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
2012-04-29吴学健
吴学健
摘要:科技实践活动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这一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了直接经验,提高了探究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对开展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漓江鱼类资源调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方式为主,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主题为基本内容的,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活动时空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以探究漓江大河乡河段漓江鱼类资源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为主线,通过本活动来寻找保护漓江鱼类资源的措施。这是一个具有延续性和延展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因地制宜的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该活动在全国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下面以指导学生开展此项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对开展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活动的实施过程
1.1选题原因
该选题意向来源于和学生的一次课间交谈,“老师,我们的漓江鱼还剩多少?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我们再也不能吃漓江鱼了吗?”原来,我们每天都说保护漓江,保护漓江鱼类资源,可学生——漓江上未来的渔民却不知道具体的保护措施有哪些,于是笔者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这次“漓江鱼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
1.2活动的具体目标
认识常见的漓江鱼,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生活习性、食性、产卵期等;知道漓江的休渔期、禁渔区,懂得从捕捞工具、捕捞时间、捕捞区域等方面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措施;了解有序捕捞、合理捕捞的相关知识;学会调查、观察、收集分析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处理数据、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调查能力、说明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爱护母亲河,关注漓江鱼的生存状况,形成保护漓江鱼类资源、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拒绝破坏性、掠夺性捕捞的行为。
1.3活动内容
进行开题准备,联系桂林市渔政站的水产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和实施价值进行论证。
宣传、动员、分组及骨干培训。确定各组的研究方向(如:调查漓江鱼的种类、习性,调查捕获漓江鱼的的时间、地点、工具、去向,近十年的捕获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等等),完成组内分工,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调查路线。
按计划实施调查,随时记录和拍照。
整理分析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物化调查结果。
组织学生参加“反哺母亲河,放养漓江鱼”活动。
收集桂林市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法律、法规、案例等资料,制作《保护漓江鱼》宣传册。
利用暑假进入沿江15个自然村和社区发放宣传册,宣传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措施。
举行“我爱漓江鱼”征文比赛,并评比奖励。
举行“保护漓江鱼”手抄报比赛,并评比奖励。
举行成果展示周活动。展示各小组优秀的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技小报,宣传册、照片、图片等。邀请附近学校师生参观。
1.4活动结果
本次活动历时1年,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学生共计走访调查了渔民、农民1200人。通过走访了解到:近十年来,漓江鱼类资源衰竭显著,保护漓江鱼刻不容缓。但目前我乡仍有部分农民、渔民使用地笼等细密的捕捞工具,长年在漓江上违法捕捞。向漓江投放检验检疫的鱼苗10000余尾,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反哺母亲河保护漓江鱼”签名仪式,进入漓江沿江15个自然村、6个社区发放、张贴宣传资料2000多份。带动了广大家长和村民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对保护母亲河、保护漓江鱼类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回收调查报告、论文、手抄报、照片500多份,展示优秀作品90份,评出优秀作品一等奖12份,二等奖24份,三等奖36份,邀请附近两所小学师生前来参观,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体验和成就感。人民网广西视窗、广西科技信息网、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栏目、《桂林日报》、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政府门户网、中国共青团叠彩区委网、叠彩区教育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此次活动,在学生、家长中引起极大反响,在社会上掀起了保护漓江鱼的热潮,深得当地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5活动结果处理
分析、整理有价值的结果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建议他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漓江鱼的措施。活动的各项资料及研究成果等直接提供给学校,完善校本课程,增加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总结和积累开展科教活动的方法和经验,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对活动的日志、论文、调查报告等进行收集、整理,并送至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A等的学生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内。
1.6活动的评价
各小组每两月-收集各成员的调查记录,组织自评、互评,教师跟踪各小组的工作进程,进行阶段评价。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性评价结果、活动成果及所在组的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1.7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让学生——未来的漓江渔民了解漓江鱼的生存状况,激发学生保护漓江鱼类资源、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懂得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措施及有序捕捞、合理捕捞的相关知识,拒绝破坏性、掠夺性捕捞的行为。自觉发动家长加入到保护漓江鱼类资源的行列,从而获得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教师的反思与收获
2.1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开发活动选题
在做活动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选题,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选题要切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具有当地的特色。但选题也要考虑普及性,不能局限于本地区个别特例。选题还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利于把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及探究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选题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2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实践活动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或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不是为“活动”而“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活动的目标是,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结束时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2.3打破课堂内外壁垒,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的平台
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是教育”,“自然即是课本”的理念,把实践活动作为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打破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壁垒,把大自然变成大课堂,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与热情。当教师把学生从狭窄的教室引到课外这个更为丰富多彩的大课堂,给学生的好奇心插上翅膀,创新之花就会悄然绽放。
2.4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联动的活动模式
生物科技实践活动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所以活动单独由学校组织,肯定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搭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联动的活动组织形式。本次活动就设计了野外调查、调研、体验、宣教、实践等几组活动,邀请部分家长、社会、社团组织参加,以“大手拉小手”、“亲子行”的方式进行,增加了活动的安全系数,扩大了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体验到学校和课堂上得不到的成就感。
2.5打破学科界限,注意跨学科知识在生物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贴近生活,常常牵扯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本次探究活动,就涉及到统计、绘制表格等数学学科知识。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生物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就要突破学科界限,并打破思维的学科局限性,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穿插联系,以加强学科知识融合,真正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当各领域各角度的经历和知识碰撞在一起时,创新的火花最有可能产生。
2.6创新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学生,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评价方式时,应多样化、综合化,既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如学生的日志,论文、调查报告等,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最好能跟踪评价到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激励学生和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2.7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传承校园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和素材,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教研资源库,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如本次综合活动的资料,就可以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生身边的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展示使用,这样,不但可以把探究的成果回馈给学生,让更多学生受益,还能为今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积累参与的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