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岁少年为何杀医生

2012-04-29陈一

健康博览 2012年5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祖父矛盾

今年3月23日,发生了一起让全国医院震惊的血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年仅18周岁的少年李某,手持利刃冲进医生办公室,发狂地捅向在场的所有医生,当场鲜血淋漓。李某某随后还刺了自己三刀,逃离了现场。被捅医生中其中一名为实习医生,名叫王浩,男,今年28岁,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事发前刚刚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计划于今年夏天结婚。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三名医生正在接受救治,无生命危险。

经初步审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供认,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于2011年4月到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23日9时许,李某某乘火车再次来到该院治疗。医生经了解得知李某某患有肺结核,于是建议他先到哈尔滨胸科医院(专治肺结核病)检查治疗。李某某做完检查后再次回到哈医大一院,将检查结果交给医生。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会对肺部造成影响,所以医生建议他应先治好肺结核后再行治疗。李某某认为医生不给他看病,随即心生不满。

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们可以看见的涉及到他的个人资料,结合据相关人士透露,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李某某,内蒙古人,生于1994年5月,现年未满18周岁,3岁父母离异,父亲正在服刑,母亲也不在其身边,常年与他一起生活的祖父现患有癌症。记者就其家庭状况向警方求证,但警方未予答复。结合其了解的部分事实推测,犯罪嫌疑人可能以为,门诊医生搪塞其祖父,拒绝为其诊病,耽误了自己的治疗,又加之祖孙两人发生口角,遂趁祖父在宾馆休息时,到医院对面买了水果刀前来行凶报复。

我们在纷纷扰扰的复杂的医患关系背景之下,来分析一下这个不到18岁的男孩心理成长和现状。

第一按照他目前的真实年纪,还不到18岁,是处在青春期的男孩。我们知道,青春期男孩的典型的性格特征是: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矛盾的最根本的原因。

这些矛盾包括:1,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比如小李,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就可以和大人来解决问题,但是,他的不成熟的心理让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极端和残忍,不计后果的。

2、心理断乳和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小李希望自己是独立的,能坚强面对的,但是,真的面对事件时,他其实是矛盾的、困惑的、没有方向的。这就是病急乱投医的开始。

3、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他心理其实是自闭的,所以,他做事情不和任何人商量,也没有人可以商议。但是,他确实客观上也需要人的指引和教导。可惜,没有人帮助他。

4、成就感和挫败感之间的矛盾。他要表现得自己很好,能自己解决问题,但解决不了,就马上偏激和极端。这就是矛盾交替的心理状态。

第二我们再分析一下他的核心成长环境对他的深刻影响。我们针对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的了解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是由有问题的父母造成的。家庭的教育的不当,或者是缺失,是青少年犯罪的最重要的原因。家庭的和谐和教育,承担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未来,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一般正常的家庭教育,针对性强,很灵活,教育的内容全面丰富,有强烈的感情的感染力,也有特殊的权威性。我们反观小李,他的父亲还在服刑中,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男孩。他没有正常的青春期孩子的家庭生活,没有心理的科学和系统的心理引导,没有爱和关怀的人文教育,缺失了正常的家庭的架构,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随意偏激杀人自杀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通过资料我们大概了解,他现在是和祖父生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祖父和他之间是抚养和被抚养人的关系。祖父本身有癌症,再加上是老人,身体和心理都是比较脆弱的阶段,还要抚养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我想,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精神,心理,人文关怀的层面是肯定没有办法来满足小李成长的需求的。这就是没有建立起来心理的权威和标准。虽然祖父对他有一定的规劝,但是他自己还是一意孤行的原因所在。

第四通过资料我们大致了解到,小李其实一直是有病的,也曾经治疗过,我想他的病情对他的心理产生的焦虑和担忧,也是这件事情被激化的很重要的诱因。可以想象,这样的慢性病,对他身体的折磨是长期痛苦的。他自己也想快点好起来,结束身体的痛苦和心理的焦虑,但是,他的美好愿望再一次挫败,所以,叠加的痛苦就让一个17岁的生命以暴力的方式来结束别人和自己的生命,这不得不说是悲剧。

第五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李的过激反应从心理角度上叫做“冲动型人格障碍”。一般是指个体在遭遇强烈的灾难性身体或者精神创伤事件的时候,阵发性情感爆发,伴随冲动性的行为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攻击性人格障碍。比如小李,在长期的身体疾病折磨下,精神世界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本来这次是抱着治疗康复的想法来的,谁知有别的病症发生,在自己医学常识缺乏,而且没有任何人适当开解的情况下,因为长期的压抑和焦虑,导致了自己产生了杀人和自杀的”冲动性人格障碍“发生。同时,从心理角度考虑,他还伴随“偏执性人格障碍”,就是以怀疑和猜忌、偏执为特征的心理状态。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医生的观点,不相信大家对他的治疗过程和程序安排,当现实违背了自己的意愿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被伤害了,被拒绝了,再加上祖父和自己在离开了医院之后也有了争吵,他觉得自己唯一的祖父都不理解自己,认为医生和祖父一起对付自己,各种负面情绪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最大的仇恨潜能动力,促使自己彻底失去了最后的理智和安全的心理底线,做出了害人害己的事情来。

每一天,全世界大约有75万的成年人开始成为新的父母,体验这为人父母的喜悦和收获,也面对着挑战和伤痛。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真心希望所有的家庭和社会成员,都来一起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成长。避免类似害人害己的悲剧事件的发生!

专家档案:陈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ETTIC认证心理咨询师、作家、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相亲相爱》节目、广西新闻广播电台《心理问答》节目特邀的心理咨询师、广西钦州音乐电台节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祖父矛盾
是不是太自恋,一测便知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祖父瓷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祖父的一封信
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进展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