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

2012-04-29张忠华桑瑜

高校教育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青年教师大学

张忠华 桑瑜

摘 要: 青年教师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主力军。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30年来学者们对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职业道德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中还存在着内容泛化,缺乏理论深度和创新性;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信度;研究内容与领域比较狭窄,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混乱等问题。细化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条目研究,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5-0071-05[HT〗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担负着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所以,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引导施教的教育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急剧的膨胀期,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61.99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134.31万人,10年间新增教师72.32万人,入职时间不足10年的大学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8%。若以200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07.6万人来计算,到2010年入职不到6年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①。若以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为青年,我国大学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占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角,他们的职业素养、专业化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是其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对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与反思,进而提出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发展方向。

一、 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大学教师职业素养”、“大学教师信仰”、“大学教师伦理”等关键词进行题名精确匹配搜索,1980—2011年共搜集到文献246篇。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1980—1989年仅有2篇文献,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够。从1990—1999年共检索到有关研究论文38篇,研究内容涉及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内涵、职业道德建设内容、社会经济转型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和规范机制等问题。2000—2011年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06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人们研究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高潮期。此期内,在研究内容上,不仅研究普通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还研究了各级各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这是与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

二、 研究的主题内容

1.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研究。纵观不同时期的研究文献,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表述不一,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在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研究上,争论的焦点是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以“教师职业”为对象和内容,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到公德领域去理解;而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这是把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其实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职业道德关注公德,教师道德关注私德,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不加区分,公德私德混为一谈,可能造成教师无谓的道德负担,不关注教师道德,仅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又不能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2],所以,理想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把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

2.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研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上,学者们大多数提到了以下几点内容,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尊重学生、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2011年10月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列出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共计6条,分别是爱国守法、敬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3]。由此可以看出,各个专家学者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已经基本涵盖了教育部制定的规范内容。需要指出不同的是,有的学者提出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而教师专业伦理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的总和[4]。

3.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研究。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生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职业行为失范,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5]。二是在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上存在着“泛”。在学校工作中重教学与科研,轻师德建设。三是在管理上的“软”。没有构建出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上的“空”。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滞后、形式单一,方法落后。五是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的“虚”。从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队伍不稳定,素质水平不高,职责不明[6]。

4.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由于各个研究者从事研究的视角不同,学者们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可以看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对自身自律不严,在思想上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道德水准不高[7]。二是价值观念偏差,受市场经济不健康思潮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错位。三是机制不健全,高校师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培养、监控、评价与激励机制缺失,师德建设队伍缺乏活力,职业道德建设动力不足[8]。四是自我困惑,一些青年教师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不良风俗的影响下,在自我道德修养上产生一些困惑,最终导致教师敬业精神缺失,再加上学术道德机制不健全导致学术腐败现象蔓延[1]。五是当代大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淡化,不少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工作上,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则相对“淡化”和“弱化”[9]。

5.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策略研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研究上,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与方略。例如,在前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加强师德建设要从政治素质着眼,广泛宣传发动,提高道德认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现代化、形象化、典型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以自我教育为主,坚持民主性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针对性;要注意处理好渐进性与复杂性的关系;要制定规范,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局面。在中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奉献精神;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重视教师的道德威信;热爱学生,乐于做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教育者、引路者、指导者[10];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典型,关怀教师疾苦,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11];加强领导和培训,提高认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法立德,建立规范行为的保障机制[12];用健康的心理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10]。

在新的世纪,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有:第一,师德教育方面。努力学习高等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师德建设应该在党委领导、行政领导、各级群众组织和社会的支持中进行[13]。第二,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书育人意识,提高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第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与时俱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第五,在舆论环境方面,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创造关心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关心和爱护教师。第六,做到“自律与他律”结合、德治与法制结合、扬善与处罚结合[14]。第七,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改善管理环境。第八,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优化内外环境。第九,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落实教师主人翁地位。第十,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性制度、政策性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五大机制即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淘汰机制、评价机制、运行机制[13]。

三、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来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前人已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深层次研究上来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研究内容比较泛化,缺乏理论研究深度。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只是从表面现象论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深层理论分析。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研究多半是将普遍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及规范套用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上,而没有对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背景、年龄特征和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缺乏对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理念的深层理论探讨。例如,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道德研究,究竟是在其专业活动领域内研究,还是扩展到教师个人整个生活领域来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成果。

