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博物馆科学管理的制度建设探讨
2012-04-29宋才发
[摘要]民族博物馆亟待建立与健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因此,必须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的工作水准。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博物馆文物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文物捐赠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制度建设;科学管理;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5—0065—06
基金项目:论文为本人主持的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重大专项研究项目《数字民族博物馆》的前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研究。北京 100081
一、民族博物馆亟待建立与健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
我们经常说管理出质量、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率,都是在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艺术性。民族博物馆既不同于一般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不能用一般行政管理的办法去套民族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我以为应当从每一个民族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去考虑博物馆的编制和制度安排,如制定具体的计划、设置机构、合理分工以及建立规章制度,等等。也就是说要用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有效地把民族博物馆的文物征集、保管、陈列、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做扎实。尤其需要从文物收藏、研究和运用民族文物标本、组织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进行宣传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特点出发进行科学管理。其实民族“博物馆是一个工作整体。它包括行政、业务许多部门,各部门相互间均有关联,因此需要彼此了解,互通声气,相互配合,要有全局观念。”[1](P.5)民族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科学”,因为它必须按照民族博物馆的工作规律办事;说它是“艺术”,因为它必须使各项工作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科学和艺术一旦在民族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实现有机结合,就能够按照预期的目的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实现民族博物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还必须使博物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形成一股合力;使博物馆内的各个具体工作部门、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使博物馆各项具体管理工作按照责、权、利的原则要求,建立起民主集中制的管理体系,形成民族博物馆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行为规范,促使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关于民族博物馆科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我认为它是由民族博物馆的性质、特征和任务所决定的,管理体系是由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民族博物馆的领导体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的领导班子,必须逐步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民族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业务系列、行政系列,可以根据国家和部委有关定员定编的要求,考虑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譬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就设有直属学校机关党总支领导的党支部,在馆长、副馆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的体制下,分设行政办公室、藏品部、陈列部和研究室,馆长对博物馆党政工作全面负责。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了一套较为合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这些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管理条例”。第二类是“行政管理若干规定”。第三类是“文物征集工作规定”。经过不断地在实践中修改补充,2006年8月博物馆把它们编印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管理文件》汇编;2009年又在全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通过向北京市兄弟博物馆学习并且结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管理文件进行了系统地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重新编印成册供全馆工作人员遵照执行。
必须大力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发动全社会力量办好博物馆,推进博物馆社会化。从微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看,主要任务是增强博物馆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从民族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原则上看,民族文物管理体制一定要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于民族文物这个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保护为主”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突出和强调了民族文物的重要性;“抢救第一”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重点,它突出和强调了民族文物的现实状况;“合理利用”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它强调必须在不损害民族文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族文物的社会功能作用;“加强管理”是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它突出和强调了对民族文物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保障理念。民族博物馆必须始终坚持国家对国有文物资源的所有权,无论博物馆今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如何发生改变,国家这个“特殊主体”的所有权主体资格不能改变,民族文物国有资产的性质不能改变。任何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掠夺式开发,都必将阻碍民族文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确实有些民族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严格地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开展工作,严重存在规划不严、设施不全、体制不顺的情况,致使民族文物损坏严重。有些民族地方在场馆改扩建、行政领导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缺位、资产账目不清或者未履行正当的交接手续而导致原有的文物丢失。还有一些投机分子利用文物馆舍合并、文物商店改制的特殊条件,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监守自盗变卖文物获取暴利,最终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还有一些属于在单位改制后擅自改变民族文物现状,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民族文物人为损坏。