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养猪
2012-04-29叶扬
叶扬
在主业微利或亏损经营的情况下发力非钢产业,此时几乎已成为全国大中小型钢厂的故事翻版。
曾经处于被剥离行列的非钢产业,再度成为钢企新的利润支撑点,是旧曲重弹,还是别有新声?
养猪、养鸡、种菜、卖红酒,幼儿教育、水电维修、汽车租赁,能想象这是一家钢铁央企在做的事情吗?
从一年前首次涉足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到如今准备全方位覆盖城市后勤现代服务业,武钢集团正以一种外界看来颇为“激进”的姿态,推动旗下非钢业务的发展。
“去年武钢集团利润率不到2%,远低于全国工商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3月1日,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感叹。即使是这样的成绩,还是依靠公司统筹钢铁主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
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总额为875.3亿元,同比下降4.51%;销售利润率只有2.4%,较2010年的Z91%再度下降,中国钢铁业主业的亏损面正在_.扩大。“钢铁工业发展至今,已不可能出现简单的大规模扩张。这个时候企业寻求什么样的新发展,是一个问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说。
不只是武钢,在主业微利或亏损经营的情况下发力非钢产业,此时几乎已成为全国大中小型钢厂的一致行动——无论是与钢铁生产主业相关的矿山资源、机械装备、加工配送,还是关联度不那么大的房地产投资、金融服务、甚至绿色养殖等领域。
大批钢企的“不务正业”,是产业寒冬下的权宜之计,还是中国钢铁业倒逼转型的战略举措呢?
发力“非钢”
在奔赴全国两会前,邓崎琳一番关于“养猪种菜”的投资理念,引发众多关注。
“武钢将在周边购买几千亩土地,用于养鸡、养猪、种菜,开展立体生态养殖,产品除供给武钢后勤集团,还可在市场销售‘武钢牌蔬菜。同时,依托武钢强大的部门机构支撑,开展幼儿教育、水电维修、汽车租赁等城市后勤现代化服务。”他说。
3月5日,武钢集团内部一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武钢与中粮集团合资创办的位于武汉新洲的万头养猪场确实已准备启动,年内就将有生猪出栏,但是他认为外界对于武钢“绿色养殖”的解读过于渲染。
“这只是我们武钢‘相关产业领域其中一个小部分,我们还有高新技术、工程技术、海外资源、化工产品等多项产业。”他向记者表示,“武钢后勤集团本就有幼儿教育,宾馆物业、餐饮配送等业务。即使在早前,也有养猪、养鸡的经历,以满足职工需求。”
即便如此,武钢对非钢产业的集中发力,确是在2011年变得越加明晰——在武汉食博会上推出武钢牌红酒,为深圳建成8座充换电站,中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BT项目,竞得奇瑞汽车河南整车生产基地冲压核心工艺总承包经营权,等等。
2011年,武钢集团生产钢材3736万吨,销售收入2180亿元,利润36亿元,利润率远远低于6%(2011年工业平均利润率);而武钢的近20个“非钢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占全年集团36亿元利润的比例高达58%,53年来首次超过钢铁主业所贡献的利润。“与主业相比,近几年武钢的非钢产业都比较赚钱,而钢铁行业在未来5年还将保持这样的低利润。”邓崎琳说。
按照武钢的规划,整个“十二五”期间,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码头、天然气公司、投资融资等非钢产业的投人将达390亿元,未来3年内非钢板块产值将超过1100亿元,占总收入的三成。
故事翻版
武钢传出养猪的消息之后,有人算了一笔账,以眼下螺纹钢约4700元的吨钢价格,折算平均每公斤钢材为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也已近26元,一公斤钢材价格还抵不上200克猪肉。从2012年起,除了防城港项目,武钢在钢铁产能扩张上将不投一分钱,投资重心放到相关产业。
另一大钢铁巨头河北钢铁集团,也表示要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到“十二五”末,非钢产业板块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
对钢铁企业而言,钢铁主业或能承担钢企经济规模的提升,但“相关产业”才是保障效益的砝码。
2011年,济钢集团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加8%。但其中非钢产业已经实现利润近5亿元,超过集团整体的盈利水平;2011年,酒钢集团不含母体在内的非钢产业完成收入270亿元,较上年增加104亿元,占整体营收826.8亿元的27.9%;利润同比增幅83.5%,成为酒钢成绩单的支撑点。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重钢集团。2011年,重钢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非钢产业销售收入121亿元,实现利润4.9亿元,承担全集团的效益重任。
“在相当长时间内,钢铁行业都将处在同质化竞争的微利时代,主业处于亏损边缘,各个集团都需要重视非钢产业的发展,多元化非常重要。重钢的重点就是环保产业、矿产资源、制气等几大产业。”重钢集团总经理刘加才说。
旧曲新弹
3月5日,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往钢企的多元化经营,多为内生型的产业格局,如果这一轮能以外部市场低谷为契机,通过对非钢产业的投人发展,来促成企业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则是一种进步。反之,如果只为一时之需而非长久战略,则风险较大。”
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很多城市与钢厂之间构成紧密的互生关系。74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建在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钢厂兴办的医院、学校、居民区、电影院、建筑设计院等公共性质的单位,几乎遍布每一个国有大中型钢厂所在的地区。
在上一轮钢铁业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大多钢企实施主辅分离改制,集中精力于钢铁生产主业,以及矿业资源等与之高度关联的非钢产业。在产能严重过剩又逢经济危机的当下,曾经处于被剥离行列的非钢产业,再度成为新的利润支撑点。此举是旧曲重弹,还是别有新声?
“集团产业化和产业化集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过去钢铁企业因主辅分离形成的产业板块还是被动围绕着钢铁主业走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石洪卫说,“能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产业化钢铁集团,才是我们期待的理念的颠覆性变化。”
上述武钢集团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发展非钢,不仅仅是出于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内部职工需求的考虑,更是决心要往市场化方向走,包括引入社会资金合作等方式。”
事实上,在国际领先的钢厂中,不乏有非钢产业经营得当者,如德国蒂森克虏伯旗下的电梯、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及贸易业务,日本JFE的钢铁、工程、城市开发、微电子、科研五大核心领域。
无论是上述两家,还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浦项制铁等国际巨头,在发展非钢业务时都坚持以钢铁为主业,突出钢铁特色和优势,视不同情况对主业实行工厂制或公司化体制;并且都对非钢产业实行了公司化体制,集团与非钢产业构成母子公司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