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河南报纸对河南戏剧演出的影响

2012-04-29张召鹏

新闻爱好者 2012年6期
关键词:戏园乐园河南

张召鹏

民国时期,河南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仅在开封市,从1904年《河南官报》创刊,到1948年《开封日报》问世,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在开封出版的报纸竟多达百余种。除了宣传不同的政治思想、记录重大社会事件之外,报纸还全方位介入到戏剧演出进程中,不仅刊登戏剧演出宣传广告,全方位报道戏剧演出情况,而且还刊发戏剧评论文章,对戏剧演出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予以点评。报纸介入戏剧演出并与之进行互动,对推动河南戏剧演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报纸介入加剧了戏剧演出竞争

民国时期,随着戏剧演出活动的日益频繁,河南的报纸通过刊登广告、发布报道和评论等,全方位介入到演出过程当中。不仅如此,报纸还时常发表文章,评议市内各个戏园、茶社等演出场所的营业情况,内容涉及戏园的硬件设施、营业状况及日常管理,在满足戏园和观众之间信息传递需求的同时,客观上影响了观众的观戏选择,加剧了戏园之间的演出竞争。

以丰乐园为例。丰乐园建成于1909年,是河南省首座较为现代化的戏园,1910年开始商业演出,一度是省会开封的重要演出场所。随着戏园、茶社日渐增多,丰乐园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压力。可惜的是,丰乐园非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反而有时候不按戏报出演,擅自提高票价,时而开业时而停业,这引起了报纸对其的强烈批评。1915年7月3日,《河声日报》曾刊载文章,批评丰乐园不按戏单演出,有失信用,称“该园失信如此,其心不过诳观者而骗其钱耳,倘有窥其隐私加以诘具”[1]。该报还多次刊文,解释丰乐园开演、停演的原因。由于演出竞争激烈,名角身价剧增,丰乐园开支浩繁,加上有些观众看戏后不按规矩交付戏资,营业状况不甚乐观。无奈之下,丰乐园不得不提高票价。报纸旋即批评丰乐园“戏价乃随意增加,毫无定程”[2]。《大梁日报》刊文指责丰乐园议记馆商主李韵卿不顾信用而提高票价,“一时观剧者纷纷议论,有向该售票处争执者,有退票不看者,亦有不惜数枚铜元而暂为从权者”[3]。嘲讽李韵卿“臭名在外”,抨击其克扣演员薪资的行为,预言“该园商业亦大有倒闭之势云”[4]。不久,丰乐园果然倒闭。这座盛极一时的剧院由盛及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各家报纸刊登文章对丰乐园进行批评指责,使其声誉急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它的衰落,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

报纸的介入,使开封戏园之间竞争的氛围越发浓烈,《河南民报》载文称:“前日本市京剧,广智院、醒豫舞台竞争最为激烈,剧价多至一元以上。昨醒豫舞台宣告停演三天,整理内部。广智院昨起唱日戏,每人仅收戏价四百文,较前相差三十倍之多,尚不及茶钱之一串。”[5]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为了吸引观众,增加商业收入,各家戏园竞相邀请名角,并借助报纸刊登演出广告,对其进行精心包装,以确保在演出竞争中胜出。一些戏园开始改善硬件设施,如戏园必须干净整洁、座位要舒服、服务要周到。上文中提到的广智院,在竞争中首创对号入座,改进剧场管理旧习,实施平民化票价。凭着上述特色,广智院在开业之初业绩良好,但后来其内部设施及经营管理,常常受到报纸的批评。1935年7月15日,《河南民报》在报道中国旅行剧团演出话剧时称:“惜广智院舞台构造不佳,后排观众均听话不清,说者谓不若华光戏院的舞台,犹较适宜于表演新剧云。”观众也纷纷对其提出批评:“一、广智院舞台恶劣,不宜表演话剧,两旁观众,因被布景遮蔽,均看不见。二、中旅演员在剧情紧张时,因查票员之叫嚣声,以致后排座客如看无声电影,毫无所闻云。”[6]

在演出竞争过程中,也有戏园生意兴隆、常演不衰,深受报纸好评,相国寺内的永安舞台便为一例。永安舞台于1926年建成,位于相国寺火神庙内,是当时开封比较有名的戏园。《河南民报》在1934年2月曾专门就该戏园的组织、角色、时间、票价、待遇、营业、脚本进行了详细调查,称其“可谓历史悠久,攸关通俗教育,为一般人爱好”。[7]

