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

2012-04-29张静方

理论与当代 2012年5期
关键词:县域文化产业资源

张静方

一、县域文化产业面临大发展

自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文化产业提升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再次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部署,将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一轮高潮。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从政府到民間的共识,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里来。在县域,各种文化产业的开展热火朝天,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吸引文化产业人才。一些发展较早的区县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中已经小有成就,如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北京的宋庄、深圳的大芬油画村,以及河北的魏县剪纸之乡等等,在国内外都小有名气。

但我们应看到,大部分区县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近2万个人造景观、3000多亿投资灰飞烟灭。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在2011年被叫停说明文化产业也存在同实体经济同样的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情况。文化资源并不一定能成为文化产品,“无中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绝不是异想天开。

县域文化产业不同于城市文化产业。城市人才集中,资金充足,有条件发展高端的文化产业,而县一级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相对匮乏,在与城市文化产业的竞争中无优势可言。目前,许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表现出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盲目跟风发展的一些文化产业,超出了自身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条件。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相比表示出不同的特点,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也分别形成了东部模式和西部模式。

1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呈两种不同模式

受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力、科技水平、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两种不同模式。总体上,东部沿海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市场主导模式”,内容以创意型文化产业为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附加值较大;中西部则是“政府主导模式”,内容以资源型文化产业为主,多与旅游业形成互动。

(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市场经济较为活跃,市场体系较为完善,投融资渠道较多,加之信息资源畅通,消费能力较强,这些有利条件直接决定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市场主导模式”,即通过市场机制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资金、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作用,从资金、政策到市场等,政府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政府主导模式”。因为在市场机制还不充分完备的条件下,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发展文化产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

(2)与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

一般来说,中西部更加注重利用本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与旅游业形成互动。这种文化产业模式属于资源型文化产业。

相比较而言,东部沿海城市在历史上大都属于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积淀明显不如中西部地区丰富多彩,更缺少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所以,东部沿海城市利用东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条件,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意型文化产业模式。

(3)与科技、资本、人才等因素相适应

从城市资源来看,东部沿海城市更适合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门类。东部沿海城市拥有中西部城市无可比拟的城市资源优势,尤其是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科技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間。

在文化资本方面,东部沿海城市显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民营资本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效地加速了资本向文化产业的集聚。浙江横店集团发展影视产业,正是依赖于其强大的民营资本的背景,有效地化解了经营风险,避免了其它企业在发展影视产业中所经常发生的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一般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民营资本非常活跃,实力也非常雄厚,这是东部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比中西部城市更具优势的地方。

2县域主要发展资源型文化创意产业

近几年,县域文化产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市场经营规模,还是利润增长规模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县域经济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影响,包括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等,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县域文化产业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及演艺、工艺美术品、健康体验、特色农业、及大城市文化产业配套等领域。这是由县域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的,目前的县域文化产业项目主要有民族风俗、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宗教道场、名人故居、革命遗址、主题公园等。

(2)县域地区的文化产业是藏富于民的产业,能把当地一家一户的老百姓动员起来。这种文化的传播力量和藏富于民的力量,已经远远大于带动GDP的力量。也正因如此,政府高度重视,以各种方式积极地介人县域文化产业,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集群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因为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从而缺乏规模效益。县域发展文化产业不宜过多,发展的方向多了,资源集中度自然下降。只要立足自身资源、凸显特色,集中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一到两种文化产业。比如,浙江横店基于民間资本优势发展成“东方好莱坞”、河北蔚县做大“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市)”的山东安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西安曲江新区重现盛唐文化。

(4)文化产品档次不高,创意含量低。目前,县域内还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交易基本处于分散状态。一是文化市场粗放,经营分散,交易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文化中介机构少,对文化产品策划、推广和市场运作乏力;三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产业間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或产业群;四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不多,消费渠道狭窄;五是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垄断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5)启动和发展具体项目的投融资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来看,县域信贷支持量不足,县域资金外流比较严重,缺少现代市场经济投融资体制。

三、县域文化产业战略规划原则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发展的关键。新华咨询一部在为县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原则:

1立足优势,准确定位。县域文化产业,是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坚持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文化资源、人才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文化产业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县域文化产业在多方竞争的情况下,要抓住重点,经营强项,发挥优势。

2整合资源,产业突破是关键。文化产业是个开放的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整合文化资源是必由之路,即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間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产业融合的特征,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餐饮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业之間的融合等。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巨大生命力就在于与其他产业嫁接和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

3创意是灵魂,必须超越对传统文化的依赖。以旅游业为例,传统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景区开发雷同、文化内涵不高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逐步意识到旅游景区的成功因素并不仅仅是资金、设备、区位的选择,要想使景区具有长足的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独创性和文化性非常重要,即要实现从景观旅游到体验旅游的升级。由此,一个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便应运而生。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7大类13小类,进一步将这13小类分别与旅游产品进行联系,得到各类衍生产品,如下表。

4追求高起点,打造品牌。县域文化产业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城市和异域,本县域居民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文化产业的主体消费者。这是由居民文化属性以及拥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县域居民只能是县域文化产业的生产者、服务者。县域文化产业业主应当设法依托产业集群,以多样性的文化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掌握市场,从而获取最大规模效益。

(作者单位:新华通讯社)

责任编辑:李华

猜你喜欢

县域文化产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