2. 缺乏与时俱进,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一个密切联系时代发展的问题,时代不同,社会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就不同。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继承性有余,而创新性不足,特别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新理念没能及时得到体现。例如,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养成。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研究多,而对随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研究较少。前后研究成果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3. 社会调查范围不广,研究成果缺乏信度。有学者在论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时,仅仅以自己所在的单位为调查对象,发放的问卷量较少,没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个体性,但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研究结果仅能反映一个高校或者一个城市的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反映出全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基于其研究结果的个别性,其提出的改进对策也缺乏广泛的应用价值。

4. 研究视角比较贫乏,研究内容与研究领域没有拓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需要我们从多视角进行研究,可以从职业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研究。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学者是在教育学、伦理学层面进行研究的,还没有形成多学科研究这一问题的格局,因此,有关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内容与研究领域比较贫乏与狭窄,在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某些问题的论述上不够丰满,缺乏信度和效度,也严重影响了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策略的多元建构。譬如在对加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上,学者们仅仅从制度建设和师德内容本身的建设以及舆论环境等方面做出探讨,而没有从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职业伦理学等多角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上,很多文章都是泛泛而谈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内容,而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具体细节方面的研究不多,观点也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5. 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从笔者搜集到的有关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200多篇文献情况看,理论研究的文献占到96%以上,而实证研究文献非常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没有紧密结合。正如前文所说,教师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机制、教育智慧都是在实践中磨炼的结果,仅凭理论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笔者可以看出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从表面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没有实证数据的有力支撑,其研究结论都是“拍脑袋”的结果,其理论分析、实践对策都是其“逻辑分析”的结果,缺乏具有活力与实效的对策。

6. 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培养策略混为一谈。在上文总结的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策略中,不少研究者把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育途径策略混为一谈,有的把职业道德内容当做途径与策略,有的把途径与策略当成职业道德内容。其实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是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敬业爱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与策略。通过学习前人敬业爱岗的事例,激发当代青年教师敬业爱岗的精神,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与策略。

四、 对深化大学青年教师

专业道德研究的反思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已有的先进成果,对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创新,不断拓展思路,逐步建立其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

1. 深化理论研究,建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教师作为职业或专业已是世人公认的结论,作为一种专业,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专业劳动和管理,都要求其职员具备专业特征和专业劳动规范,这种专业规范就是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要求。一般说来,教师的专业道德应与其专业劳动特征相适应,教师的专业劳动具有性质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合作性,劳动时间的连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劳动过程的周期性,劳动效果的滞后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师的专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殊价值和特殊专业道德内容。例如,教师专业劳动时间的连续性与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就决定了教师专业具有无私奉献性的道德要求;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就要求教师具有为人师表、高尚人格的专业道德要求。在今后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研究中,我们一定要依据一定的分类理论,对教师专业道德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进行精确确认,并使各项内容之间建立逻辑结构体系,使之系统化与理论化,为开展教师专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利的参照系。

2. 开展广泛的实证调查研究,把握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症结。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然后在专业道德规范体系指导下,通过设计问卷进行广泛的调查,结合访谈等方法,对调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在结论的处理上,看到优点与成效,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加强培育策略的贯彻与落实,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3. 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的研究中要杜绝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脱节的现象,用正确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证研究,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要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修正、补充和证实理论的科学性,使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好地支撑理论的发展。

4. 开展比较与借鉴研究,做到“洋为中用”。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已被研究所证实[15]。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起步早,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和成熟,有许多研究成果对我们开展同类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我们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外来的经验,通过比较和借鉴,将国外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达到“洋为中用”,尽快制定出中国大学教师的专业道德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体系。

5. 细化教师专业道德内容条目,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略。在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研究中,特别是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每项内容采用哪些途径和策略才能有效实施的问题上,我们的研究要细化到位,不可空泛而谈。同时还要加强大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研究,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轻装上阵,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否则,如果青年教师的生存有问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专业道德无异于南辕北辙,对这些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条件性知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总之,随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将逐步走向教师专业道德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 挚.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8(9):33-37.

[2] 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2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EB/OL].(2011-10-12)[2011-12-2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2_gggs/201110/125

602html.

[4] 黎琼锋.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35-38.

[5] 沈 强,李国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6):118.

[6] 刘瑞平.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24-27.

[7] 高亚东.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3):81-83.

[8] 陈海燕,胡 琦.解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J].中国电力教育,2009(5):45-47.

[9] 王德勋.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矫治[J].教育探索,2004(10):84-85.

[10] 吴晓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浅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1-72.

[11] 冯润福.浅谈经济转轨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11):41-42.

[12] 周瑞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2):135-136.

[13] 杜公卓.以德治国全面推进师德建设工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1(5):5-8.

[14] 马书文.新时期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环境研究[J].教育探索,2010(4):15-16.

[15] 王丽娟.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阶段初探[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3.

(责任编辑 朱漪云)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青年教师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