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微
2012-04-29杨辉
杨辉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运用与考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选好课题,合理切入
选择和确定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事关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一般来说,选题途径主要有:上级提供参考题目,指导教师命题,集体研讨选题,学生自主选题等。无论选题来自哪种途径,都要引导学生考虑自身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时间、信息资料等主客观制约因素,选取素材来源广,指向明确,便于操作的内容。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本土历史文化入手选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例如,引导学生以本地历史名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平、业绩以及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也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二是注重结合时政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情感。例如,针对当前南海局势和钓鱼岛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对以上地区拥有无可辩驳的主权。引导学生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的变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评价,进而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如提出“近代历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式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我国古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的评价”等课题,与教材结合紧密,适于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自主研究,注重过程
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不是让学生在研究中有新发现、新成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研究性学习追求的不是研究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和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性和过程性,可在教学实践中做以下尝试:一是制定计划,分组实施。采取自愿合作的方式将选择相同课题的同学分成一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的计划、组织、实施、总结以及沟通等工作。分好组后,要求各小组根据选题的内容、资料来源、同学具备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商讨制定本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课题、目标、方法、分工、成果形式等,让学生学有目标、研有任务。二是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档案等资源,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鼓励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认真筛选整理。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时,容易出现拷贝现成研究论文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防止助长抄袭习惯。三是自主学习,开展研究。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生全程参与,每位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及时做好记录,积累每一个环节的资料。小组内学生应及时沟通交流,加强合作,共享成果。在遇到困难时,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对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还应及时调整。四是撰写论文、巩固成果。论文或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形式,撰写论文或报告是对研究性学习综合、升华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格式、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论文或报告形成后,教师要认真评点论文,尽量给予其积极评价,并将优秀论文装订成册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引导,确保实效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更重视教师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始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系统等方面进行角色更新,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各种课题硬性分配给学生,更不能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选定课题时,应考虑到课题的可行性、科学性、实效性,使学生少走弯路。学生在查找和整理史料中,教师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对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教师适当地提些合理化的建议和评价。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感悟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行为习惯全面给予关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审美情感。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
通过几年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开展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较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不充分、资料来源不丰富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充实和完善,使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科学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