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012-04-29房立洵
房立洵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如何关注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了高校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和谐和谐校园
高校,作为国家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应该注重把“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潮流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和紧迫的战略任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患者与日俱增,许多人经常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作为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很多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1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平静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产生心理失衡在所难免。
1.2家庭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1.3校园环境的影响。
校园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教育与管理过程中的影响、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以往生活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独立生活的方式代替,使得一些学生感到极不适应,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生活感到迷惘。
1.4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自我评价不客观、性心理的发展滞后于性生理的发育。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行列,年龄的增长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发生了飞跃,但是,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评价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也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在对事物的看法和观察上容易片面化、理想化。
2.关注学生心理和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适应不良问题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试就此问题作心理原因探析,结合我院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辅助提出对策。
2.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努力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我院可以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学校加强师资、设施、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在经费上给予有力的支持,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2.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利用现有途径和手段外,还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实践锤炼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心语报、网络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介绍心理调控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2.3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交往技能、竞争意识、解决困难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情操,形成自信、乐观的人格特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3.对建设和谐校园的认识。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和谐校园就是协调发展,为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相处融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学习的和谐、生活的和谐、心理的和谐、环境的和谐、择业与就业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高校教育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
3.1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必须首先实现每一个单位和谐。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和细胞,是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理想,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每一个在大学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应有的内在的追求,也成为时代发展对大学的外在要求。
3.2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高校办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如高校连续扩招,学生人数大增,师资、设备和管理一时还跟不上,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与社会的需要较不相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等,这样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包括校内和谐和学校与外部的和谐,这就必然要求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校园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和谐,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推动高校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和谐校园的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关注学生心理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4.1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为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不断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实现执政兴校资源各要素的有效配置,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依法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体现以下要求:一是合法性,即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民主性,即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必须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三是程序性,即在制定各项制度时必须经过起草、审议、表决、公布等程序;四是针对性,即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针对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具体行为;五是可操作性,即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具体可行。
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这样大学校园就自然和谐了。
4.2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载体,指导校园文化的建设。
4.2.1充分利用大学里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各班的心理委员,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做到有情况及时反馈。
4.2.2在系学生会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部,以该部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配合院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干部的心理培训,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团队辅导活动,带动全系学生塑造健康心理。
4.2.3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及时的、有必要的心理干预。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重新适应生活。
辅导员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学生已经被打破平衡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减轻事件对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获得一个更通达、开放的态度。
5.结语
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提供支撑的平台。和谐校园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前提,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安定团结、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及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心理教育在学校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树立科学的和谐发展观,为学校教育教学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撑平台。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发表,旨在进一步提高认识,使高等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方式、设备配置等方面规范化、科学化,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高水平发展,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对社会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是高校的一重大任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必须尊重大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一般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会大学生怎样去做,怎样去生活,更要做心灵智慧的启迪者,教会学生怎样去创造性地做,做得更好,更好地生活,共同为建设和谐校园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和谐校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8.
[2]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
[3]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践先进性.人民日报,2005-4-25.
[4]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07.
[5]高校心理教育机制的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