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的艺术
2012-04-29吴晓波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或许是最近三四年间最困难的时候,从201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看,比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还要危险。但是,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今年是什么状况?现在是在中国1978年以后改革史上的第八个宏观波动周期。
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是1978年以后中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年份。1993年之前,叫做治理整顿,1993年以后叫做宏观调控,总的来讲就是经济发生大规模波动的一个年份。这些年份的发生,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经济过热,一个是经济过冷。这些逢8的年份是经济过冷的年份,需求不足,购买力下降,找不到产业的增长点。1981年、1984年、1993年、2004年是经济过热的年份,电也跟不上,水也跟不上,物价高涨,通货膨胀。是过热可怕还是过冷可怕?
中国经济如果过热会出现什么情况?会出现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老百姓对改革政策不满,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过冷会有什么情况?会出现企业破产,公司裁员,失业率提高。是贫富差距大可怕还是高失业率可怕?在我看来后者更可怕,失业率提高以后这些人就是无产者,他们到城里之前种的田也转包了,所以他们回不到农村去,然后就在城里面盘踞,那是最可怕的。2011年,中国发生了很多起老板跑路事件。很多人说这些老板欠了银行5亿、10亿元人民币很可怕。地方政府觉得什么最可怕呢?老板跑了以后留下了3000个员工,那要比5亿元、10亿元可怕得多。如果只是10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先给一些授信还可以熬过去,但是3000个员工每天都要吃饭,没有工作怎么办?所以失业率提高是一个大问题。中国经济大的改革,或者大的投资都是发生在这些年份。
现在是在哪个时间点上?今年一定是宏观经济比较波动的年份。历史上看,今年是三个矛盾交界点。
第一个是政府换届年。3月22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里面提到很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汇率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但是没有一个改革会在今年12月前开始。
第二个是4万亿元的投资终结年。2008年第4季度以后,国家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和2013年全国27个省市的地铁全部要开通,整个投资要终结,投资终结就需要新的投资点。
第三个是宏观周期的到达之年。在过去30多年里,整个宏观经济波动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四年到五年为一个波动周期,老一辈创业者把这个叫做“春夏秋冬”。我曾经采访过吴仁宝这样的老创业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说搞了几十年中国企业就是“春夏秋冬”。“冬天”到的时候马上找个角落躲起来,春天到的时候,到处去抢资源。
在中国,企业要天天关注政府,要跟政府走得近,但也要注意安全性。
十年一次萧条,改革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波动过程中,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我们是唯一一个连续30年GDP保持8%增长的,即便是在美国、日本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没有连续30年GDP增长8%以上。
因此,2008年之后这一轮与以往七次宏观周期相比产生了几个新特点。
第一, 1978年以后第一次面临与欧美市场同步萧条。1993年以前中国经济跟国际市场几乎没什么关联,1993年以后这是第一次同步危机。
第二,2008年以后的改革,跟1998年、1988年、1978年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一次没有用改革的方式做,1978年、1988年、1998年是中国三次最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点。但这次是通过制造泡沫的方式,经济在2012年会迅速进入硬着陆状态,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中国的消费者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消费者,内需极度旺盛。
第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利益分化加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激化。
