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项目的研究

2012-04-29牟光波

北方经济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德州市产业化

牟光波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是“富民兴市”事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项目,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幸福德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德州市县域经济结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的项目进行研究。

【关键词】县域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

一 县域经济结构项目现状分析

1.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德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历史上农业一直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在德州市县域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般为60%~70%。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德州市10个县(市)工业产值达到1015.86亿元,工农业产值比重为75∶25,工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主体。从国民经济产业构成看,德州市10个县(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由2005年的48.2∶29.6∶22.2演进为30.3∶36.1∶33.6。产业结构正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方向转变。

2.工业布局和结构不断调整,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德州市县域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10个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9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4.9%;结构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以太阳能、精细化工、木业森工、电子通信、汽车配件、塑料新材、纺织、食品酿酒、生物化工、包装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支柱产业。

3.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所有制结构变化是近几年德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目前,全市已有1760多家中小企业实行了民营化改制,改制面超过68%。民营经济户数、人数均居全省第3 位,产值营业额和税收分别居第4位和第2位。全国500强私营企业中,德州市有9家。

2000年以前,德州市私营企业户数仅有345家,到2011年底,累计发展到3442户,11年中平均每年增长281户。从个体私营经济在德州市经济所占的份额来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GDP值达201.6亿元,占全市GDP的22%;上缴税收10.78亿元,占全市税收的28.6%;个体私营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4.市场结构的单一性缺陷已有所改善,经济发展外向度的程度有所提高

德州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已开始将人才、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招商引资、资本营运和信贷投入等各种手段吸纳资金,培植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010年,10个县(市、区)共引进利用市外资金115亿多元,其中引进国外资金10.5亿元。随着落户县域的大外商、大项目越来越多,县域对外贸易也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县域出口创汇额达7296多万美元。一批企业通过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5.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近几年,德州市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力度,使全市农业由单一粮棉为主、以出卖原料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向效益较高、质量较好、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30.5亿元,增长20.2%,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1∶1.67;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36%以上;已建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骨干龙头企业85家,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发展各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000多个,带动农户80多万户。

二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经济结构层次偏低

一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11年,德州市10个县(市、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23.3∶41.1∶35.6,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农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2010年的“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全国为15∶51∶34,山东省为15∶50∶35,德州市为25∶40∶35。显然德州尚处在农业经济末期、工业经济初期。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工业发展非常落后,工业化水平不高明显制约了经济的平衡发展。二是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高技术和精品名牌产品偏少。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优势资源。德州市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例如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等是本地的主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事实上当地发展不够,起点低、基础差、规模小;其次,产品还处在粗加工阶段。低档产品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开发深度不够;再次,少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工业规模很小,产业化程度低;最后,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少。目前,在德州市县域工农业产品的几千品种中能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少的可怜。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不合理。虽然近几年,德州市县域经济的非公有制快速发展,经济数量增长较大,但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还是不够,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四是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外向型企业很少。虽然德州市已打破了单一的国内市场格局,向国际市场伸出了触角,但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少,外贸出口增长缓慢。出口总值比重小。2011年德州市县市出口总额仅占当年县市国内生产总值的0.18%;农副产品出口额严重萎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维持在5000万美元左右。到2010年德州市农业出口创汇总额仅占当年农业产值的4.17%,不及80年代中后期的1/3;出口品种大幅减少。80年代中后期,德州市出口的农副产品有20多类,2011年德州市农副产品出口品种减少了一半左右;出口基地不成规模。全市出口农副产品基地分布在5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大部分出口农副产品直接由单个的农户分散种养经营,根本谈不上什么规模;出口企业发展缓慢。2011年,全市有农产品外向型企业27家。在这些外向型企业中,随着外贸、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化,其组织出口的职能趋弱。其它外向型企业虽有所发展,但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缓慢。

2.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德州市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但农业整体水平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如德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均种植棉花不足1.5亩,而美国人均1100亩,澳大利亚700亩,乌兹别克45亩。由于土地规模小,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成本较高,单位产出率低,产品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县域工业虽然形成了齐河棉纺、夏津华芳等一批骨干企业,但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屈指可数。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在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生产规模化方面进展较快,但仍不理想。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结构调整困难

一是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业占据着相当的比重。2011年,德州市传统种植业面积为654.4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7.86%,特种水产养殖面积为85万亩,仅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3%;二是农产品优质品率较低,附加值低。目前,德州市农产品优质品率为32%,农产品增值率仅为1∶1.5。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已达到1∶8,我国发达地区达到1∶3或1∶5,差距显而易见。

三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1.坚持县域经济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方针

