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聋生科学素养的几个方面
2012-04-29方生
方生
虽然聋教育科学课堂与普教处于同一新课标的指导之下,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聋儿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聋儿科学素质高低不同,良莠不齐。这极大地影响了聋儿的生活以及在社会中与健全人的交往。
一、提高聋儿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2011版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本质上说,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性活动。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探究活动的广度与深度的扩大化,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并不断改变人类自身所处的社会,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科学与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聋儿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接触到各种科学技术的衍生品,使用,认识科技衍生品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基础,做出适当决策并且通过这些衍生品反过来理解人类掌握的自然规律。这就增强聋儿学习科学的迫切性,提高科学素养的自觉性
(三)当前聋儿科学素养状况
聋校从1995年后才开设科学方面的课程。小学段为自然常识课,初中段为理科。国内除少数聋校开设普高科学课程,基本上读完义务教育阶段,聋儿就不再接触科学课程。尽管科技类的节目日益增多,但是聋儿普遍看不懂,即使对科学内容产生兴趣,有了疑问也得不到完善的回答,对于科学本质,科学方法更一无所知,那就更加不要说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聋儿科学素养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与科学素养密切相关
科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科学课堂上常会涉及到许多的生活常识。因此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聋生来自农村或者是外来务工子弟。绝大多数聋生家长学历层次比较低,普遍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他们整日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部分聋儿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带大,活动地点往往局限于家庭这个四方之地。聋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他们有认识自然世界的愿望,但是有了疑问也得不到回答。
由于聋儿特殊的生理状况,家长并不重视对聋儿的智力投资,往往有养无教,多数家长认为,聋哑人平平安安就好,将聋儿的教育全权推给学校。聋儿普遍7周岁上学。多数聋儿并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未受到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导致学校教育时,科学知识内容的缩减,学生科学素养要求难度的降低。
家庭经济状况与科学素养的提高也相关。聋儿家庭普遍经济情况不佳,无法为聋儿提供各种科学玩具和科学读物,更没有空闲带聋儿旅游,参观博物馆,动物园。
(二)学校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
学校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等于科学知识,学校教育中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科学素养。学校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素养。当前聋校科学课堂少有专业的科学教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这一方面是由于聋教育对科学不够重视。科学学科,过于广博,对于聋儿来说太难了。另一方面,科学课只有在义务教育的3-9年级设置,不够一个专职教师一周的工作量。 许多聋校科学教师未系统研习科学教学方法论,科学知识还是科学教学方法这个因素直接影响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学校的硬件设施。科学课以实验为基础,需要学校配备专门的实验室和各项实验器材。大部分聋校没有实验室,许多实验器材或教具无法使用。聋儿局限于只能从表面直观的现象来理解事物规律的本质,面对抽象,深层的逻辑性概念和语言则理解不够。因此聋儿的科学课堂最好能采用浅表及里的方式直观呈现,重观察,多思考,少语言。这也对学校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陈旧的教材。聋校虽然有专有的教材,但却是1995年编写出版的自然常识和1999年编写出版的理科。这些教材早已不适应2000年出台的新课程标准,也不完全符合提高科学素养的课堂要求。近十年高新技术飞速发展, 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生的好奇心又重, 而教材却没有关于目前高新技术的相关内容。聋人的文字表达与理解能力比较差,科学素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理科教材往往文字过于冗长,图片不多,色彩单调,知识理论过于系统深奥,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理解。
(4)传统的教学方式。科学由于其专有的学科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解释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目前的聋校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无法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见识面,能力面。学生围着老师的问题打转,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动力,造成学生遇到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抛给了老师,想当然认为问题就该老师解决,问题太难,自己无法解决的耽于困境的现状。
(三)社会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
社会教育对于聋儿科学素养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深入社区的各级图书馆,定期举办的各类主题式展览的博物馆,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涉及面广泛的科普类节目文摘,科协丰富多彩的科技制作活动以及航模协会名目繁多的各类模型比赛。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水平。单一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聋儿学习更多科学知识的要求,那么多姿多彩的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对比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舞台,影响面更广,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教育中,聋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别于学校教育中单一的受教育者,更能使聋儿从心理上形成尊重的需要满足,从而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大化。社会的个体化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使聋儿的特长,才智得到极大的发展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