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关键词 故事里的黄陂

2012-04-29李斐陈星曲

大武汉 2012年5期
关键词:八宝饭黄陂糍粑

李斐 陈星曲

白海记“三弯一翘”的旗袍唱进了歌谣,却消失于红尘;高洪泰的铜锣受梅兰芳赞赏,却无余音绕梁;曹正兴的菜刀远销东洋,却只剩六渡桥小门脸一张。许多传奇和骄傲埋入时间的流沙,如果没有知情者抹去尘垢,后人无从了解。

刘建新是黄陂人,退休前在文化馆、文化局工作,退休后为申报黄陂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听他用关键词串起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黄陂。

【大鼓】

追根溯源,善书是头。过去,四方桌搭两条板凳,说书人站上去,开讲劝人行善、莫作恶的故事。老艺人口念善书,说到激情处有手板辅助,表演通常在夜间。黄陂人再创造:摆一张桌,两旁立灯,说书人摊开书放面前。其后,演绎故事的方式分流,有了鼓书、评书和皮影。

鼓书讲究说唱,鼓板响便唱、鼓板停便说。“哐哐哐”鼓点停,说书人道:“话说我背着鼓到了杭州,遇到一位小姐……”鼓点起落控制情节,吊足听书人的胃口。

武汉解放一周年,鼓书作为庆祝表演入选。黄陂人王鸣乐敲两块钢镰演唱,带点北方数来宝的味道,唱红到家喻户晓。1950年,正式定名“湖北大鼓”,艺人表演用云板取代钢镰伴奏。同年,黄陂成立鼓书队,有40多人。到1972年,《丰收场上》经湖北台录音滚动播出,还上了央视,黄陂湖北大鼓名气更大,还举办湖北大鼓培训班,第一批70多人,学成回到各公社。40岁以上的黄陂人随口都能唱上一段大鼓。刘建新说到兴头,敲击桌面打鼓点,哇拉哇拉唱起来。

【泥塑】

黄陂人家里总有一两件泥塑摆件,再远追溯,归元寺的500罗汉,武当山的神像,河南白马寺的佛像……都出自黄陂艺人之手。过去,小佛像用金属,中等用木头,大的用泥。“泥菩萨”足有半吨重,第一年搭胎造型,第二年收裂加工,第三年镀金。

泥塑行随着佛教兴旺了几百年。1966年文革,黄陂农民易厚青雕了毛主席像,许多公社和个人都向他要塑像,农民泥塑借此兴起。泡桐公社鼓励农民把泥塑用于阶级斗争宣传,《收租院》和村史系列诞生。泥塑摆在公社会议室,每天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连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钱绍武也来了。为了方便走乡串户,他们发明了“泥塑担”,挑着泥塑做巡回展。

美术学院办起“社来社去班”(学习结束回到原来公社)培养农民泥塑手艺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到泡桐拍了纪录片《泥塑新花》。1979年,全国第六届美术展展出了黄陂农民泥塑和四川工人雕塑。

泡桐新建了泥塑厂,全厂职工9人,由老师傅和县文化馆的老师教授泥塑手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泥塑厂迎来小阳春,他们制作工艺品卖到武汉工艺品商店,又做外销,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产品。1996年,外销陡然减少,厂里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倒闭。厂里的泥塑师傅有南下广东,到玩具厂打工,也有投奔镇上其他做泥塑的民营企业,还有人倒卖泥塑模具发了财。现在,许多电影制片厂搭棚景,布景模型都是黄陂泥塑师傅的作品。

制作泥塑有十多个步骤,泥要洗净,滤成浆,慢慢晾干;压好型不能晒太阳,必须阴干。

【楚剧】

与孝感搭界的两岸是楚剧发源地。当地人喜欢踩高跷、打锣鼓、玩灯,哼唱小调加入情节变成了戏。10几平方米的小土台,戏还没唱,扶老携幼的观众端着板凳已经赶到。

“会唱三出戏,到老不怄气。”不管多远,只要有戏,黄陂人都愿意去看。集镇通常是“戏窝子”,比如祁家湾的张店村,能聚集方圆一二十公里的戏迷,王家河的观众走20里路也要赶场。

白天、下午是楚剧开锣的时间,很少有夜戏。黄陂最高峰有30多个戏班子,1984年,还剩下9个职业剧团。名角进了专业剧团,其他人回到各村,继续唱。王家长冲唱戏的传统有几百年,修水库移民搬迁后,村剧团也没解散,每家每户都以家里有人在剧团唱戏为荣,如果有人没入选,家里人还要来“扯皮”,“凭么斯我屋里没人参加”。但凡有演出,各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里还有个规矩:花旦不准出阁,只能招婿入赘,而这女婿还必须戏唱得好。像王安莉和王安娜姐妹俩是台柱子,都不能外嫁。剧团是村子的生命。1998年抗洪,村剧团排演节目外出表演,赚回钱补贴乡亲的损失。