民营经济在促进德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今后,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县域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允许民营企业享受国有及外来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尽快提高相关产业、产品的竞争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做好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变“田间”为“车间”。引进使用“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二是做好把握特色产业,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提高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所占比重;提高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提高畜禽、水产、林果、蔬菜产业所占比重;三是做好“土地向大户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变“农民”为“工人”,变“村民”为“市民”;四是做好“促进市场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适应大中型超市需求的种养殖基地,积极组织更多的农副产品、水产品进入超市和商行,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实施“合村并居”工程,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一是按照“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合村并居”工程,形成“结构良好、类型齐备、等级优质、功能完善”的城镇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增长极”功能。要优先发展县城及中心城镇,使它对周边农村产生强大的经济“穿透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做好“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育和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落户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工中心和购销集散地。四是深化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要放开户口限制,实行“无门槛”的城镇自由定居政策,凡在城镇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下转第73页)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4.市场结构的单一性缺陷已有所改善,经济发展外向度的程度有所提高

德州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已开始将人才、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招商引资、资本营运和信贷投入等各种手段吸纳资金,培植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010年,10个县(市、区)共引进利用市外资金115亿多元,其中引进国外资金10.5亿元。随着落户县域的大外商、大项目越来越多,县域对外贸易也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县域出口创汇额达7296多万美元。一批企业通过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5.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近几年,德州市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力度,使全市农业由单一粮棉为主、以出卖原料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向效益较高、质量较好、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30.5亿元,增长20.2%,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1∶1.67;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36%以上;已建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骨干龙头企业85家,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发展各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000多个,带动农户80多万户。

二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经济结构层次偏低

一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11年,德州市10个县(市、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23.3∶41.1∶35.6,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农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2010年的“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全国为15∶51∶34,山东省为15∶50∶35,德州市为25∶40∶35。显然德州尚处在农业经济末期、工业经济初期。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工业发展非常落后,工业化水平不高明显制约了经济的平衡发展。二是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高技术和精品名牌产品偏少。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优势资源。德州市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例如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等是本地的主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事实上当地发展不够,起点低、基础差、规模小;其次,产品还处在粗加工阶段。低档产品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开发深度不够;再次,少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工业规模很小,产业化程度低;最后,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少。目前,在德州市县域工农业产品的几千品种中能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少的可怜。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不合理。虽然近几年,德州市县域经济的非公有制快速发展,经济数量增长较大,但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还是不够,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四是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外向型企业很少。虽然德州市已打破了单一的国内市场格局,向国际市场伸出了触角,但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少,外贸出口增长缓慢。出口总值比重小。2011年德州市县市出口总额仅占当年县市国内生产总值的0.18%;农副产品出口额严重萎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维持在5000万美元左右。到2010年德州市农业出口创汇总额仅占当年农业产值的4.17%,不及80年代中后期的1/3;出口品种大幅减少。80年代中后期,德州市出口的农副产品有20多类,2011年德州市农副产品出口品种减少了一半左右;出口基地不成规模。全市出口农副产品基地分布在5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大部分出口农副产品直接由单个的农户分散种养经营,根本谈不上什么规模;出口企业发展缓慢。2011年,全市有农产品外向型企业27家。在这些外向型企业中,随着外贸、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化,其组织出口的职能趋弱。其它外向型企业虽有所发展,但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缓慢。

2.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德州市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但农业整体水平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如德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均种植棉花不足1.5亩,而美国人均1100亩,澳大利亚700亩,乌兹别克45亩。由于土地规模小,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成本较高,单位产出率低,产品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县域工业虽然形成了齐河棉纺、夏津华芳等一批骨干企业,但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屈指可数。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在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生产规模化方面进展较快,但仍不理想。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结构调整困难

一是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业占据着相当的比重。2011年,德州市传统种植业面积为654.4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7.86%,特种水产养殖面积为85万亩,仅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3%;二是农产品优质品率较低,附加值低。目前,德州市农产品优质品率为32%,农产品增值率仅为1∶1.5。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已达到1∶8,我国发达地区达到1∶3或1∶5,差距显而易见。

三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1.坚持县域经济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方针

民营经济在促进德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今后,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县域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允许民营企业享受国有及外来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尽快提高相关产业、产品的竞争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做好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变“田间”为“车间”。引进使用“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二是做好把握特色产业,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提高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所占比重;提高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提高畜禽、水产、林果、蔬菜产业所占比重;三是做好“土地向大户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变“农民”为“工人”,变“村民”为“市民”;四是做好“促进市场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适应大中型超市需求的种养殖基地,积极组织更多的农副产品、水产品进入超市和商行,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实施“合村并居”工程,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一是按照“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合村并居”工程,形成“结构良好、类型齐备、等级优质、功能完善”的城镇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增长极”功能。要优先发展县城及中心城镇,使它对周边农村产生强大的经济“穿透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做好“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育和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落户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工中心和购销集散地。四是深化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要放开户口限制,实行“无门槛”的城镇自由定居政策,凡在城镇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下转第73页)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额211.2亿元,约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

