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

2012-04-29陈亚珠唐炬肖登明

高校教育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学术协同学科

陈亚珠 唐炬 肖登明

一、 协同创新,需要有健全的

科学研究队伍体系

陈亚珠,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所长。陈亚珠院士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40余年。早期在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成绩卓著。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率先将新兴科学及工程技术应用于无创伤医疗领域,医工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成为该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陈亚珠研制成功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超声领域创新性取得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近30项。

记者:陈院士,您好!您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在过去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对党和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科技人才,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教育部最近推出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工程的?您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协同创新工程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陈院士:我认为从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提出 “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到今年教育部推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

因为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而高等学校是各国知识、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所应当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任务。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是不相匹配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鼓励创新的机制缺乏,使得我们在许多领域的科研成果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这也许是为什么“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强烈反思的原因。再就是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在不断涌现,许多困扰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健康灾害、社会灾害,都不能仅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自然学科内部各门类的协同创新,同样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需要高校与企业,与科研单位,与世界先进技术组织的合作协同创新。

我本人的专业研究就是将物理学中的高压静电科学与生物医学结合,近年来,我积极带领研究团队向世界医学发展最迫切需要攻关的治疗领域进军。致力于肿瘤治疗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亲自主持研究开发了多项新的肿瘤治疗设备,其中大型治癌设备“多元阵超声辐射治癌系统”、“多极射频治癌系统”、“热疗/化疗/放疗联合治癌系统”等大型治癌设备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目前,在主持研究全新的“球面阵列相控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努力攀登世界超声治疗领域的新高点。在科学研究中我体会到建设一支能够协同创新的科研队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要健全科学研究队伍体系,就要把高等学校的科研队伍整合起来,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科研队伍体系,从纵向形成科学研究的金字塔结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同时,从横向上要面向行业和企业技术人才、创新能手,组织形成一支企业科研技术队伍,实现与高校科研队伍的无缝对接。另外,放眼全球努力吸引国际优秀科研人员加盟我们的科研团队,有些人才虽然不能为我们所有,但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完善科学项目管理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为国家急需的战略发展提供知识智力和人才服务。把高校的科研项目、相应资金及其资源,集中到全国高校的重点科学项目上,进行归口管理,统一安排。科研协作是培育科技创新的摇篮,被有序排列组合的科技资源,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常会产生“1+1>2”的累加效应。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社会重大需求的基础上,更应该利用各个高校的特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阶段开展校际合作、企业合作、研究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加速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在建立协同创新的科研队伍体系中,高等院校还应主动承担为企业培养科技队伍的职责,高校可以提供人才培养计划,帮助企业技术人员掌握创新技术,从而为企业提供服务[2]。队伍建设非常重要,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策略,开展激励机制、协作机制,把理论和口号落实在行动上,申报“2011计划”项目首先要考察项目的队伍是否建立的好,是否体现了协同创新的要素,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忽视了队伍建设就很难实现赶超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

二、 协同创新,需要有广阔的

国际合作视野

肖登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了电力部门的10多项科研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经费1 000万元以上。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主编中英文著作教材多部。

记者:肖教授,您好!您长期从事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过许多与国家电力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在与企业合作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想请您谈谈我国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与需要提升的方面?

