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60—165期)总目录
2012-04-29
名家治学
综合研究 锐意开拓
——《九歌》、李白研究中的青春意气周勋初(一·3)
乘势发展 及时总结
——漫谈机遇问题周勋初(二·3)
长期积累 一朝奏功
——我为什么能看上《文选集注》、《册府元龟》这两本冷门书周勋初(三·3)
自出手眼 力排干扰
——由编选《李白研究》所想到的周勋初(四·3)
体例创新 附件完善
——营造古籍整理精品的一些尝试周勋初(五·3)
寻根究柢 务真求实
——《文心雕龙》研究感言周勋初(六·3)
治学门径
黄霖先生小说研究评选李桂奎(一·23)
傅璇琮先生治学之道管窥(上)董乃斌(二·12)
傅璇琮先生治学之道管窥(下)董乃斌(三·21)
假设、选题与学术研究张高评(四·13)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一)张高评(五·22)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二)张高评(六·13)
国学讲堂
刘永济及其词学研究巩本栋(一·13)
章太炎与国学普及工作谢桃坊(三·12)
王国维忧生忧世的人生周兴陆(五·13)
重读名家
传艺绝学 独步古今
——曲学大师吴梅的治曲之路彭知辉(四·23)
音乐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读任半塘《唐声诗》张之为 戴伟华(六·20)
名作赏析
幽冥世界的孤独守望
——李贺《苏小小墓》中的人鬼情未了李 娜(一·31)
以水写愁的绝唱沈新林(一·36)
隐晦的诗旨 豁达的胸怀
——读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孙明材(一·41)
凄凉落寞中追忆盛唐之舞
——读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吴振华(二·23)
隔墙传情 知音识意
——《西厢记·听琴》赏析高 峰(二·28)
一组震撼人心的讽世歌
——读钟云舫《火坑莲》熊宪光(二·32)
美是自由的象征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赏析程建虎(三·29)
杜牧诗解读与品鉴二题吴在庆(三·35)
深沉的孤独与强烈的自信
——说辛弃疾《贺新郎》张 津(三·40)
“诗中有画”的典型范例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郭 杰(四·30)
说黄景仁《初春》蒋 寅(四·33)
一曲念奴娇 千古爱国情
——张英、沈善宝《念奴娇》品赏赵厚均(四·36)
奇僧、棋艺与奇笔
——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赏析吴光辉(五·30)
暮春情结 斜阳心理 美人意绪
——辛弃疾《摸鱼儿》解读黄全彦(五·38)
驭气终超万物表
——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品鉴许 结(五·44)
使至塞上:大唐盛世的豪迈歌唱孙桂平(六·27)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王 蕾(六·32)
文学史话
东汉魏晋文馆概说李德辉(一·46)
《博物志》与《拾遗记》顾 农(一·51)
飘泊西南
——杜甫草堂史话之一莫砺锋(一·58)
韩湘子成仙始末陈尚君(一·63)
唐宋“世说体”续书举要刘 强(一·72)
陌上花开缓缓归
——一个意象的形成苏扬剑(一·80)
漫话婉约词的特点及进程汪 超 王兆鹏(一·87)
中国文学中的地府判官邵颖涛(一·93)
曹操为什么写诗讥讽郑玄之死?徐克谦(二·37)
历史上的同时同名现象
——读王维《谒璇上人并序》何剑平(二·42)
创建艰难
——杜甫草堂史话之二莫砺锋(二·49)
地域·岭南·唐代诗歌刘 儒 戴伟华(二·54)
宋人词中的“上元奇遇”马里扬(二·62)
“三言二拍”中的小曲张亦伟(二·68)
武松形象漫谈傅承洲(二·73)
“战场花是血,骑路柳为鞭”
——李渔“诗史”论略钟明奇(二·80)
中兴的期待与词鬼的判断
——纳兰性德词新论施议对(二·87)
《古文辞类纂》的双重意义罗书华(二·96)
草堂诗兴
——杜甫草堂史话之三莫砺锋(三·44)
苏轼饮食文学创作漫论王友胜(三·49)
兄弟阋墙转相亲
——明代宗臣和吴国伦的文学论争顾国华(三·57)
“师爷”沈复的精神世界李 由(三·64)
查礼及其《榕巢词话》杨传庆(三·75)
刘师培“失路人”辨析李瑞豪(三·81)
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于 丽 曹 旭(四·40)
观世俗之飘忽 鉴存亡于宇宙
——唐太宗《感旧赋》之意旨探微王许林(四·47)
艰难生计
——杜甫草堂史话之四莫砺锋(四·53)
《宣室志·杨叟》中的猿精与孙悟空形象张振国(四·58)
理学思想的诗性阐释
——张载和他的理学诗阮堂明(四·65)
从明人的记载看柳永的生卒年及其与苏轼的关系邓子勉(四·73)
地域、家族与学脉
——西泠词人群体形成的文化基础胡小林(四·81)
陈衍《石遗室论文》论宋代古文王基伦(四·89)
历代赋的分类及其特征徐志啸(五·50)
幕府悲慨
——杜甫草堂史话之五莫砺锋(五·56)
从魂迷春梦到浮生如梦
——李煜梦词探微徐 玮(五·62)
宋词对琵琶音乐艺术的描写刘尊明 李晓妍(五·70)
名流意态,清隽醇雅
——清代常州状元钱维城诗歌述评宣燕华(五·77)
“月老”的功过及其文学指向石 麟(五·85)
戏曲舞台口彩语杂谈李跃忠(五·94)
曹丕《燕歌行》其一情景模式的形成及影响张克锋(六·36)
谁是陶渊明,谁的陶渊明?