民族博物馆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具体的民族文物流通办法,尤其要加强对民族文物出入境的管理,各相关行政部门一定要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民族文物的神圣职责。负有保护民族文物安全的民族博物馆,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馆藏的国有资产实施严格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民族文物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因人员的进出、机构的调整和新功能的设置,可能导致一些必须的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前做好政策制定、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工作。实行对外开放的民族博物馆,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作用,适时推出一些品位高雅、内容精致的陈列展览,通过不断提高博物馆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就要逐步解决制约民族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研究、保护、展示、管理等配套机制,激发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支持并参与改革、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个重点,努力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博物馆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民族博物馆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就总体而言,我国民族博物馆的“硬件”一般很好,但是“软件”需要提升质量。也就是说我们的管理能力、管理质量需要提升,服务理念、服务质量也需要提升。一句话,必须提升博物馆的品位和质量。民族博物馆“软件”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长时期学习、实践的过程。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服务理念,懂得一点博物馆管理学及博物馆经营之道。尤其要学会与观众打交道,懂得一点大众心理学,服务观众、引导观众,最大限度地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必须切实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水平。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定员定编、实行绩效管理步伐的加快,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尽快研究和出台实施绩效管理的标准、措施和办法。这里所论及的民族博物馆的绩效管理,是指民族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循环过程,它的根本作用就是要达到持续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水平,保障民族博物馆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绩效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行为。在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无论是营利性的组织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即使是一个行政区域都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民族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必须着眼于博物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以促进提升民族博物馆的发展能力并且保证民族博物馆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民族博物馆的使命、价值、远景和战略目标逐一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对参与民族博物馆活动的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工作程序进行科学管理。在吸取博物馆界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途径,一般是设定科学而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将组织与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并且形成共同的愿景。民族博物馆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博物馆领导通过绩效考核手段,对博物馆全体员工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给予科学的评估,尤其是通过一定方式的培训和沟通措施,对全体博物馆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实现民族博物馆整体事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民族博物馆组织绩效、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合理评价民族博物馆全体职工价值创造和提高个人实际技能的过程,因而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实现提升个人的绩效水平。民族博物馆领导通过对全体员工实施综合考评,就可以知晓每一个员工的优点和缺点,以利于今后在岗位安排和个人特长上更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潜能。由于民族博物馆把个人绩效考核的评估结果,作为博物馆全体员工年度奖金高低、职务升降、培训以及工种调动的重要依据,确实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饱满的工作热情。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对博物馆全体员工实施管、卡、压,而是为了促使民族博物馆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利于提升民族博物馆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博物馆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的无章可循、职责不清或者相互推诿,确实有利于提高民族博物馆整体的工作效率。上级领导机关和民族博物馆领导,在审核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民族博物馆的实际工作状况,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民族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是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考核的科学依据。民族博物馆可以参照国家对博物馆评估、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文物藏品、文物安全等相关标准,针对各自博物馆不同的岗位设置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出不同的具体标准、制度和工作流程,尤其要建立起一套问责制度和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依据完成的工作业绩和部门的日常考核,较准确地确定具体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奖金份额,合理地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只有把评估结果与全体职工的奖励和薪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形成民族博物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
