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寄托的高校德育新功能

2012-04-29刘秦民

高教探索 2012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

收稿日期:2012-09-27

作者简介:刘秦民,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广州/510631)

摘 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高校应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创造一种生态意义上的精神文明。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贯彻,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新世纪德育的重要主题。美国学者约翰·福布斯在论述21世纪教育需要认真对待的挑战时把“环境教育”摆在第一位。他讲的环境即生态环境,环境教育也就是生态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同时,对他们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生态道德素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类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进程。贝塔朗菲这样宣告:“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始的西方文明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的伟大创造同时已告结束。新的文明,将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生态意义上的文明。”[1]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强烈呼唤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一种新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以此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建构学校德育时,便赋予学校德育以生态性。今天,加强学校生态道德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道德观的引导,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生态道德教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培养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道德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我们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永远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的生存能力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只能是一种依附关系。最早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群关系洐生而出的专制型统治关系。在这个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扰动不大,特别是在进入农耕阶段以后,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之间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协调。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简单地屈从于自然界,而把大自然作为人类的奴仆,人对自然界的占有和征服的欲望不断膨胀。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人地关系的一次跃变。这个时期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一是对天然材料进行深化加工;二是对天然能源进行转化利用;三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调控。恩格斯说过:“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2]“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如果说在文明时代的环抱中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在积累财富方面的现代的一切积聚财富的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3]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4]所谓“精神上的世纪病”,所谓“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实质上就是看到了技术进步导致生活环境改变并进而影响到人性的全面发展,造就了二十世纪的“平面人”、“单面人”。这正是人性贫乏、人格萎缩所导致的结果。一个多世纪以来,生态“道德的败坏”也由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层面上来。事实已经说明,人与自然不和谐,会直接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区域关系的紧张以及国际关系的紧张,不利于社会走向和谐。重视生态伦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人与生态的友好型社会,是当今时代一项重要的任务。由此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整个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人是惟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等。[5]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偏颇,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高校德育必须进行生态性建构,即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下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具有人类普遍价值取向、良好适应能力的知识经济社会的人才。以此要求来审视我国学校德育,不难发现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生态性危机。这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对生态世界观的理解和认同不够。其对教育现象、对学生成长的文化依赖性认识不够。其严重地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也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这主要是反映在学校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建相失衡的诸多现象上。当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利益发生碰撞时,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便发生转变,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利益而忽视人类未来和对未来的义务。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不和谐的“两张皮”现象,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缺乏统一性。现代哲学十分重视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世界是蕴涵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背景,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现为平凡、琐碎和世俗,但价值和意义却泛化地存在其中;它虽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理性知识那么有条理和清晰,但在体验、品味、想象和领悟中,能探寻和感悟到其中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因此,它是德育的根基和深厚的土壤。但是现行学校德育模式却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不关心每个学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他们内心潜藏着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的生命冲动所指的方向,造成德育对日常生活的疏离和概念化。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美德袋”模式,把学生的品德看作是“一袋美德”,因此在内容上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和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考试和简单化的操行评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模式,必然缺乏感召力,造成德育实效低下。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的生态性。

三是学校道德教育思路缺乏远瞻性。从上个世纪中期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如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我国目前高校的学科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简单的转换成毫无生命质感的经济数据,将人变成机器,将幸福、道德等同于经济指标的做法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面对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进,“面向未来”的教育就难以实现。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十分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的途径来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真正使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成效,还必须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

第一,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等方面。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观念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备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当代大学思想政治课虽然也有生态道德的内容,但毕竟比重不大,仅在新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蜻蜒点水似地点了一下,对学生的系统启示意义不大。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运用学校的主渠道进行课堂教育,同时配以系列选修课,使学生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特别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担当保护子孙后代延续、生存发展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同时,要让这种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体系中最富有实践和生存意义的鲜活内容。

第二,注重实践体验,实现由知到行的道德转换。对于道德教育,蔡元培的看法是,“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是要注重实际行为,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6]对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也要与具体的实践体验相结合,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改善个体环境保护知识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做到知行统一。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了享誉全球的环境教育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以及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国内有学者指出: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生态道德实践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辩论、环境状况调研,引导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将保护环境化为自觉行动;也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环境管理事务,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开展环境宣传,力求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同时提高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规律的认识;还可以经常组织大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时刻提醒自己肩负着保护自然的责任。

第三,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要引导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从人与自然相联系的角度来认识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地球不曾诞生生命,其状况将与金星、火星相似;如果地球上现有的生命灭绝,那么地球将逐渐回到与金星、火星相似的状况。这就说明,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参与的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系的结果。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而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第四,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提高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应重视这一新途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育人作用,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体系,扩大德育影响,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相关生态环境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道德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足够的智力支持。而教育形式完全可以考虑多样化、形象化和系统化,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读书会、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实践,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节约、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理念。首先重视善、恶、美的引导。绿色生态理念明确指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最基本的生态行为,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它发展社会“善”的积极意义,认为“善”是生态美的灵魂。绿色生态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表现出来,这就符合了自然美的生态规律。绿色生态理念下的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其次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生态道德的绿色消费理念是绿色生态道德理念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起绿色的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指在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在节约有度的前提下,追求接近自然,不以获得某一具体的经过化学加工的有形的商品(服务)为主要目的,而以获得主体消费的自然美感、健康、安全为指向的一种生态消费方式。将这种绿色生态理念贯串在日常生活中,使其指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它包含节约、自然、健康、安全、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

绿色生态理念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的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总称,是使人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最有力的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绿色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哲学就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高校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未来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树立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培养一种与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树立知行统一观,积极参与美化自然、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行动。由此,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是非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义务感、生态参与感,促使他们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空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冯·贝塔朗菲.开放系统论与人类社会、人文科学系统[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7(2):7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33、177.

[3]Erich From. The some society[M]. New York.1995.

[4]吴玉福.谈天人合一[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8).

[5] 高平叔. 蔡元培教育文选[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18.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