二、报纸介入扩大了戏剧演出效果

良好的戏剧演出效果的获得,除了演员表演之外,关键在于戏剧情节结构及观众观戏反应。伴随着近代社会发展,戏剧从业者越发重视演出效果,戏园戏班更是将其视为演出竞争的关键。民国时期,河南报纸纷纷刊评戏剧情节,点评舞台表演,反馈观众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戏剧演出效果。

获取良好的戏剧演出效果,首先要看剧本内容结构。民国初期,戏剧演出很少有正式的剧本,水平高的艺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经历,结合故事梗概,即兴创作出大体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唱白。如果艺人水平有限,就很难在演出中创作出优秀作品,有时甚至还在演出中增加色情淫秽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河南教育厅成立的戏曲编审委员会,通过审查情节,修正台词,使戏剧剧本得以规范。比如,《河南教育日报》报道该委员会召开第四十次常务会内容如下:“审艺员王振生口述土梆《罗帕记》毫无诲盗情节,剧情趣味浓厚。惟词句粗俗,业经本会修正,已成完本,通过印行。”[8]报纸还经常对演出的情节内容给予关注。如常香玉公演《西厢记》时,《河南民报》预告了内容情节:“该剧以金批六才子为蓝本,更参照书肆之白话《西厢》及故事体《西厢》改编为梆剧云。”[9]而郑剑西在看完樊粹庭编剧的《霄壤恨》后,在该报发表评论:“伟大悲剧《霄壤恨》是樊先生新作,是警世杰作,电影作法构成,别开旧戏生面。内容是关民族性故事,现代化的思想,国难当前,上演有益。”[10]对演出中存在的问题,报纸也往往给予批评,促使演出剧本不断优化,在演出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戏剧演出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要吸引观众。而吸引观众与否,关键看戏剧演员是否能演出成功。如果演出的情节感人,唱腔优美,加之演员表演到位,那么观众就会喜欢,就会取得好的演出效果。而报纸对优秀演员的赞美,往往不吝笔墨。1917年2月24日,《豫言报》曾刊登文章,将筱金钩与梅兰芳、贾璧云、小喜翠、牡丹花等演员逐一比较,从相貌、唱腔、念白、台步等诸方面对这位越调名角给予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该报还刊登题为《丰乐园竹枝词二十四首》的文章,对东方亮等24位名角各做一诗,并加以短评。这些评价,不但对演员已有的表演水平给予评价,而且鼓励演员不断提高技能,扩大了演员知名度,有助于演员在以后的演出中取得更好的效果。1934年,梅兰芳在汴进行赈灾演出时,开封的各家报纸纷纷发布广告,吸引了河南省内乃至周边省份的票友戏迷们争相前来观看。一时之间,交通拥挤,当局不得不临时增加客运班次,以解燃眉之急。报纸称这次演出的效果非常好,“演出期间,国民大戏院门前及梅大师途经之处人山人海,人们翘首以盼,一睹梅大师的风采”[11]。

观众上座率及观剧感受,同样可以直接反映戏剧演出的效果。民国时期,开封报纸非常注重记录观众的观剧情况。如常香玉为梁苑女中募集资金演出时,《河南民报》予以报道:“昨募集资金首次演出《卖衣争子》,各界观众慕名而来,和平剧场水泄不通。常女士嗓音圆润,吐字清爽,变幻曲折,变化无穷,博得满场如雷掌声,经久不绝。”[12]观众的现场观剧反响如此强烈,证明常香玉的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天中日报》记载:“昨日,外马号街观音堂演戏,往观者络绎不绝,人数之多,已达极点,一般鲁莽之夫,争先恐后,互相拥挤,讵料台前有一水坑,因拥护而倒于水坑者,切不可枚举,旁观者皆哄然大笑云。”[13]这则报道以观众为看戏而不慎跌入水坑为切入点,言辞中虽有戏谑之意,但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积极参与,是戏剧演出取得良好效果的生动体现。

三、报纸介入推动了演出观念更新

近代中国,任何社会思想的传播和各种政治运动的进行,都需要通过报纸来广泛吸引和争取民众。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发生碰撞,曾被视为‘小道的戏剧与正统诗文试图一决高下,报刊的传播特质使它成为舆论的阵地,有效提升了戏剧的地位”[14]。而戏剧地位的提升,充分体现在演出观念的更新上。