必须不断提升民族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水准。《博物馆管理办法》第20-21条规定:“博物馆应建立藏品总账、分类账及每件藏品的档案,并依法办理备案手续。博物馆通过依法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和调拨等方式取得的藏品,应在30日内登记入藏品总账。”“依法调拨、交换、借用国有博物馆藏品,取得藏品的博物馆可以对提供藏品的博物馆给予实物、技术、培训或资金方面的合理补偿。补偿数额的确定,应当考虑藏品保管、修复、研究、展示等过程中原收藏博物馆发生的实际费用。调拨、交换、借用国有博物馆藏品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合理的补偿方案。”[2](P.44)民族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是藏品部的中心工作,“从文物、标本搜集入库、登帐制卡、分类排架到修复保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即在于使博物馆的藏品能够得到最佳的保护环境,尽量防止藏品的自然损坏和避免人为损害。”[3](P.4)藏品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前提是必须保证博物馆藏品的安全。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藏品的作用,使其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藏品部就必须对入馆的藏品进行鉴定、编目和建档,采用一切科学管理手段使藏品在提取利用的时候,能够做到鉴定确切、编目鲜明、查检方便,以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保管部门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事务性工作部门,而且是一个融科学管理和藏品研究为一体的业务部门,对藏品进行科学研究是藏品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国际上对藏品的管理不仅重视精品管护和研究,而且更强调对藏品整体的调查摸底、动态管理和适时监控以及价值把握,这对于纠正民族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功利意识及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世界范围看,自1980年开始,英美等国家博物馆率先引进了现代财务、人事、经营等管理手段,从而使得博物馆的管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国多数民族博物馆的管理理念都比较比较落后,只是从近30年来才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市场管理等理论。民族博物馆也是生产者,尽管民族博物馆与企业的性质不同,但是民族博物馆同样要推出自己的合格产品乃至精品,区别仅仅在于民族博物馆生产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它包括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出版物等。只有当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向社会广大观众开放,并且被广大观众认可的时候,它所藴含的教育、科学研究、审美、娱乐等价值才有可能得到真实的实现[3]。无论是企业追求物质利益,还是民族博物馆追求精神效益,都毫无例外的涉及到市场和效益问题。这即是说民族博物馆在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引进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才能够最终实现两个效益的双赢。
博物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博物馆的得失成败。民族博物馆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博物馆的宗旨和目标,并且使内部组织设计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作为常设的公益性机构,民族博物馆内部组织机构设置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障各项活动的正常运作。同时又必须具有动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需求。我国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博物馆的生存条件、机构编制、分配办法等,缺少最基本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大呼隆”和“大锅饭”式的粗放管理,迫使人们习惯了“等、靠、要”的懒散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工作安于现状,缺乏起码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从而使得民族博物馆的生产和发展举步维艰。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学术理论界提出,博物馆借用和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激活博物馆内部的运行机制,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道路。民族博物馆管理质量的提升是与博物馆的学科建设、博物馆的基础理论研究分不开的,不仅要建设一支理论研究队伍、整合理论资源,而且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笔者认为在这个方面,陕西省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推广的。陕西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组织,2006-2008年争取政府年度支持资金500万元,制定了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举办了7批文本及声像采集培训班,共培训310人次;逐县区、逐单位全面鉴定馆藏文物,组织专家指导裁决,协调录入复核。现已建成220平方米的省级数据中心库,完成全省11.1万件馆藏珍贵文物数据确认和录入上报,这项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和专家组的赞许和肯定。它们对关中、陕南、陕北馆库管理人员,分批地进行藏品登记、鉴定和建档等业务培训,健全了文物藏品保管规范,并且在韩城召开县级博物馆藏品管理现场会予以推广。在全省107县区建立专门藏品保管库房70个,临时库房9个,安全防范设施达标90%以上,有的博物馆专设一级品库房。从1993-2008年全省累计争取安排博物馆库房建设经费3045.5万元[4],馆库建设作用在防震中已有所体现。这些基础性措施为提高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保障藏品研究展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民族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规范化的文物管理体系是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文物实现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依据民族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民族文物保护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相关的工作条例、工作规程,促使各类民族博物馆的全体职工在各个具体的生产环节,切实能够以其标准、条例和规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有章可循、考核有据,确保博物馆的整个工作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笔者这里所论及的民族博物馆的管理标准,其内容大体可分为组织编制标准、操作规范标准和信息数据标准三个方面,其中的操作规范标准,是民族博物馆标准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在文物管理过程中,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长期以来在各项具体操作上,缺乏统一管理章程,没有具体的工作条例和工作规程,往往致使同一项操作因馆而异、因人而异、因物而异,最终既影响了本馆工作效率的提高,又影响了馆际之间信息的交流。所以,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民族博物馆实际的、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势在必行。经过这些年博物馆界同仁的共同摸索,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文物接受、等级标准。凡是进入民族博物馆库房的物品,都必须毫无例外的经过接收、登记的程序,如果没有统一的接受标准为依据,势必要影响到馆藏物品接收和登记的质量,因而制定馆藏物品接收、登记标准,是做好馆藏文物科学管理的第一步。(2)文物入库标准。文物与藏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物品都能够成为藏品的,只有经过科学鉴定的文物才能够成为藏品。制定严格的藏品入库标准有利于保证藏品质量。(3)文物定名标准。为了做到准确、简练、鲜明地反映文物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需要制定统一的文物定名法则。(4)文物分类标准。要使文物得到妥善的保管并便于提取利用,需要依据文物管理与使用的特点,对文物进行科学分类,分类是文物管理标准化最重要的内容。(5)文物编目标准。编目是对文物进行科学鉴定、研究、认识并做出详细记录的全部过程,应当对编目的项目、格式、书写要求、标记符号等制定统一的标准。(6)文物档案管理标准。文物档案是科学管理文物和进行文物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必须对文物档案的收集范围、立卷原则、分类方法、管理制定统一标准。(7)库房管理标准。文物库房管理关系到文物安全,关系到利用文物的方便。应当根据文物管理特点制定标准,为文物管理提供依据。(8)文物安全操作标准。文物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性地被提用、移动,往往在人为运动的过程中造成文物的损害。在文物修复和养护过程中,也有一个安全规范操作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规则和标准。(9)文物管理人员岗位考核标准。这是根据岗位设置的需要制定的管理标准,它包括岗位职责、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期限、完成规定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与其他岗位的配合要求以及工作考核标准等[5](P.262-264)。
