话语权。

要提高网络文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点,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主动发布相关信息,满足网民的需要。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将政府信息资源充分上网,把政府网站建设成为为民、便民、利民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69.

[基金项目]2011年度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101A522)。

[作者简介]任海(1969—),男,陕西人,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构建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