【黄陂三鲜】

肉丸、鱼丸、肉糕是黄陂美食代表作,也充分体现黄陂人爱吃会做的创造力。相传,有位爱吃鱼的皇帝腻味了宫廷各种鱼的做法,听说黄陂厨师擅长做鱼,从当地招来一位姓余的大厨。余师傅进宫没有半分喜,只有满心忧——前面几位厨师做不好都被杀了头。无奈下,他乱刀砍鱼,剁出鱼茸,听到宫人催促,也来不及细想,攒起鱼茸下锅,煮成丸。皇帝吃过赞不绝口,为这道菜命名“余丸子”。

做肉糕用里脊,做肉丸用臀肉。肉糕选鱼,鳡鱼是首选,其次是鲩鱼,最次是白鱼。姚集和蔡店肉糕厚,偏黑,因为它们用苕粉取代生粉、面粉,更有弹性。刘建新祖父是红案师傅,传给他做肉糕的手艺,盐放多少、下盐的时间、搅拌的方向都有讲究,得当了才能做出“泡、松、脆”的肉糕。现在,超市都有肉糕卖,但黄陂人还是青睐小作坊的手工肉糕,用手一拎就知道真不真?好不好?

【豆丝+糍粑】

逢年过节,黄陂亲戚送年货,最受欢迎的定有豆丝和糍粑,与市面卖的口感不同。通常10斤米、2斤黄豆,但自家吃的会多加花生、芝麻,更香又精神。煮久了也不糊。

用臼舂糍粑是力气活,俗话有“一打铁,二打粑,十个男将都累趴”。蒸熟的米饭倒进臼,拼命打碎,如果凉了,糍粑就不细腻。黄陂人喜欢用晚稻糯米舂糍粑,柔坨。

【冻米茶】

许多黄陂餐馆把它当迎宾的特色。冻米不易做,必须是“三九天”,糯米浸过水,蒸成饭,摊在晒谷场上等“下泠”。米饭冻住后,再一粒一粒揉开,放在太阳下边晒边揉,米饭重新还原为生米大小,装进罐里。等贵客来了,像女婿上门,主人把粗河砂在锅里炒热,放点油,抓一把冻米下锅,和河砂翻炒,再用筛子滤去沙,冻米焦脆,以滚水冲泡,加糖、加盐随个人口味,还能铺个溏心蛋,既可当茶喝,也能当饭吃。

孩子更喜欢吃糖果,熬白糖,撒冻米,搓成球,又甜又脆,如果密封得好,能吃一年。

【八宝饭】

如同朱元璋落难,有了翡翠白玉汤,建文帝逃难时,遇到农妇用杂粮拼凑的八宝饭。其实,八宝饭不只8样,固定有的是糯米、南瓜、红米、莲子、栗子、猪油。刘建新每年都会做10碗八宝饭送亲朋,现在冰箱里还存着一碗,等在外工作的儿子回来尝。在黄陂,冬天宴请必有八宝饭,夏天则无,因为里面有猪油,热天特别腻。

【灯节+走高】

正月十五,花灯、彩船占领黄陂的村头。鳌鱼灯是省内独有,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江西移民带来。灯首是龙头,灯尾是鲤鱼身,从头到尾有3截,每次都是4条齐舞,两红两黄。玩龙灯时,一块牌坊代表龙门,4条鳌鱼走马穿花争相跃,但习惯是,必须让红鱼跃过,才是好兆头。

停了34年的“走高”(寓意人往高处走,生活向上)今年又玩上了。乾隆末年,龚家大湾和西李甲湾两位商人在河南周口看到“走高”表演,十分喜欢,央求艺人教授走高绝活,还买了一套铠甲回乡。

走高的秘密在于表演者身上绑着铁箍,铁箍上架铁杆,铁杆装饰飞龙、莲花。表演时,2位小孩爬上铁杆,外人看来好像是表演者独自举起孩子和铁杆的重量。走高技艺只在龚家大湾流传,不对外,但每年表演都会先到西李甲湾,因为这是当年引进“走高”的两位商人的约定。

村里人极其喜欢走高,也非常愿意到自家门口演。所以,只要是玩灯、走高,各村的人出钱都很踊跃,“玩灯不怕打破锣”。鞭炮、彩灯、走高寄托他们对来年生活的期盼,寄望红红火火的延续。

猜你喜欢

八宝饭黄陂糍粑
城市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探索——以武汉市黄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
做糍粑
Aspir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iligence
传说的语言结构分析——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团团圆圆八宝饭
团团圆圆八宝饭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
腊月糍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