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文物捐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52条规定:“国家鼓励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将其收藏的文物捐赠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或者出借给文物收藏单位展览和研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尊重并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对捐赠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和展示。”[6](P.757)博物馆藏品的收集能力既反映了博物馆的经营水平,更标志着这个国家、城市、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面对艺术品市场上动辄百千万的器物,多数博物馆由于经费有限往往力不从心,许多爱国人士纷纷解囊相助。譬如,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清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的若干铜首像,都是社会人士捐赠文物善举的表现[7](P.5)。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捐赠制度。我国与文物捐赠相关的法律条款,主要涵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当中。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12条规定:“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或者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捐赠的,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6](P.752)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2条也规定:“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8](P.15)鉴于博物馆属于非赢利性质的公益事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捐赠博物馆文物的个人或社会团体给予大幅度税收减免措施,以确保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譬如,美国政府对捐赠文物给博物馆的人士予以折合所得税的免除扣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凭借数量巨大的捐赠,馆藏文物数超过100万件。再譬如,法国国有博物馆的收藏政策,允许捐赠者保留器物的收益权,即可分享出版、展览等收益的一部分,因而法国一些大型博物馆的藏品超过半数来自捐赠人的馈赠[7]。“我国现有的文物捐赠激励机制,除了强调精神激励之外,对于物质奖励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建议在立法时考虑境外捐赠及归还的文物,除了进行免征文物进口税之外,还应当通过制度建设,长期有效地鼓励个人或社会团体向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捐赠文物。捐赠文物是永久性地将文物所有权转让给博物馆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均为无条件捐赠。但在现实捐赠过程中,可能遇到捐赠人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只要是不涉及资金问题,博物馆可以考虑为有条件捐赠。在签订捐赠协议书的时候,可以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和博物馆的实际能力以及双方协商的结果附加一些条件。”[7]
必须进一步健全博物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社会上确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物保护和修缮经费不足,将是长期困扰民族博物馆的老大难问题,单纯靠政府拨款是无法满足民族博物馆发展需要的。应当允许民族博物馆将部分文物藏品中的重复品实施有偿转让,以促进博物馆彼此之间的文物交流,也能缓解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经费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对博物馆的投入经费也在逐步增加,一些基础较好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的博物馆,还能够得到国家专项科研建设经费支持。譬如,由笔者本人独立设计并领衔申报的“数字民族博物馆”,2008年就成功地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4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也确有一些地方的民族博物馆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民族博物馆都不能采用有偿转让国有文物的办法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博物馆自身无权将国有文物进行有偿转让。文物藏品的根本属性是不可再生性,任何一件具体文物的本身都不存在有无价值的问题,任何一家博物馆都无权以该文物“无收藏价值”为由,将其作为有偿转让的前提或借口。所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10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6](P.752)除此之外,根据实践经验和习惯做法,博物馆也可以采取某些较为适宜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譬如,通过依法调拨、交换、借用国有馆藏文物的方式,取得文物的文物收藏单位可以对提供文物的文物收藏单位给予合理补偿,这也是合理合法的。
必须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安全保卫制度。《博物馆管理办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博物馆应具有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和设施。馆藏一级文物和其他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并由专人负责保管。”[2](P.44)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
[2]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useum Management Regulations [J].State Council Gazettes Issue,No. 34, 2006.
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J].国务院公报,2006,(34).
[3] 王兆利.借鉴企业管理理论提升管理┧平[N].中国文物报,2007-10-19(6).
[4] 郭宪曾.汲取国际博物馆理念推进陕西文博事业[N].中国文物报,2008-11-05(3).
[5] 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论民族博物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李冰.国有博物馆文物捐赠制度刍议[N].中国文物报,2008-02-08(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2-05-20 责任编辑: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