——陶渊明之谜与陶渊明经典之变迁卞东波(六·43)
《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新解
——以正仓院藏王勃诗序为线索道坂昭广(六·53)
千古草堂
——杜甫草堂史话之六莫砺锋(六·63)
“元季之虎”危素
——兼谈《儒林外史》对危素的讽刺李圣华(六·68)
文徵明与翰林待诏张月好(六·73)
翁方纲手批《杜诗附记》稿本及其价值赖贵三(六·79)
历代咏虞美人草诗词的情感意蕴与文体特征许芳红(六·88)
《文选》名篇解读
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
——《文选》“对问”、“设论”文解读(上)王德华(一·100)
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
——《文选》“对问”、“设论”文解读(下)王德华(二·110)
汉武雄才 因时设教
——《文选》汉武帝两篇诏书解读王德华(三·90)
穷达出处 明道述志
——《文选》赋体“志”类作品解读王德华(四·98)
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文选》“七体”文解读(上)王德华(五·101)
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文选》“七体”文解读(下)王德华(六·94)
域外汉学与汉籍
日本学者池泽滋子的宋诗研究邱美琼(一·108)
陆机《文赋》在韩国杨 焄(二·117)
论日本苏诗注本《四河入海》的学术价值董舒心(三·102)
三木爱花和他的才子佳人小说孙虎堂(四·106)
松花笺上开生面:艾思柯和洛厄尔关于杜甫诗歌的译介郝 稷(五·108)
“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参加侧记张伯伟(六·101)
名句掇英
文前有文 起笔蕴藉陶文鹏(一·116)
浪漫神奇的“造境”词篇陶文鹏(二·130)
化用成句 翻新入妙陶文鹏(三·97)
农村风情 清新纯朴陶文鹏(四·121)
叠三字句 妙笔点睛陶文鹏(五·134)
边塞风光 气象雄阔陶文鹏(六·123)
滋兰斋说诗
心理投影生幻觉
——读《魏风·陟岵》赵逵夫(一·122)
苦恋者的情怀
——读《陈风》的《宛丘》与《东门之枌》赵逵夫(二·124)
岂忘青梅竹马时
——《卫风·芄兰》探赜赵逵夫(三·110)
艰辛四季唱衣食
——读《豳风·七月》赵逵夫(四·113)
乱后即位,亲和大臣
——谈《小雅·鹿鸣》的背景与主题赵逵夫(五·123)
属采附声,与心徘徊
——读《商颂·那》赵逵夫(六·106)
文体杂谈
文体的“体”曾枣庄(一·138)
说吴体曾枣庄(二·136)
点鬼簿与算博士
——论人名诗与数名诗曾枣庄(三·138)
唱和体诗曾枣庄(四·126)
唱和体词曾枣庄(五·140)
辞赋的唱和体曾枣庄(六·128)
文苑人物
南社巨子高旭的曲折人生樊庆彦(一·128)
北宋传奇诗人潘阆张 静(三·115)
乱世中的田园想象
——晚清女诗人薛绍徽及其隐逸诗词花宏艳(五·116)
要籍简介
任中敏《散曲丛刊》的文献学价值曹明升(二·101)
《皇览》小考郭宝军(三·131)
古今家训,以此为主
——《颜氏家训》简介孙明君(六·111)
故典新说
刘克庄为何爱用本朝事?刘 洋 程章灿(五·128)
乌台为何开梅花?刘 洋 程章灿(六·117)
研究综述
近百年骈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翟景运(三·122)
读书札记
古代的男女悔意诗邬国平(一·144)
杜甫诗“恰恰”另解戴军平(一·149)
玉楼银海与苏诗伪注周裕锴(一·152)
“马兜铃”原始崔建华(一·156)
认真研究的成果
——读小松谦新著《“四大奇书”研究》李 庆(二·141)
佛藏文学史料札记四则李小荣(二·145)
吴绡《啸台》诗的误读罗争鸣(二·150)
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斗草之戏宋 蕾(二·154)
戈鲲化生年及其他朱则杰(二·159)
杜甫《不见》诗“匡山”何指之争平议陈道贵(三·142)
苏子真的说服了客人吗?
——《前赤壁赋》中苏子论辩策略的分析归 青(三·147)
《枫桥夜泊》别解卢湘岳(四·131)
叶绍翁两首经典诗歌的异文比较李 鹏(四·138)
学词的摹拟与变翻徐晋如(四·141)
焚香品茗闲对诗钱婉约(四·149)
诗眼觑红尘沈章明(五·145)
从咸丰三年走近晚清诗人金和唐 元(五·149)
《梦桐词》里的往事与深情黄阿莎(五·155)
荆轲是“壮士”吗?
——左思《咏史》第六首析疑韩立平(六·132)
《长生殿》传奇末尾的八句诗黄 强(六·138)
最后的双子座:书《文论十笺》、《文论讲疏》后童 岭(六·143)
文学胜迹
水漫金山与传说的合成(上)
——论白蛇传说与金山寺的缘分肖 波 尚永亮(三·152)
水漫金山与传说的合成(下)
——论白蛇传说与金山寺的缘分肖 波 尚永亮(四·154)
《二十四诗品》与江南园林凌郁之(六·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