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讲座,听、讲、座

2012-04-29余一

大学生 2012年5期
关键词:宅女梁文道沙龙

余一

尝到了一次甜头后,我的大学很快就从“宅女时代”进入了“讲座时代”。我时不时地会去豆瓣和校园网上查一查最近的讲座,然后背着书包,带着笔和本子,向目的地出发。

听:告别宅女时代

失望的学校、不感兴趣的专业、讨厌的北京,这是我大一的三大抱怨主题。无论是和家人、朋友聊天,还是自己独处,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抱怨。抱怨学校小得像初中、抱怨专业的不知所谓、抱怨北京风太大土太多⋯⋯因为对学校不满意,所以大一时,我几乎是有时间就往外跑,觉得呆在学校太憋屈了。我把北京的著名景点逛了一遍之后,又觉得交通太堵,景点人太多,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那个时候,想到自己要在北京上4年大学,就觉得日子太难熬。于是,大一下学期,我成了在电脑前没日没夜地宅女一枚。

大二换宿舍,室友由原来的宅友变成了爱学习的同学。新室友之前就是我的好朋友,看不了我的颓废,开始限制我的宅女状态,逼我去学习,时不时告诉我学校最近又有什么好讲座之类的。因为怕好朋友的嗦,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心不在焉、应付任务般地去听那些她推荐的“好的讲座”,我往往是在座位上看小说或是呼呼大睡。

宅女出了门,慢慢也就有了变化。梁文道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座是我第一次积极主动去听的讲座。高中,我就非常喜欢看他的《开卷八分钟》,所以知道梁文道要去中传演讲,我一反常态地每天都在宿舍念叨要去听讲座,倒数着计时。直到今天,那场讲座的大部分内容乃至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当时觉得梁文道的演讲幽默、有感染力、有思想,互动环节中的观点碰撞,还有后面密密麻麻站着的学生全都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也提问了,还很幸运地被抽到,和他进行了“交流”,竟有一种中大奖的感觉。在那一个半小时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听讲座的乐趣所在。那是坐在电视、电脑前感受不到的现场感,空气中满满地都是热烈、求知若渴、思想碰撞的分子,会让人不自觉地思考、思考再思考。而且,那种近距离和交流的机会,实在是让人兴奋和幸福。

尝到了一次甜头后,我的大学很快就从“宅女时代”进入了“讲座时代”。我时不时地会去豆瓣和校园网上查一查最近的讲座,然后背着书包,带着笔和本子,向目的地出发。后来,我还特地买了一支录音笔,专门录下讲座。因为,我感觉有些东西很有意思,但是在听讲座的时候,来不及细细想,就很遗憾地错过了。有了录音笔后,我坐车回学校时或是回到宿舍后,就可以把讲座的录音再听一次。这样,在听讲座的时候自己有想法,或是没听明白的地方,我可以停下来去查资料、看演讲人写的书、反复琢磨,写心得。此后,我为听讲座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听讲座并不总是这么欢乐,有时候还真是一件费体力又考验毅力的事情。一般来说,上午的讲座最让人纠结。因为听讲座的地方往往和学校有段距离,为了能有个好座位,我不得不早早就起床。想到宿舍的同学在床上美美地睡,我却在颠簸的公交上抵抗睡神,起床成为一件格外让我挣扎和痛苦的事情。但是,我每次都会按时起床,然后忍着晕车的痛苦,开始我的讲座之旅。虽然同样是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同样是晕车,和去旅游景点相比,听讲座让我去的时候多了期待,回的时候少了后悔。思考今天要问什么问题的兴奋,和对讲座内容的回味,也或多或少地冲淡了一些晕车的痛苦,我完全是“痛并快乐着”。

讲:井底之蛙该读书了

在我听的这些讲座里,如果说梁文道的那次讲座是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么对我震撼最大的就是2011年的一次沙龙了。在参加这次沙龙前,我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和自傲,我总觉得身边的同学、朋友要么对国家和世界的大事漠不关心,要么就是不思考的愤青,我一直以为很难找到理性思考的同龄人。经过那三天的沙龙,我看到也找到了他们。

沙龙的第一天早上,下着雨,气温骤降。上午9点半开始发放第一场沙龙的门票,我7点从学校出发,从西三环往天安门方向赶路。我满以为自己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算是比较早的,而且这样下雨的坏天气,应该去的人不多。可是到了以后,我傻眼了。那时候才8点左右,已经有近四五百人在排队。快9点半的时候,队伍已经有近一千人了,几乎都是和我一样的学生。排队的壮观景象,让不少来天安门参观旅游的人驻足询问,还有拍照的。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有这么多同样爱好的人。当我意识到别人排队的时候拿着书看,而自己是在玩手机玩游戏时,我有种强烈的井底之蛙的感觉。