4.市场结构的单一性缺陷已有所改善,经济发展外向度的程度有所提高

德州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已开始将人才、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招商引资、资本营运和信贷投入等各种手段吸纳资金,培植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010年,10个县(市、区)共引进利用市外资金115亿多元,其中引进国外资金10.5亿元。随着落户县域的大外商、大项目越来越多,县域对外贸易也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县域出口创汇额达7296多万美元。一批企业通过与国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5.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近几年,德州市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力度,使全市农业由单一粮棉为主、以出卖原料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向效益较高、质量较好、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农业结构转变。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30.5亿元,增长20.2%,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1∶1.67;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36%以上;已建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骨干龙头企业85家,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发展各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000多个,带动农户80多万户。

二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经济结构层次偏低

一是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11年,德州市10个县(市、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23.3∶41.1∶35.6,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农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2010年的“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全国为15∶51∶34,山东省为15∶50∶35,德州市为25∶40∶35。显然德州尚处在农业经济末期、工业经济初期。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工业发展非常落后,工业化水平不高明显制约了经济的平衡发展。二是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高技术和精品名牌产品偏少。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优势资源。德州市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例如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等是本地的主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农副产品加工业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事实上当地发展不够,起点低、基础差、规模小;其次,产品还处在粗加工阶段。低档产品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开发深度不够;再次,少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工业规模很小,产业化程度低;最后,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少。目前,在德州市县域工农业产品的几千品种中能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少的可怜。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不合理。虽然近几年,德州市县域经济的非公有制快速发展,经济数量增长较大,但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还是不够,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四是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外向型企业很少。虽然德州市已打破了单一的国内市场格局,向国际市场伸出了触角,但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少,外贸出口增长缓慢。出口总值比重小。2011年德州市县市出口总额仅占当年县市国内生产总值的0.18%;农副产品出口额严重萎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维持在5000万美元左右。到2010年德州市农业出口创汇总额仅占当年农业产值的4.17%,不及80年代中后期的1/3;出口品种大幅减少。80年代中后期,德州市出口的农副产品有20多类,2011年德州市农副产品出口品种减少了一半左右;出口基地不成规模。全市出口农副产品基地分布在5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大部分出口农副产品直接由单个的农户分散种养经营,根本谈不上什么规模;出口企业发展缓慢。2011年,全市有农产品外向型企业27家。在这些外向型企业中,随着外贸、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化,其组织出口的职能趋弱。其它外向型企业虽有所发展,但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缓慢。

2.县域经济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德州市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但农业整体水平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如德州各县(市、区)农村人均种植棉花不足1.5亩,而美国人均1100亩,澳大利亚700亩,乌兹别克45亩。由于土地规模小,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成本较高,单位产出率低,产品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县域工业虽然形成了齐河棉纺、夏津华芳等一批骨干企业,但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屈指可数。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在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生产规模化方面进展较快,但仍不理想。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结构调整困难

一是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业占据着相当的比重。2011年,德州市传统种植业面积为654.4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7.86%,特种水产养殖面积为85万亩,仅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3%;二是农产品优质品率较低,附加值低。目前,德州市农产品优质品率为32%,农产品增值率仅为1∶1.5。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增值已达到1∶8,我国发达地区达到1∶3或1∶5,差距显而易见。

三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1.坚持县域经济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方针

民营经济在促进德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今后,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县域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允许民营企业享受国有及外来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尽快提高相关产业、产品的竞争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做好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变“田间”为“车间”。引进使用“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二是做好把握特色产业,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提高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所占比重;提高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提高畜禽、水产、林果、蔬菜产业所占比重;三是做好“土地向大户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变“农民”为“工人”,变“村民”为“市民”;四是做好“促进市场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适应大中型超市需求的种养殖基地,积极组织更多的农副产品、水产品进入超市和商行,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实施“合村并居”工程,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一是按照“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合村并居”工程,形成“结构良好、类型齐备、等级优质、功能完善”的城镇网络,充分发挥城镇的“增长极”功能。要优先发展县城及中心城镇,使它对周边农村产生强大的经济“穿透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合村并居”工程和小城镇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做好“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培育和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落户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工中心和购销集散地。四是深化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要放开户口限制,实行“无门槛”的城镇自由定居政策,凡在城镇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五是加快“合村并居”工程的步伐。农村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只有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得到转移,城镇第三产业才能得到发展。农村城镇化要靠产业支撑,只有产业支撑,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农业才能实现向工业化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城镇建立起来了,并且有实业作支撑,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德州市产业化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系统产业化之路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