肖教授: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高校正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担建设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或平台,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务,使高校总体科技实力大大增强,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大大增强。此次教育部发布的协同创新“2011计划”,就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国际竞争的新格局提出我国高校综合改革的一幅新的战略蓝图。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还不强,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中试条件和生产基础,导致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甚至有的还缺乏小试与中试设备,造成科技成果与应用脱节。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3],因此高校应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参与和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与世界上高水平大学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差距不仅反映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科研水平和经费投入上,也反映在人才培养观念、教育管理模式等方面。高水平大学都非常重视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从全世界聘任高水平专家任教,另一方面应鼓励自己的教授走向国际,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成员,应邀作学术报告等。教师队伍避免近亲繁殖,不直接留或少留本校毕业生任教,确保教师队伍的来源多样化。高水平大学要积极争取尽可能多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科研项目可以增加对国际前沿科技的了解并提高创新能力。另外,我们在推进“2011协同创新计划”时,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积极引进一大批海外杰出人才,才能走上科学的前沿,大量引进这些人回国服务,可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战略。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快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可加快我国高校的学术水平紧跟或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作为我国高校的长久战略任务,还是应以培育本土人才为主,让本土人才成为我国科研的主力才是根本。只有中国高校自己具有培养人才,培养大师,培养领军人才的能力,中国才是真正发展了。培养本土人才,应该从年轻人开始,国家应加强对于这一批优秀的本土年轻人的资助强度,一些国家的资助计划(如千人计划),也应该给本土的优秀年轻人资助机会。培养本土年轻人,只要给他们舞台,给他们资源,就能使他们脱颖而出,赶超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高校应积极鼓励优秀学者到国际学术组织和机构中担任重要学术职务,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寻找高端学术合作伙伴,与海外一流的学术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广大学者参加各类重要学术会议,并通过学术对话和学术论文将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推介,这样便可紧跟且参与国际学术前沿课题,使我国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争取积极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并一定要安排国际上在这一领域有影响和声望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 突出学术权威性的优势,突出学术上的先进性和应用上的实用性,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注重学术交流的质量是反映学术会议的水平,使到会代表听后都认为参加这种会议受益匪浅, 能学到不少新知识, 了解不少新信息, 开拓视野、拓展思路,这样便可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科研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科研理念,促进我国高校的改革发展,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高校国际学术合作的工作主要归结为引进国外智力资源,聘请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推动教学、科研、管理不断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准。选派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外学习、进修、培训、访问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开阔眼界,了解世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扩大中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目前高校中的国际交流合作化意识有待提高,应鼓励各项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这对于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国际化程度有很大帮助。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是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之后的第四大职能。要扩大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双语教学任务、在赴国外进修提高中,切实保证效果和质量。

三、 协同创新,需要有人才、学科、

科研三位一体的团队和梯队

唐炬,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大学电力装备安全与技术研究院(“985”科技创新平台)常务副院长,主要分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98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研究生工作。

记者:唐教授您好!作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您认为此次教育部推出协同创新的“2011计划”,其核心内容是什么?请您就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话题谈谈您的体会和观点。

唐教授:最近,教育部推出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国家希望通过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我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对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教育改革,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服务意义非常重大, “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我本人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电力装备安全与技术研究(“985”科技创新平台),应当说与这一计划的精神是高度相关的,多年的实践说明,要搞好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缺一不可。我们要从关注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牢牢把握这三个基本创新要素。

首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基本任务和责任,同时需要创新环境和机制来保证和激发。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梯队,要把学科建设好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努力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建设学术梯队中成员的年龄配备要力求使之呈现承接有序的最佳状态,比较合理的结构是老中青相结合,大致呈三角形或梯形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学科梯队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使学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实践基地。高校需加强中试基地或工业性试验基地的建设,或者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科研实验基地,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成效。高校可以每年挑选一批优秀大三学生加入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从而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再次,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从国家战略安排和自身优势出发,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从科研的价值取向来看,产业界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带来丰厚回报的应用开发研究,对那些短期内很难带来经济效益的基础研究则很少进行投入。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论前沿的创新,而非研究成果的工业化,故高校的基础研究应建立在学科平台建设中,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并投入经费来建设。用长远的眼光看,基础研究的能力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并能带动国家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最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要以学科基地建设和各类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加大建设经费投入,科研硬件条件应不断更新,通过承担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使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团结优势快速壮大,从而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经费、政策等方面“2011计划”将给予重点支持,以保证其建设、运行以及机制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在教育部出台的“2011计划”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这其中不仅是对学生的培养,对大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对青年教师而言,不能重科研而忽略教学,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因为教学是办学的根本,科研是教学的源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活力,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对科研的关注使教师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这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精心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这说明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高校还应定时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学科团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现代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要把从事同一学术领域研究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承担培养学生、发展科学任务的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时,也要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学科团队就是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团队是高等学校中教师队伍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研究工作的队伍。学科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依托的学科,也就是其所从事研究的学术领域,与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大致相同,相当于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学科团队有时也称学术梯队,按二级学科组成的学术梯队称为学科梯队,按三级学科组成的学术梯队则是学科梯队的子梯队(或称课题组)。创新人才培养是关系到“2011计划”中,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应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以保证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高等教育迈向国际一流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 程晓农.面向需求,协同创新,揭升为国家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4):1-3.

[3] 高 峰.完善我国研究与发展(R&D)统计制度的对策与建议[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5-88.

(责任编辑 东 彦)

猜你喜欢

学术协同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学科”来啦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