又一个民企崩溃年
仔细对照宏观周期和民营企业的败局时间,你会发现,每一次宏观调控之年一定是民营企业的崩溃之年。所以,2012年一定是中国民营企业又一个崩溃的年份,今年会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要非常警惕。
1998年以前跟中国做企业的人说企业倒闭他们都不相信,怎么可能会倒闭呢?到处都是钱。温州人当时发电报,经常写道:钱多人少。但是,谁也没想到1998年发生了一次内需萎缩,整个东南亚地区萎缩。国内也随之需求紧缩、信贷紧缩。2000年我写了《大败局》,写了十个企业,有七家是死在那一年。最大的连锁企业、最大的酒厂、最大的民营高科技公司都是死于那一年。
在中国做企业一旦失败,中国人的民族性告诉你,第二次崛起的机会非常少,所以一定要谨慎,不要让企业破产。企业破产最大的损失是什么?不是你的资产,是你的信用。你的信用破产了,没有人愿意跟你打拼,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你,没有政府支持你,没有消费者相信你。这些都跟钱没关系,都跟你的信用有关系。即便是哪一天你的企业破产了,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信用破产。但是,99%的企业失败者,当他失败的时候他的信用也破产了。
2004年5月,政府整顿能源、房地产行业。当月,中国股票市场暴跌。2006年我写第二本《大败局》,十个企业五家死在2004年。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德隆死了,创办了27个软件园、拥有土地1.2万亩的托普也死了。托普欠了35亿元的贷款,当时企业只卖了2元。
2008年,黄光裕被抓,杜双华被国有化,蒙牛被国有化,联想、TCL国际化巨亏,山西煤老板出局,广东、浙江的企业大规模倒闭。跨国公司的中国败局:贝塔斯曼、柯达、达能等。
崩盘的年份同时又是弯道超越的年份。跑过400米、1000米的人都知道,开始两人,速度差不多,不分高低。什么时候你可以超越对手?就是弯道部分,两个弯道过来以后,胜负就出来了。导致企业和同行业中的企业差距拉大的年份,我们叫做“弯道之年”。
中国的一个规律:1998年、2004年、2008年,这些年份包括现在的2012年是弯道年份。同时可以看到一大批企业倒闭,哀鸿遍野,但有人也会在获取大量的资产。1998年发生的内需萎缩,倒了一堆企业,但同时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开发房地产和进行巨额公共设施投资,整个经济从轻型化向重型化的产业转移。当时的企业如果进入钢铁或者跟钢铁有关的行业,未来几年就是大发展的年份,潘石屹就是这样起家的。这一年拯救国民经济,把一个最具有泡沫性的行业从笼子里放出来了。朱镕基总理抓经济,最喜欢汽车制造业,最恨的是房地产行业。因为他知道这里面有巨大的泡沫,所以1992年、1993年整顿房地产,上海、海口、广西、北海一大堆烂尾楼。中国本轮城市化什么时候开始呢?1998年。此后在中国赚钱的不再是做家电、服装、纺织业的,是跟重型化有关的产业。
1998年,外贸乏力,欧盟崩盘,整个东南亚经济瘫痪。在此之前所有外贸公司都是国营的,这一年允许做民营外贸,从外贸制造业以及跟外贸制造业有关的电子业、互联网开始崛起。
另外,1998年内需萎缩,当时张瑞敏讲过一句话,“我的利润像刀片一样”。渠道革命从国美和苏宁开始崛起,之前就是一个小的家电卖场而已。
所以崩盘之年一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时如果作出正确选择,可以挖掘大量的商业机会,将崩盘之年逆转为弯道超越之年、新的商业英雄诞生之年,所有都在宏观调控中发生。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1998年朱镕基当选总理,全国“两会”全球记者招待会上,他当时说三年搞活国有企业,没有人信,后来二十来家国有企业,三年真的搞活了。国有企业从150个完全竞争性行业中撤出,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产权改革,卖给了私人。如果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企业原来是家国有企业的话,99%是1998年—2003年之间完成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把产业工人大量清退,资产变成个人的,但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改革。
2004年,能源投资过热,企业整顿,倒闭了很多企业。但如果这个时间点,在钢铁、铝业、新能源坚持住,未来五年会获得大量的商业机会。政府为了完成GDP增长任务,进一步推动城市化。2004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热基本上在东南沿海的少数城市,2004年以后到了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开始房地产热。内需也再次启动,休闲产业,像网络游戏、旅游、服务业全部是在这个时候大爆发的。
2008年,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宏观调控,经济形势非常紧张,温家宝总理开始推行4万亿元投资。内需低迷,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政府一定会通过制造泡沫的方式把钱从银行里挤出来。地产强力启动,2008年以后中国大量的房地产公司赚钱。