持续三天的演讲沙龙,让我狠狠地头脑风暴了一次。我以前总是会在讲座的最后非常积极地提问,但是那三天我手没有举一次手,没有提一个问题。我一方面是想好好听听别人的观点,另一方面是觉得很羞愧。以往听讲座,在最后的交流环节,我总是一心一意地想自己要提的问题,对别人的问题和观点不以为意。这几天,认认真真去听其他人的问答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思考得那么多了。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同龄人通过大量地读书思考,有了自己初具规模的思维体系了,而我还只是一些零散、粗浅的思维和思想。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讲座开始前,我后排的两男一女在大声对一些现象进行批判,前排有个男生对身边的同伴说:“一听就知道没读什么书,连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说的都是一些幼稚、初级又没有思考的东西。”我不知道后排的两男一女有没有听到,反正当时我觉得那话就像在说自己一样,让我羞愧万分。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书了,接收的都是一些网上和电视节目中的快餐观点,还在聊天中自鸣得意地、不加思考地把这些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贩卖给身边的人。我当即对自己狠狠地鄙视了一把,“井底之蛙该读书了”,这是我最深的感受。

座:坐下来的都是同道中人

我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加上去听讲座的过程本来就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所以我的讲座之旅经常是状况百出。不过也因为这些意外,听讲座变得更加有趣了起来。

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路痴,找不到地方。所以很容易被拒之门外,不過我也因此神奇地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讲座搭子”。有一次的凤凰读书会,地点是在雕刻时光咖啡馆三联店。我第一次去,误以为讲座是在三联书店的二楼举办,结果很尴尬地怎么都找不到,还差点被店员当做不轨人士。等我好不容易找到了讲座的地方,因为没有报名,主办方要求在外面等着,等已经报名的人都先进去了之后才可以进去。无奈之下,我只能呆在外面,还很无聊地和坐在旁边的男生聊了起来。然后,我们俩个很惊奇地发现都是先找错了地方,找到了又因为没报名被拒之门外,大有同病相怜的感慨。等大批人进场的时候,我和该男生杨石趁机混了进去,占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那次听讲座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俩是听到一句很有感悟的话就大聊特聊,讲座倒成了次要的。以后,有什么好的讲座,我们都会相约而去。

那次的沙龙,就是杨石告诉我的,我们一起去听的。第一天因为他到的比较早,我们很幸运地领到了票。可是因为第一天人比较多,主办发为了安抚那些没能进场听讲座的人的情绪,把第二天的大部分票提前发放了。不知情的我们,第二天同样时间早早排队,却没有票了。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自认被不公平对待的我们这些人,跟主办方有了不少抗议辩论,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学生方面,有强硬些的,坚持要进去;有人用人数和空间进行论证,坚持进去的可能性;有人用公平和以往经验对主办方进行谴责的。主办方与学生苦苦周旋,有把责任都推到学生方面的,强硬地就是不让进的,也有和学生协商办法的。双方你来我往倒是辩论得很精彩,我甚至觉得丝毫不逊色与会场里的讨论。我还在人人上发状态,笑称这是“一次青年人关于和平争取权利的实践活动”。最后,我们抗争的结果是,负责人给一直坚守的学生们,开了一个不到二十人的小沙龙。可能是他讲累了,就又让我们进去听大沙龙。对我来说,一场辩论实践活动,一场小沙龙最后还赶上了大沙龙最精彩的部分,还真是意外之喜。

其实对于经常听讲座的人,比较容易遇到也是比较惊喜的一种意外,是在讲座上遇到自己认识但是不是那么熟的人,坐下一聊,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某个话题,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运气更好的时候,还有可能上一场讲座碰到的人,居然在这一次讲座又碰到了。我和一个好朋友就是因为连续在两个讲座上巧遇,一次坐我前面,一次坐我旁边。

就这样,我的生活里扩大交际圈的可靠办法是:听听讲座,交交朋友。

我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加上去听讲座的过程本来就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所以我的讲座之旅经常是状况百出。不过也因为这些意外,听讲座变得更加有趣了起来。

猜你喜欢

宅女梁文道沙龙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MS·CHIC美发沙龙
LOVE IN 20
LOVE IN 20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追剧宅女教汉语
梁文道家训
宅女爱上社交
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