首先,报纸介入促使人们改变了对戏剧功能的认知。“中国传统戏剧观念,同中国整个传统文化观念一样,十分强调政治功利与‘教化作用,宣扬戏剧的‘劝善惩恶与‘礼乐、‘声教之美,往往使戏剧成为‘载道工具。”[15]这种观念对近代人们对戏剧功能的认知影响很大。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抨击旧剧弊端的同时,倡导进行戏剧改革,为戏剧赋予了“社会教育”、“通俗教育”的使命,对民国时期的戏剧演出影响巨大。1912年9月,《自由报》刊登《河南新剧团缘起及简章》,称“欲丕变国风,非速为改良戏曲不可”。新剧团“意在丕变国风,改良习惯,借戏曲阐发其道德,沟通其知识,期达通俗教育之目的为宗旨”。报纸将戏剧作为“改良社会”的重要武器,深刻影响着河南戏剧演出,也促使人们对戏剧功能的认知发生改变。

抗战爆发后,河南话剧演出频繁,本地话剧团和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话剧团体多次在开封举行公演。除此之外,狮吼剧团上演樊粹庭新编的《涤耻血》、《残毒计》、《巾帼侠》等剧,宣传抗战,抵御外侮。吴琛在报纸上撰文指出,抗战话剧公演“最深目的是使剧种表现的实事和情绪激发大众的理智,引发大众的共鸣,发出对抗战最有用的力量”,“抗战戏剧演出者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了国家到了危急的时候,替国家出一份国民的力量。”[16]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训处也借助报纸发表宣言:“亲爱的同胞们!你们万不要把这次公演当为一种娱乐!要知道:我们是要借着这个公演的机会,深深地唤醒大家,请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抗倭救亡的伟大责任!”在报纸的广泛宣传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戏剧演出在宣传支援抗战、救亡图存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报纸关注推动了戏剧演出体制的转变。早期的戏剧演出,主要是通过戏班完成的。戏班中的演员不能轻易调换或脱离,表演水平差距不大。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不分主次,互相配戏。后来,随着戏剧演出的发展,原有的演出体制逐渐定型为“名角挑班制度”,往往由一位表演水平高且受观众喜爱的艺人挑班领衔,其他演员则为其配戏,并按照技艺高低分担主次配角,共同完成演出。随着戏剧在城市商业演出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演出机制逐渐被打破。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经营者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招揽顾客。一方面,经营者将报纸广告作为重要的促销手段,通过报纸刊登演出信息;另一方面,在配备日常的基本演员以及演出所需的乐师、舞台、管理人员的同时,经营者开始打破戏班的界限,实行“班底制”经营,竞相邀请不同剧种不同戏班的优秀演员演出,由剧场班底配合。这样的演出机制,不但能够确保剧场日常演出的连续性,减少了邀请名角和知名戏班的不便,同时也可以减少经营成本,从而增加商业收入。

(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河南戏剧的变革”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JJ0750022)

参考文献:

[1]丰乐园信用何在[N].河声日报,1915-07-03.

[2]剧谈[N].豫言报,1917-02-10.

[3]勒索座客[N].大梁日报,1917-08-29.

[4]瘦郎.丰乐园将倒闭[N].大梁日报,1917-08-30.

[5]河南民报,1933-12-21.

[6]河南民报,1935-07-16.

[7]梆戏之调查(永安舞台)[N].河南民报,1934-02-24.

[8]河南教育日报.1935-03-05.

[9]常香玉公演《西厢记》[N].河南民报,1937-02-28.

[10]郑剑西.观《霄壤恨》后[N].河南民报,1935-11-28.

[11]马承钧.梅兰芳开封义演[N].大河报,2008-12-24.

[12]常香玉昨晚首次演出极博各界好评[N].河南民报,1947-02-21.

[13]观剧人半来作波臣[N].天中日报,1916-10-18.

[14]田根胜.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5]叶再青.早期话剧的“现代性”思考[J].戏剧,2002(1).

[16]吴琛.观众怎样理解抗战戏剧[N].河南民报,1938-03-16.

(作者为河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古典文献学博士)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戏园乐园河南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从晚清报刊新闻看戏园治安问题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