2008年,外贸乏力,政府谈产业转型,怎么转?内需转热,像电子市场、汽车行业高速发展。
另外,2008年,资金猛增,货币大量增加,现在有将近80万亿元的货币。经济学上说,当一个国家的GDP总量跟M2(广义货币)一样的话就是恶性增长,钱就不值钱。资金产生大量泡沫,老百姓往哪里投?风险投资、信托理财、创业板,这两年创业板上市企业市盈率吓死人,80倍、100倍的市盈率哪来的?是这个企业效益特别好吗?不是,是因为马路上都是钱。
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是全球表现最好的经济体,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中国经济是增长最好的,所以全球金融出现了中国概念,谋求海外上市,但中间也出现了很多像麦考林这样的企业。
向内需驱动的重大产业时刻
中国现在开始由外贸向内需驱动的重大产业时刻。我把2009年称为中国内需市场的新一轮启动之年。前十年,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2009年,外贸萎缩,所有在中国做外贸企业的人开始觉得末日降临,钱越来越难赚。
整个20世纪80年代我们是短缺经济时期,90年代是过剩经济时期,21世纪中国出现了三大引擎:出口优先,为全球服务,国内是地产,外贸是中国制造。现在我们进入到第四个时期,未来将是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
现在开始做内需,是不是像父辈那样做企业,找很多人,圈很多地,把一个企业从一亿元做到一百个亿元?那你没机会了。
对所有中国做企业的人来讲,用信息革命成果全面再造中国制造是未来之路。2009年是信息革命元年,2010年美国占8%,中国占3%。在这样的一个大规模的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制造业的产业时刻,在中国是没有夕阳行业的,中国当前哪个行业是好行业?全部都是。
现在做公司的模型跟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模型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中小企业开始发展,我认为有三大基因是必备的:第一,一定要有电子商务的基因;第二,一定是一个专业公司;第三,要提高利润率。
父辈那时候做服装,一台裁缝机变成二十台,二十台变成一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变成一个工业园区,然后全国开一百个店两百个店,是这样的一个企业模型。这样的模型未来会被淘汰掉。我讲的电子商务,第一个是有没有用信息化革命的手段再造公司内部所有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是一个公司内部的信息化改造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有没有形成一种虚拟关系和搜索关系,建立消费者关系。所以不是到网上开一个网店就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它关系到企业内部改造和对外的改造。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本文据吴晓波在百度创业家沙龙中演讲口述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宏观经济中的败局和机遇共存
每一次机遇
1998年
1.轻型化向重型化的重大产业转移
2.开放进出口权
3.渠道革命-家电渠道商
4.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998
1.最大商业连锁公司郑州亚细亚报亏,创办人失踪
2.最大民营酒厂秦池爆出“用川酒勾兑”丑闻
3.最大民营高科技公司巨人集团爆发财务危机
4.最大保健品企业山东三株危机曝光
5.“中国首富”牟其中被金融监管调查
6.广州太阳神巨亏,创办人辞职
7.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公司陷入困境
2004年
1.整顿钢铁、铝业、新能源
2.城市化-基建业、房地产
3.内需再启动-休闲产业崛起
2004
1.最大地产公司天津顺驰资金链断裂
2.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市值1200亿元的德隆集团崩盘
3.创办27个软件园、拥有土地1.2万亩的托普破产
4.第二大家电企业科龙报巨亏,顾雏军被关押
5.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铁本,遭到查办
2008年
1.4万亿元计划-基础设施、机械装备
2.强力启动地产
3.内需转热
4.投机盛行-风险投资、信托理财、创业板;5.海外上市
2008
1.“首富”国美黄光裕被捕
2.“次富”日照钢铁杜双华被国营化
3.第三大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破产
4.最大乳业企业蒙牛国营化
5.两届“首富”容智健出局中信泰福
6.联想、TCL国际化巨亏
7.山西煤老板集体出局
8.广东、浙江的企业大面积倒闭、歇业、外逃全年全国倒闭(歇业)民营企业超过20万家
9.2008年,股市蒸发20万亿元
10.跨国公司的中国败局:贝塔斯曼、柯达、达能、摩托罗拉、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