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堆肥污泥重金属在黄土层中的淋溶迁移试验

2012-04-29曾正中,王智博,潘玉,张贺飞,南忠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淋溶迁移黄土

曾正中,王智博,潘玉,张贺飞,南忠仁

摘要:采用经强化重金属后的堆肥污泥作为淋溶土柱的重金属来源,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堆肥污泥Cd、Ni、Pb、Cu、Zn 5种重金属在黄土层中的垂直迁移特征,探讨了堆肥污泥施用量及不同淋溶水量对黄土层中重金属迁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d、Ni的淋溶迁移性较好,Pb、Cu、Zn整体迁移性较差。Cd和Cu随淋溶水量增加淋出作用明显增强,增大淋溶水量对Ni和Pb的淋出影响无明显增强,表层土中Zn、Ni、Pb含量随淋溶水量增大而累积,深层土情况各异。

关键词:堆肥污泥;重金属;黄土;淋溶;迁移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03-04

Experiment on Leaching and Moving of Heavy Metals of Composted Sludge in Loess

ZENG Zheng-zhong,WANG Zhi-bo,PAN Yu,ZHANG He-fei,NAN Zhong-re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Using composted sludge adding heavy metals as the heavy metal resource of leaching loess column,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heavy metals(Cd,Ni,Pb,Cu,Zn) in composed sludge was studi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amount of composed sludge and leaching water on mig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lo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d,Ni had good leaching migration ability; but Pb,Cu,Zn had ability; poor migration ability. As the water increased, Cd and Cu leached more apparently; but it did not work for Ni and Pb. The amount of Zn,Ni,Pb in surface loess was accumulated as the the water increased, but in deep loess the situation was varied.

Key words: composted sludge; heavy metals; loess; leach; migrate

据统计,2009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约2 005万t[1]。随着城镇化水平加快和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量将很快突破3 000万t。污泥已成为仅次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第二难处理的固体废物[2]。

我国城市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一些植物所需的养分,污泥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潜在的优势[3]。研究表明,城市污泥用于农田、林地、草地、市政绿化等有明显效果[4-6]。污泥中有害重金属是制约污泥土地利用的主要瓶颈[7,8],重金属会在土壤中发生迁移、累积和富集[9-11]。本研究针对黄土土壤贫瘠,施用污泥可弥补黄土肥力不足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旨在探讨污泥重金属在黄土层中的淋溶迁移及分布特征,以期为污泥在黄土地区的利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堆肥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为兰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经硝酸盐溶剂强化,重金属含量接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浓度限值后,再添加木屑及粉煤灰堆肥而成,有机质含量为58.7%,5种重金属含量见表1。黄土取自兰州市东岗镇黄土梁,分为表层土(表层0~30 cm)和下层土(表层30 cm以下),将土样自然风干,碾碎后混匀装袋保存备用。供试黄土基本性质见表2。淋溶水为自来水,pH 7.83。淋溶水一次取够,装入塑料桶,密封桶口,水浴冷藏。

1.2试验装置及方法

土柱淋溶试验装置见图1。渗透土柱为有机玻璃管内填黄土,管长1 m,截面积272 cm2。土柱表层20 cm施用污泥为污泥-黄土混合层,其下为原生黄土,厚45 cm,上、下端各设3 cm厚的砂滤层及滤网。装土时,控制干密度为1.36 g/cm3。为消除侧壁效应,填土前柱内壁涂抹凡士林。采用马氏瓶原理供液,土柱上端进液,保持柱顶面液层厚5 cm,使淋液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出,每次淋溶完毕稳定3 d后再进行下次淋溶,下端用1 000 mL量筒收集淋出液。为了模拟灌溉条件下重金属在黄土中的淋溶迁移行为,采用自来水进行淋溶试验。

淋溶水量参照农田灌溉旱作用水量4 500 m3/(hm2·年),设计每个试验柱1年期淋溶水量为12 L,淋溶水量36 L相当于3年灌溉量。

试验柱表层施用干污泥质量参照污泥农用标准[12],堆肥物料按照55%含水率计,并考虑污泥所占的质量分数,设计试验柱组成方案见表3。

以上5个试验柱可组成2种情况的对比试验,即1年灌溉水量与不同污泥施用量的对比试验;相同污泥施用量与1年或3年灌溉水量的对比试验。

1.3测定内容及方法

测定内容主要包括淋溶后土柱剖面中重金属Cd、Ni、Pb、Cu、Zn总量。淋溶试验期间,观察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淋溶结束后,土柱每隔10 cm分层取样,将每层所取土样混匀,风干碾磨,测定土样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测定先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土样,再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污泥施用量对土柱剖面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2.1.1对Cd、Ni的分布影响1年灌溉水量淋溶下,不同污泥施用量对Cd、Ni在土柱剖面中的影响分布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表层污泥施用量的增多(柱2<柱3<柱4),对应土柱剖面中Cd、Ni的浓度也相应增大,其中表层0~20 cm增加明显,影响较大;下层土中Cd、Ni浓度影响较小,但均高于背景柱浓度,说明有部分Cd、Ni随淋溶水的渗入发生向下迁移作用,而大部分仍残留于表层土中。由于天然黄土Cd含量很低,使得Cd在剖面中的迁移分布量明显大于背景柱1,Ni在表层以下呈略大于背景值分布。

