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研室建设初探

2012-04-29卓欣莲

考试周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研室研修教研

卓欣莲

摘要: 教研室建设导向性不明确、教研室责权利不对等、教师对教研室工作不热心等是民办院校教研室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加强对办学的公益性的认识、树立“财从才来”的观念是搞好教研室建设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独立学院教研室建设反思探索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系统最基层的教学单位,也是高校直接进行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的基层组织,是学校专业支撑的基础。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抓好教研室建设,就把握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和基础,就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有力的保障。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教研室工作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要求,是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学院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一、教研室建设的反思

我院历经几年的变革与发展,目前各系部教研室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对教研室现状进行了深度反思,其弊渐现。

(一)教研室的职能定位——行政性组织。从实际运行状态看,常常陷于上传下达的教研室主要发挥行政监管和评价的职能,事实上,由于体制原因,教研室在做着它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远离学术性这一根本宗旨的结果是于教师专业发展无益。

(二)教研室的研修内容——经验的总结推广。传承和借鉴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教研室在为数不多的与专业成长有关的教研活动中,经验的总结推广成了主要研修内容。但仅局限于此的教研活动,带来了如下问题。

1.教师专业发展落入经验成长的臼巢。低效随意的经验式成长模式,使得专业发展成本高昂,专业视野狭隘,专业瓶颈提前,难以向更高层次迈进。

2.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由于研修内容常常是公开课中出现的经验或问题,因而这些经验或问题不一定对称于教师的个性需求,使教研倦怠具有普遍性。

(三)教研室的研修模式——任务关注模式。完成上级规定的各种任务是必做的功课,教研活动常常陷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任务来时,疲于应付,冲击着正常的教研秩序,任务去时,各自为政,因此,建设有学科特色的教研文化对陷入被动盲目的我们,永远是空中楼阁。

(四)教研室的研修方式——一次性教研。听课—评课,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研程序,听课时发现的问题,在评课时可能得以探讨,寻求对策,但商讨的策略是否有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却没有递进式研究,一次性教研无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使得教师经验难以系列化和策略化。

(五)教研室的研修技术——听评课的技术落后。由于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直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故听课和评课成了我们最主要的研修活动,但由于听评课的理念和技术落后,使得这一活动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教研室建设的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改革传统的教研活动,建设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教研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研理念。先进的理念是制定正确目标的基础,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反复研讨和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1.研修是教师的生命。教师不是自身专业发展的旁观者、被研究者、被培训者,而是研究自身的主体,研修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本身。

2.教研室是教师的学术性组织。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是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在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中,使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教研室从管理走向学术。

3.教研室是教师的专业合作组织。合作是教师专业的一种品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集体的持续的合作性研究是一种构筑起把彼此的实践相互公开、相互批评、合作创造的关系,合作性、革新性、自律性是教研组的文化特质。

(二)形成共同的教研远景。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智慧,教研室的研修远景在反复研讨中逐渐清晰。

1.教研室的职能定位由行政性向学术性转变。建设一个基于合作、对话、分享、发展的研修平台,形成真诚开放、谦虚反思、创新自律的研修共同体,打造一支学术性的研修团队。

2.教研室的研修内容由经验总结推广型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转变。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减少专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教研室的研修模式由任务关注模式向问题关注模式转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以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为核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4.教研室的研修方式由一次性向跟踪递进式转变。强化效果追问,在听课评课等活动中开展递进式的改进行动,直至问题最终解决,使实践经验策略化和系列化。

5.教研室的研修途径由单一任务规定型向多样活动选择型转变。教研室既应创建形式多样的专业发展合作模式,以满足不同追求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又应创建能统整各种研修模式的研修网络,以便教研活动高效有序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周菊华.专业教研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第3卷,(2).

[2]潘永惠等.规范建设创新管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建设及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3]杨诚.加强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的探索与研究.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2.

猜你喜欢

教研室研修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