2.1.2对Pb、Cu、Zn的分布影响1年灌溉水量淋溶下,污泥施用量对Pb、Cu、Zn分布的影响见图3。随着表层黄土施用污泥量的增多(柱2<柱3<柱4),土柱表层Pb的浓度增大特征与Cd、Ni相同。Cu、Zn增加特征各异,如0~10 cm表土层中,柱3和柱4中的Cu浓度较接近、而Zn则出现柱3浓度大于柱4。

总体讲,Pb、Cu、Zn大多累积于表层0~20 cm。除柱3有部分Zn迁移至30~40 cm剖面中,在下层土中Pb、Cu、Zn浓度均和背景柱比较接近,说明Pb、Cu、Zn整体迁移性较差。

2.1.3土柱表层重金属残留量比较淋溶结束后,将土柱每隔10 cm分层取样,测定土样中重金属含量,扣除背景值后,计算表层0~20 cm中重金属含量占土柱重金属总含量的比例,即表层重金属截留比例(表4)。

比较5种重金属在表层的截留比例,可分析各自在表层的富集性。由表4可知,除Cd、Ni外,Pb、Cu、Zn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多(柱2<柱3<柱4),其表层残留量增多,二者呈正比关系。总体讲,5种重金属的表层截留比例均较大,在1年灌溉水量淋溶下重金属大多数残留在表层,向下迁移的量较少,表层富集性Pb>Zn>Cu>Ni>Cd。

2.2淋溶水量对土柱剖面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通过1年和3年不同灌溉水量的淋溶试验,得出淋溶水量对重金属Cd、Ni、Pb、Cu、Zn在土柱剖面分布的影响曲线(图4)。现对1年柱3和3年柱5不同灌溉水量的影响分析如下。

1)经1年12 L和3年36 L水量分别淋溶后,土柱剖面中Cd、Cu含量分布特征相似。3年曲线值都明显少于1年曲线值,在下层土柱剖面中3年Cd浓度接近背景值,而Cu浓度则小于背景值。这说明Cd、Cu随淋溶水量增加而大量淋出,土壤中残留量减少。

2)对比分析图4(b)和图4(c)两种水量的淋溶曲线说明,淋溶水量对Ni、Pb在黄土中的迁移影响不明显,反倒出现随淋溶水量的增加而累积的现象。如在表层土中,3年淋溶后的Ni、Pb含量均高于1年淋溶值,但均低于背景值,说明Ni、Pb有一定量的淋出。在下层土柱剖面中,1年淋溶Ni浓度接近背景值,3年淋溶Ni浓度仍保持向下累积作用而高于1年淋溶值(深度20~50 cm),而两种淋溶后的Pb含量均接近背景值。

3)在表层0~20 cm污泥黄土混合层中,两种淋溶后的Zn含量曲线非常相似于Pb的分布曲线,即3年淋溶值大于1年淋溶值,出现随淋溶水量的增加而累积的现象,但二者均小于背景值。在20 cm以下,两种淋溶后的Zn含量曲线呈交叉现象,但均大于背景值,说明有一定量的Zn自表土层向下迁移。

3结论

1)淋溶土柱0~20 cm为堆肥污泥和黄土按不同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施肥层,构成了淋溶作用下不同重金属浓度水平的源强。施肥层重金属浓度随污泥施用量增大而增大,20 cm以下土层中重金属含量为黄土背景值。

2)1年灌溉水淋溶后,不同源强土柱中Cd、Ni浓度均高于背景柱浓度,说明有部分Cd、Ni随淋溶水的渗入发生迁移,且Cd的程度大于Ni;20 cm以下剖面中,Pb、Cu、Zn浓度与背景值接近,说明Pb、Cu、Zn整体迁移性相对较差。

3)1年灌溉水淋溶后,5种重金属的表层截留比例均较大,向下迁移的量较少,Pb、Cu、Zn的表层截留比例与污泥施用量呈正比关系。表层富集性Pb>Zn>Cu>Ni>Cd。

4)Cd和Cu随淋溶水量增加而大量淋出,在黄土中的残留量减少;淋溶水量增加对Ni和Pb的淋出作用不明显;表层土中Zn、Ni、Pb含量随淋溶水量增大而累积,深层土情况各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Z].2011.4-5.

[2] 曾正中,张贺飞,潘玉,等.污泥添加粉煤灰堆肥化对Cu、Zn、Pb形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144-146.

[3] 李艳霞,陈同斌,罗维,等.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J].生态学报,2003,23(11):2464-2474.

[4] 王 新,周启星,陈涛,等.污泥土地利用对草坪草及土壤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3,24(2):50-53.

[5] 张增强,殷宪强.污泥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1182-1187.

[6] 王新,周启星.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树木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1):174-177.

[7] 马利民,陈玲,吕彦,等.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2):151-153.

[8] 朱志良,梁栋,张荣华,等.污泥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在几种观赏植物中富集作用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3):690-693.

[9] 吴新民,陈德明.施用城市污泥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和迁移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3):177-179.

[10] 赵静.通辽市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11] 林青.土壤中重金属Cu、Cd、Zn、Pb吸附及迁移的实验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

[12] GB 428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S]. 1984.

猜你喜欢

淋溶迁移黄土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不同淋溶方式对二甲戊灵药效的影响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现代人类迁移与信息、文化流动的双向不对称现象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